(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在當前中國通貨膨脹主要由食品價格飆升拉動,國際市場能源價格高漲背景下,不少民眾擔憂地震將對中國農業和天然氣生產造成重大衝擊,並加重通脹壓力。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今天告訴中新社,總體而言,這次震災對現有生產能力的衝擊是短期的,經濟上主要將表現在對生產布局的長遠影響。
梅新育表示,四川震災對肉類市場影響更大。二00七年中國肉類產量六千八百萬噸,四川占逾一成六。特別是豬肉市場,四川已經連續近二十年是中國頭號養豬大省。由於年初的雪災中已經凍死五、六百萬頭豬仔,這次震災無疑是雪上加霜。
他認為,在當前情況下,還不致於對糧食出口施加進一步的限制措施。過於嚴苛的出口限制措施副作用太大,很容易在市場上造成人為恐慌而進一步推高糧價,而且頗有「以鄰為壑」之嫌,不利於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國際上發揮領導作用。
四川是天然氣生產大省,據中石油公布的數據,地震導致天然氣日產量減少約六百萬立方公尺,相當於去年中國天然氣日均產量的百分之三點一六。地震尚不足顯著影響天然氣市場供求基本面。
梅新育認為,地震的警示和對生產力布局、市場規範等方面的影響將長遠。地震發生後,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有相當激烈反應,如國際市場鋁、鋅等金屬價格明顯上漲,而中國是這兩類金屬的主要生產國。他建議政府當未雨綢繆,才能確保在受到重大意外事件衝擊時不至於危及整個市場的正常運行。
他強調,地震再次提醒大家,在布局生產能力時必須充分考慮當地環境、地質狀況等多方面因素,而不能僅僅考慮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和交通條件。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需要更多一些思考和選擇,充分考慮當地的各項情況,選擇適當的產業,免貽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