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語】林俊廷:新唐人聲樂大賽 讓西方了解華人歌唱家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7月30日訊】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八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將於2021年10月8日~10日在美國紐約舉行,比賽以弘揚純真、純善、純美的正統聲樂藝術為宗旨,並幫助全世界有才華的華人聲樂家走上世界舞台,是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國際文化藝術比賽系列賽事之一。

在英國的香港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廷(Michael Lam),對大賽抱有期待,他接受大紀元《珍言真語》節目採訪時表示,自己曾赴英國和匈牙利學習音樂與歌劇,發現用中文唱美聲並不比外語唱效果差,而這被西方歌劇界忽視。因此本大賽不只是華人歌手切磋,也能讓更多西方國家的人知道我們華人歌唱家的高水準。

他也對本屆大賽提供的曲目表示讚賞,「歌曲有不少是由民歌改編出來的,很體現出中國的特色;而技巧方面都有一些西方的音樂理論、寫作手法,所以是一個很好的結合。」

大賽決賽盛況將通過全球網絡直播,也將在賽後在新唐人電視全球播出。他希望,比賽能夠引起西方聲樂家對中文美聲唱法的重視,並推動中文歌劇的創作。

從小熱愛美聲 赴英國和匈牙利深造

林俊廷說,他幾乎從第一次聽到美聲唱法,就被其吸引並喜歡上了,「最初是小的時候我聽收音機,一聽發覺這種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唱法。但那時候我還很小,我可能才幾歲,什麼都不懂,純粹是聽到了它的聲音,可能(還)聽到了管弦樂隊的聲音,加起來就很喜歡這種效果。」

上了中學之後,他開始觀賞一些美聲唱法的表演,想到其實自己也可以學。「大了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開始在藝術上、音樂上去欣賞這個東西,一直學下去就更加喜歡了。」

「真的到我學的時候,我也有點天份,又得到老師的稱贊,自己也覺得挺開心的。加上我本身很小對這個就很有興趣了,所以就更加有那種開心的感覺,就鼓勵我不停地學下去。」

大約六年前,林俊廷到英國「皇家伯明翰音樂學院」讀音樂碩士,兩年之後拿到學校的全額獎學金,又去匈牙利的「李斯特音樂學院」與歌劇課程的學生一起學習了一年。「讀完了之後我就決定在英國發展,所以我就留在英國找工作,找不同的機會、找些東西唱,到現在已經是第四年了。」

作為華人聲樂家,他選擇留在歌劇蓬勃的英國發展,因為這裡有更多的學習和工作機會。「在香港始終公司只有兩、三間,基本上沒有選擇或者沒有什麼變化。而英國有很多公司,可以有不同的(角色)嘗試、多元化一些。」「英國不只是專業團體,還有些半專業或者業餘的歌劇團也很多的。」

他感恩自己遇到的每位聲樂老師,對他不同的教導。「在英國只有一位老師,就是Wynn Thomas,是一位威爾士的男中音,他比較著重音樂上的處理,一些很小、很細緻的處理。我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關於音樂演繹的不同的方向,一些很細小的變化可以去做,還有在音色上面的處理。我之前在香港的時候是沒有想這麼多東西的。」

匈牙利的老師則與之不同,而是很強調聲音的穿透性。「因為我們在一個大型的歌劇院裡面,有管弦樂團,聲音要一定確保有足夠的穿透力,可以穿過那個管弦樂團,去到觀眾那裡。就很著重這方面的訓練,使我的聲音更加有力量和穿透性,在匈牙利這方面技巧上提升比較多。」

新唐人大賽提高華人歌唱家知名度

本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大賽,要求參賽選手有專業水準,且至少具四分之一華人血統。林俊廷認為,大賽對華人歌唱家幫助很大,不僅給了大家一個互相觀摩與交流的機會,也讓其它族裔的人看到,我們華人其實也有很多高水平的歌唱家。

「很多華人的歌手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受訓練,例如我之前在英國受一些訓練,匈牙利又受另一種訓練。如果每個人受不同地方訓練的時候,可以聚在一起交流,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地方訓練的特色而互相學習,這樣我覺得是很好的。」

「而且大家都是華人,也有一種一家人的感覺,就好像是相識的人一起去交流大家學到的東西,在不同地方帶過來的東西。」

他透露,他最近在一場演出完了之後,一位英國的老太太跟他說,「我很欣賞你,我覺得你唱得很好,想不到原來華人也有這麼好的一個歌唱家。」

「我聽到有一半是開心的,有一半不是那麼開心的。開心是因為她欣賞我,不開心是其實現在世界都有很多很多華人的歌唱家都是很好的,但是原來還是在有些人心目中,華人歌唱家未必去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他相信,如果新唐人本屆大賽推廣得好,可以令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到,其實很多華人歌唱家也很了不起。

大賽曲目結合中國特色和西方技巧

本屆比賽曲目包括中外歌劇詠嘆調和藝術歌曲,大賽還提供了15首中文歌曲。林俊廷看過曲目之後,覺得選曲很恰當,既體現了中國特色,又採用了西方的音樂理論和技巧,「是一個很好的結合,對我們華人唱美聲唱法,是一個中西混合的文化。」

「選曲很好,不會太過,不夠中國特色,也不會說完全沒有西方的技巧,剛好在中間。而信息都很正面,很多時候都是一些古詩,是一些出名的詩歌改編出來的,所以很好。」

他認為,要想掌握好這些歌曲,首先得理解詩的文化內涵,「例如我看到有岳飛的《滿江紅》,要熟悉歷史的背景,熟悉那首詩講什麼,當時的故事和情況是什麼。」其次在音樂本身方面,也要知道中國傳統的一些音樂特色。「如果理解得不夠透徹,有機會在演繹方面會出錯的,我覺得,所以兩方面都要有。」

他有時也會在自己的演出中加一些中文歌曲,「我本身就是學中樂的,所以我對一些中國的傳統音樂都是相當有興趣,也都算是熟悉。如果用美聲去唱,將我兩樣學的東西混合在一起,我很開心的。」

「但是有一件事情難,就是語言問題,因為我本身的母語是廣東話不是普通話,所以我唱普通話的時候,我都要好像學其它語言那樣慢慢去斟酌,就不是這樣口語就可以講得出來,都要去研究,去糾正一些發音。」

中文美聲發聲更好 推廣可引起西方重視

歌劇雖然是一門西方表演藝術,但他覺得,華人歌唱家用美聲唱法唱中文歌曲,有時在發聲方面比英文或其它語言更好。

「我覺得有機會可以使這些(西方)作曲家,去發掘用中文作歌劇的可能性,現在很多中國的作曲家都有很多中文歌劇,但是西方歌劇家就很少用中文來做歌劇,一來他們不懂,其次他們有時未必覺得是好的。」

他相信,西方人會喜歡中文美聲唱法的表演,因為聲音聽出來通常很順,「英文我有的時候聽起來是不順的,有時聽起來拉拉卡卡的(不暢順),就算他們自己本地人去唱都不是很喜歡。但是中文唱的時候,很多句子會順一些,聽起來聲音都會更加好。」

所以他覺得,如果華人美聲唱法推廣出一些優秀作品,將引起西方作曲家的研究,「他們會嘗試用中文的劇本去創作歌劇,未來有機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完整訪問請觀看《珍言真語》節目。

撐珍珍成為Patreon會員: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訂閱Youmaker :https://www.youmaker.com/c/PreciousDialogues

(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