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8月22日訊】上星期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就發聲警告:缺水可能比缺電更為嚴重,我們請教資深分析師謝晨彥,四川由於連日高溫、水資源短缺,延長限電措施,不僅對供應鏈造成巨大影響,尤其進入秋季,中國華南秋收,就占中國糧食收成75%,外界擔憂,中國糧食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請教您看法。
豐彥財經執行長兼分析師謝晨彥:
「因為這一次,因為高溫所帶來的缺水的問題,它的影響層面是非常的大。所以為什麼原本大陸的經濟成長率預計5.5%,這個數字已經被大幅度的一個下修。牛津的研究所認為大概要降到4以下3.6 %,但是我最近看野村的最新的一個報告,可能這一次整個水資源的一個缺乏,它後續所帶來的經濟衝擊的影響更大,可能今年整年度的GDP連保三都有困難,因為四川過去水資源非常的豐富,80%都是水力發電。所以電力的部分不但自己使用相當充足,而且也能夠往外送,甚至到上海都沒有問題。那因為長江流域從上游的重慶,一直到中間的湖北湖南,好,然後一直到最長江下游的長江三角洲,其實孕育出非常豐富的,不論是工業的一個發展,還是電子產業,還是農業的一個灌溉。
所以這一次的水資源的缺乏導致斷電甚至限電,即便現在是分區供電,它還是對幾個產業產生很大的衝擊,包含了面板,包含了筆電,甚至我們所看到的半導體產業,還有太陽能的部分以及電池,尤其是現階段電動車,也是政策扶持的一個重心,所以電池材料的缺乏,這個部分也會產生很大影響。
另外一個我們更要去關注的還是在糧食的一個問題啊,因為現階段俄烏戰爭所帶來糧食供應失衡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還沒有解決,所以我們再看這個糧價就發現說從俄烏戰爭當時最高糧價的一個水準,是高過於平常水準的70% 。現階段雖然有掉下來,但是還是高過於平常水準的40% ,所以現在水資源缺乏,所導致這一次秋季收割的季節,如果大陸的部分收成不足的話,是不是會加大對全球采食采購的力道,這個力道一旦增強,當然對糧價,就會開始產生影響。
而過去冬季,往往是糧價的低潮期、低谷,如果這樣的一個採收,會不會反而又讓糧價失衡又往上推升了?
因為現階段來講,以目前來看,大陸所持有全球不論是、黃豆、玉米、小麥等等的存量,是佔全球存量的60~70% ,所以它持有的存量是相當高,因此一直以來就是要去解決他們自給率不足的問題。如果以全面性的農作物的自給率來看,過去幾年從90%降到80% ,未來幾年可能在整個產業發展失衡的情況下,甚至降到60% 都有可能。而一些特定的作物,像黃豆、玉米、小麥,我看最近的自給率大概在30%,但是在疫情期間,甚至低到20%左右。
所以糧食自給率的不足,在這一次水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我相信這個問題會被會更明顯的被凸顯出來,勢必會影響到全球糧價的一個狀況。而糧價的上漲對於通膨的影響,確實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所以如果這幾個問題,也讓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大幅度下滑,甚至連3% 都不到的情況下,會不會也給周邊或者是跟他有高度合作往來的經濟體或國家,也帶來經濟上面的衝擊,這個都是我們未來要持續去關注,要特別小心的地方。」
(轉自新唐人亞太台/責任編輯:陳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