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5年7月2日訊】【藝海漫遊】(86)藏色千年 天目茶碗-江有庭:天目茶碗起源於宋朝,跟茶道有著密不可分關係。
什麼是天目茶碗?相信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但是別懷疑喔!它可是咱們中國古老的燒陶藝術,是中國的三大名釉之一。陶藝家- -江有庭:天目茶碗其實是日本人叫出來的,是日本的禪師,大概在唐宋的時候,過去我們中國取經日本的禪師,將中國的天目茶碗帶回日本,那時中國不叫天目茶碗,簡單的名稱叫黑釉、建盞或是星盞。日本的禪師因為從我們中國浙江、安徽邊界天目山附近的禪寺帶回日本,所以叫天目茶碗。日本茶道的萌芽,一開始就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相傳在唐宋時期,日本僧人到中國取經,回國時便將中國的茶道文化帶回日本學習借鑑,以中國茶道為基礎,融入日本的哲學、藝術、禮儀創立了日本自己的茶道文化。在此同時也發掘了咱們中國的陶藝─『天目茶碗』。在我們宋朝的時候,它(天目茶碗)因為茶道盛行,所以從皇帝禪師到文人雅士大量使用,但是唐、宋、元、明,元朝改朝換代以後,皇帝對這個不重視不了解,所以它就慢慢式微了,故宮博物院雖然有很多陶瓷,但是展出的東西,天目(茶碗)只有幾個黑色的碗,所以天目就完全陌生不了解。
現在喝茶都不用茶碗,其實是到了明代以後,中國人喝茶改用過濾沖泡法,就是用茶壺,大茶壺或小茶壺來泡, 慢慢發展成磁杯來喝茶,size越來越小。其實我們中國人過去,在唐宋的時代是用茶碗,茶碗喝茶呢,它是連茶葉抹成粉末,用一個茶筅,一個叫竹刷子,在裡面打,連那個茶葉, 一起慢慢喝,慢慢吃進去的,而不是後來的發展是,純粹萃取那個茶湯。具有一個寓意深遠的名字,輝映著深邃、宛若天象般的碗中景象,『天目茶碗』讓古代的愛茶人士愛不釋手,但隨著中國茶道在歷史中沒落,國人飲茶方式的習慣改變後,使得天目茶碗就彷彿深藏在中國陶瓷史中,漸漸的褪了顏色,被人遺忘,甚至令人感覺陌生。我們中國的天目茶碗這個傳統是慢慢是被人遺忘了,但是在日本茶道團體裡面, 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器物,聽說七段茶師以上才有資格用天目茶碗。另外在我們品鑑茶湯上面,天目碗使得我們這個茶湯更柔和,更甜美,它不是一般小杯子可以代替的。
陶藝家- -江有庭:所有包括日本天皇、幕府時代的將軍,要是擁有中國的天目茶碗,就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那時候曾經是一個碗,可以換一個城池的,這種碗到最後,日本有訂為一個國寶的時候,有三個我們中國宋朝的天目茶碗訂為他們(日本)的國寶。
20年前陶藝家江有庭,因緣際會下,踏入這一條創作之路,回首看來,似乎是冥冥中早已安排好了的道路。
陶藝家- -江有庭:我在學校裡面是屬於美術科,但是畫畫對我來說並不適合。以前畫畫的時候想到一百年後,我的東西要不是大師級的,美術館沒有專門收藏的話,可能就不見了,能夠找到與地球同在的東西,大概就是陶瓷,這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就開始做陶藝。我自己的地方,就蓋了瓦斯窯,同時回學校上一些釉藥的課程,當在上吳毓堂(教授)釉藥課程的時候,有聽到『油滴天目』這四個字,我也沒看過油滴天目,但是全身就開始麻起來,一直麻到頭頂,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後來自己依照吳毓堂教授他的一個配方, 其中有一種叫做天目,燒的時候,燒出來一點一點,原來那個叫油滴天目,那就從那邊開始了,就是燒到現在。
在當代的陶藝文化中,天目茶碗實屬冷門,再加上燒製方法的困難與失傳,陶藝家們往往都是敬謝不敏、敬而遠之。謙稱自己生性不勤、巧手不具、感性不敏的陶藝家江有庭,卻開啟了這一扇大門。陶藝家- -江有庭:天目大概是陶瓷裡面難度最高的一種釉藥,我們中國三大名釉:銅紅鈞窯、青瓷、再來就是天目。天目的釉藥黏性很高,所以它會形成氣泡,當整個碗的氣泡形成,氣泡在破以後,它漸漸鐵會往那個的地方–窟窿集中,漸漸就形成油滴,油滴就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樣,它有一點一點一滴的叫做油滴,所以我們中國比較有名的天目茶碗,就做油滴天目茶碗。因為它敏感度高,所以困難度就高,也就是說,我們在燒窯的時候,一般會有氧化還原的火焰,氧化還原的火焰之間又可以分為,好多段,無段的,每一段一樣的,一樣的溫度,不一樣的氣氛,要抓到剛好燒出來的質感 是非常漂亮的一個,一個點啊,有時候就不好抓,在日本自宋代以來,『天目茶碗』一直深受茶道人士所鍾情,而燒製天目茶碗更是令人陶藝家們心生嚮往,只因失敗率高,專研此道者,鳳毛鱗角,燒製成功的作品也都僅在於傳統的黑色、褐色及咖啡色系的範圍。我燒天目大概20年的時間,原本都是燒傳統的範圍,大概在七、八年前,在無意當中燒窯時候,出現一個紫色的,在某一個杯子的邊緣出現,一般燒陶的會把它當作窯變,窯變是好像沒有辦法再燒了,事實上所有的窯變也都有原因。那我去把燒紫色的原因給找到,那燒紫色的同時,又出現藍色的,燒藍色的同時又出現紅色的,那就這樣一個一個跑出來,那變成紅、橙、黃、綠、藍、靛、紫、金、銀色通通有了,而且這些所有的發色啊,通通都只有一個鐵的發色,而且每一個東西都只上一次釉、一種釉,很多人看到我的東西,藏色天目,他不相信是一個釉的發色,因為裡面有很多顏色同時呈現,也不相信是鐵的發色,因為有各種的紅色、藍色,彩色的都有,一般我們燒陶瓷的概念裡面,燒藍色的要用鈷,燒不一樣顏色用不一樣金屬著色劑,金屬發色,但是單單一個鐵就可以把所有顏色通通燒出來,而且這些顏色加起來啊,比古今中外的顏色,單釉的發色,比古今中外加起來多還多。這種天目釉可以早就可以把這個彩色天目燒出來,但是一直到現在,我才把它找到,那就像這個顏色藏了一千年一樣?,所以把它取名叫『藏色天目』。
不只是因為「難」而讓天目茶碗顯得珍貴,更因為它的釉色密而多彩深深吸引行家的眼光。「藏色天目」茶碗不再深藏不露,而是看您是否慧眼獨具看見那美麗光彩。
我當初在古董店開始在注意天目碗的時候,其實是被它的這個,天目碗的釉色啊,很古樸而且它有兔毫啦,有星曜,這些很美的這種宇宙天象所吸引。江有庭自嘲自己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20年來從拉坯、上釉從不假手於他人,在他人眼中看似單調、乏味的工作,他卻甘之如飴,面對敏感不易掌控的釉藥、高失敗率的燒窯,他卻坦然面對、堅持而不放棄。陶藝家-江有庭:我們那個燒窯啊,不像一般的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燒窯,它有時候是一個未知的領域,不小心讓你碰到了,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等於是,你不一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你也可能啊十分耕耘一分收穫都沒有,那也可能一分耕耘十分收穫,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曾經連續好幾窯,全部都是失敗的,但是我們瞭解那是正常現象,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沮喪啊各種問題。江有庭將不穩定的窯燒,視為「正常」,無論窯裡如何的千變萬化,在他心中,都是可以理解與接受的結果。現代陶藝老闆-游博文:觀察他整個創作的歷程,他對藝術的執著,還有他表現的穩定性,讓我覺得江先生他本身很清楚,他自己在做什麼。一般我們在看一個作者也是要看他整個背後,他整個的完整性,還有作品呈現的完整性,我個人會不斷的在收藏。他對天目釉的表現,有很多種表現法,而且精緻度都很不錯。江太太:其實我覺得他在做他自己不管是在上釉、在拉坯,你在看他有時候,我有時候常在旁邊這樣看著他的時候,我會覺得他那種專心度,其實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去做得到的,所以你看他拉出來的,一個碗形或什麼,它就是一個圓,很單純、很簡單、很枯燥、很乏味的東西,可是在他手裡面,他就是覺得他腦袋不想,就是一直在做他自己的東西,讓你看了之後,你會覺得這種被感動的感覺,就覺得人生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就這麼單純。
江有庭簡單、單純的人生哲學,對生活平淡、知足,但對藝術卻是完美的追求,一個碗、一個圓在他手中,便是一個世界、一個乾坤。現代陶藝老闆-游博文:我個人認為他個人是屬於,新古典主義,其實這個也是,從傳統裡面去創新,很值得我們去探討的一個路線。
他慢慢在天目茶碗的領域裡面,燒出一片天空來,這是我很驚訝的,因為這個是在世界上,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從傳統天目碗的基礎上面,能夠發現,能夠蘊含於七種顏色於一碗中,這個在世界上是一個國寶級的人物,而且是人類 陶瓷史上一個重大的發現,這是一個很高的一個成就。對於行家的肯定,江有庭笑而不答,他知道過程遠比結果來得重要。
燒製天目茶碗不同於師法自然的雕塑與繪畫美術,沒有巧工、造型的追求,完全是人與自然力會合的產物,是燒火的質感境界的呈現。陶藝家-江有庭:像我手上拿的這個天目茶碗啊,其實它是屬於比較傳統的,一個金黃色油滴,傳統的顏色裡面啊,大概是從黑色的到銀色,到咖啡色到金黃色,這是我們傳統的油滴天目的顏色,我燒的藏色天目,它除了這些色彩以外,它的顏色出現屬於大自然裡面的一個彩色,就像這個東西,我們看到這一件東西,它裡面有屬於藍色,如果說能夠更仔細的看,它不只藍色,它還有綠色,還有紫色,包括這個口緣, 有金口銀口,等於是這一個東西裡面,你幾乎色譜整個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多多少少都可以找到,一個痕跡。這個金口銀口以前傳統的,它要是有金口銀口的話,在古代是金子蔻上去的,現在是金水畫上去的,這個都是在燒的時候自然呈現的,如果燒到藏色的,出來它自然就配上金銀口。藏色天目最難燒的可能是這一個茶杯這個了,我們仔細的看它啊,它的口緣是銀色的口,銀色的口下面啊,它有一個酒紅色,酒紅色的下面啊,它有一個深紫色的底,還有藍色浮在上面,再下來是琥珀色、茶色,它整個裡面啊,就像一個菊花瓣,它整個的變化,完全都是一個單釉,在窯裡面自然變出來的東西,它完全沒有人為的因素,我們看這個冷色調、暖色調統統有,等於是一個色譜在裡面,這個在窯裡面,要把整個色譜同時抓下來,它是最困難的。乍看之下沒什麼、細看之後方知碗中乾坤無限,江有庭的「藏色天目茶碗」是以最自然、最難掌握的方式燒製,卻又以最簡單的造型表現,無怪乎它的耀眼奪目了。
陶藝工作者- 吳明聰:他這個窯,至少也試過幾百種以上的變化,組合變化,所以他才能夠燒出,又穩定又漂亮特別釉色,而且他每一個顏色的表現都不一樣,所以他真的是經過精心的調配跟實驗,還有多年累積經驗,這都需要真的很長年累積的經驗,這個釉色表現很厲害,真的!
江有庭將原本深沈的顏色賦予多彩的釉色與多變的紋路,讓人不禁驚嘆他超越前人的技藝;在光線的照耀下,活潑、躍動的色澤,為天目茶碗開啟了另一個生命的樂章!陶藝工作者-吳明聰:一般人不知道天目它的特性在哪裡,他以為是我們普通的一個碗,但是今天他不是表現它的碗,而是表現釉色,它這釉色的變化是非常難燒的,尤其一個釉色超過四、五種以上的變化,這尤其是更難的一種表現,它是需要精心調配和一個研究,所以有些色調的搭配。我自己也燒十六七年了, 所以我看他的東西我實在很喜歡,因為我們本身燒不出來,所以我想我們這次有機會來,特地來看江老師的作品。
當代陶藝老闆 游博文:我覺得江有庭他本身,整體的呈現就是非常的穩定,而且每個的變化性都有他獨特的地方,而且很精緻,我個人認為江有庭先生他在表現天目釉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江有庭不忮不求的創作心態,將作品自詡為『無心燒』,認為是自然力的結合,他並期許作品帶給觀賞者安心、安定、無負擔的心靈感受。陶藝家-江有庭:用你的本能感覺感受,專心的看著它,你會看出來啊,這種顏色它是很深沈的,它的質感光澤啊,是可以讓你,等於是幫助你,呈現一個專心的狀態,凡是你看一件東西,腦筋可以不想其它的,而處於一個專心的狀態,那你就進入一個我們說,藝術的一個互動正面功能的一個領域。
那美的感受具體講出來就是,剛剛講的你的腦筋沒有想什麼,專心的狀態,這時候就是類似那種,修行人呈現一個比較定的狀態。江太太:在感受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會覺得真的是無心,很舒服,非常的舒服,你可以看一樣東西你可以,一直看著著它,看著他,每天不厭其煩的這樣一直看,看到裡面去,我覺得它是個活的東西,真的會對你影響很大。
在江有庭『無心燒』、無所求的默默耕耘中,「藏色天目」再也藏不住燦爛的光彩,但深藏的依舊是亙古以來的心靈共振,等待著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