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組織成員評澳中人權對話

Facebook

【新唐人】上個月28號澳大利亞政府与中國政府在北京舉行了一年一次的雙邊人權對話。對話內容涉及中國的司法管理、公民和政治的自由、婦女和儿童的權利、法輪功和其他組織以及西藏的人權等問題。這里面就有國際特赦提供的事實。

澳大利亞國際特赦維多利亞支部的瑞恩.基爾帕特里克:

“國際特赦對中國嚴重踐踏人權非常關注,我們把關注的議題提交給了澳中人權對話。中國使用死刑是我們非常關注的。(2002年)在中國的嚴厲鎮壓下,有超過1000人被處決。我們也關注中國持續鎮壓法輪功、少數人的團體和西藏人民以及勞工積極分子。”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學研究員安· 肯特在她的《表面過于實際:澳中雙邊人權對話》的報告中曾說到,中國人權問題激起西方國家強烈譴責是在1989年中國鎮壓六四民主運動的時候。到1997年聯合國成員國試圖聯合發起中國決議案以公開譴責中國的人權問題。中國政府在1997年簽署了一項國際盟約,并在同年釋放了魏京生和邀請聯合國監督任意逮捕工作小組去中國訪問。中國政府又在1998年簽署了另一項國際盟約,并在同年1月邀請聯合國人權高級官員瑪麗亞· 羅濱森到中國訪問.

國際人權組織澳大利亞分部的約翰· 郎德對中國簽署國籍盟約的誠心表示質疑。

“實際上中國并沒有認同這些國際盟約或者把這些國際盟約付諸實施。”

郎德也不認為中國想通過人權對話來改善人權狀況。

“這些雙邊對話中,澳中雙方有充分的接触,但實際結果如何?我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中國的人權狀況有明顯的變化。”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趙大衛在墨爾本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