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歐美財經消息

Facebook

【新唐人】1.美國第五大銀行富國銀行(WellsFargo&Co.)表示,由于企業貸放与相關費用的收入增加,而且貸款違約率下降,第一季度獲利創記錄上升9%。這家位于舊金山的銀行在ㄧ份聲明中表示,淨利由一年前的18.6億美元,平均每股1.08美元,上升到20.2億美元,每股1.19美元。在執行長柯瓦希維奇(RichardKovacevich)設立更多分行与商業銀行辦公室后,富國銀行的商業貸放連續五季每季都成長10%,這一季度則增加11%。

2.歐洲最大的消費電子厂商-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oyalPhilipsElectronicsNV)

發布第一季度獲利增加37%,反映半導体、平板電視的需求和照明事業收購的成效。淨利由一年前的1億1千7百万歐元,平均每股9分,上升到1億6千万歐元,每股13分。低于分析師原先估計的淨利2.225億歐元,營收70.5億歐元。不過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飛利浦,銷售額達到分析師預期,上升14%,來到73.7億歐元,世界杯足球賽在即,受薄型電視需求增加,第一季因此受益不少,另收購全球最大的超高亮度發光二极体(LEDs)生產厂商Lumileds后,因為LED的應用產品如平版電視及手机晶片需求增加,帶動當季度盈余也同時翻升。首席執行官柯慈雷(GerardKleisterlee)已把公司重心轉向醫療系統、照明、儀器事業,12月曾表示打算獨立分出半導体事業。

3. 世界衛生組織嚴詞批評中國政府對公共衛生支出太低,導致至少40%的中國公民、即

5.4億人看不起病,無力就醫。世衛組織駐北京代表貝翰偉指出:在中國總体醫療費用中,來自中國政府的支出只有17%,這一數据,不足其他國家的三分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衛生支出的批評,類似于聯合國對中國教育支出的批評,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角色的客觀鑒定。

教育,醫療,住房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新“三座大山”。中國“衛生分配公平性”的排名,竟是世界倒數第四,排名188位。

說到公共醫療衛生,据分析并非中國政府無力負擔公共醫療,而是錢花得“不是地方”。比如,軍事花費,連年以兩位數增長,今年就支出2838億,超出教育与醫療開支總和;其二,官員公款用車,每年支出3000億,超出教育与醫療開支總和;其三,花在排場和面子上的中共干部公款吃喝,每年就揮霍2000億,公款出國旅游,每年就揮霍3000億,這兩項,又遠遠超出教育与醫療開支總和;動輒興建所謂的“世界級”、“國家級”大工程,有學者說,大上工程,大興土木,表面上“日新月异”,暗地里“吃水”偷金,都是中共官員的拿手好戲。更嚴重的是,官商勾結,急于牟利,為了盡快滿足各自的利益,不惜強取強占,暴力拆遷,暴力征地,制造了無數人間慘劇。

世界衛生組織明确告誡中國政府:就公共醫療衛生而言,基本職能需由政府承擔費用。在大多數國家,公共醫療衛生費用,主要都由政府承擔,許多國家甚至由政府出資,實行“全民保健”,包括許多中國人認為“經濟條件比中國還差”的俄羅斯和印度。

中國政府對公共衛生支出太低,說得深一些,是私心作祟,确保權力集團既得利益;說的淺一些,是失職,是瀆職。也就是說,民眾看不起病,是中國政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瀆職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