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2月26日訊】近期,央企響應北京建設高標準農田政策,跨界搶灘農作物種植領域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曙光是否已經出現,普通農民將何去何從?來聽一聽專家的解讀。
不久前,被稱為「鐵道兵」的中共央企中鐵十四局,通過競價方式,獲得了東營市墾利區山東華澳大地土地經營權,進行農業種植。
這些土地的性質為基本農田,總面積14,500多畝,其中包括旱地約8000畝,其餘為水田、溝渠等。
據稱,中鐵十四局拿下這個地,是為了打造智慧農業示範基地,種植玉米、小麥和水稻等作物。
上個月,中鐵十四局已在8000畝旱田上播種冬小麥,明年4月份還將種植約3000畝水稻。
中共政策要求,到2030年要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北京為此投入了大量財政資金,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官媒宣傳稱,央企搶灘布局高標準農田,不僅能拓展新業務,還可發揮在基建方面的優勢,實現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
美國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Wong):「有政策支持意味著資金到位跟其它的優惠政策,說白了就是有利潤有利益。那這部分來說,央企,國企它本身是盈利能力不足的,它非常依靠這種政策的引導。央企,國企也有足夠的資金的政策支持,所以它們會積極參與。同時也是,也是進一步加大國進民退,國有經濟的佔比越來越大,包括在農業方面。」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12億畝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目標,不符合市場和科學規律:如果為了提高產出壓低價格,就需要投入大量有害土地的化學農藥,最終不可持續。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要是農副產品價格很高,大家就去種有機的,種這個就是說對土地本身有愛護的,這樣的東西,這樣的作物,現在誰還做呀? 你想提高這個農業產品的價格,也做不了。農業的主產品的,這個世界各地呀,都比中國的便宜。」
國內專家聲稱,高標準農田建設關乎糧食安全和儲備,不排除後續會有更多央企參與進來;還有評論稱要相信央企的眼光,這或許是投資新風口。
美國經濟學家黃大衛表示,這項政策的實施將不可避免進入一種實體經濟模式,但從過往農業發展歷史看,最後只能以糧食危機的結局收場。
黃大衛:「這種實體經濟的模式,計劃經濟的模式,A去管B的事情,由C來去進行統籌分配,最終導致的可能是一個生產力的積極性的下降,然後就是也會導致一個產權不清,導致腐敗。 在這過程中有沒有發生強徵土地,跟其它的問題也是,我們是抱有一個懷疑態度。而且這種實體化的經營模式國有企業參與,往往體制比較僵化,而且往往是外行管理內行。」
對於中鐵十四局轉換賽道種地的動作,網絡上也不乏央企跨界爭地,農民將無地可種的質疑聲浪。
當局宣稱,企業入局負責種地,農民提供土地獲得租金的同時進入農業公司當工人,進行農作物的一二次加工,才是出路。
但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認為,農業公司無法大規模消化失去土地的農民,而且中共不允許農村設立農會,每個農民作為單獨個體要維護自身權益難度極大。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地方政府如果說,他是為了當前圖一時快活,圖一時政績,那不顧農民,現實中也是這樣,很多地方不顧農民的利益,就強行把農民趕走。這個農民強制拆遷,過去搞什麼水利,這方面歷史遺留問題相當多。那麼在這次搞那個什麼農村土地流轉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裡面,會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這個太可能出現了。」
黃大衛也指出,農耕社會和工業社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形態,失去土地的農民要轉型維持生計和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並非易事,所謂12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很可能最後會不了了之。
編輯/李明飛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