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11月社消零售總額同比跌逾10%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2月23日訊】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北京、上海這兩座最具代表性的一線大城市,今年11月的消費出現了雪崩式暴跌,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出現同比大幅下降。顯示中國內需疲弱的程度正在加深,範圍大幅擴展,連經濟最發達的大都市也不能倖免。

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全國11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明顯放緩,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8%至3.0%。其中,北京市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27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4.1%;上海市的對應數據則為1,443億元,同比下降13.5%。兩市今年前11個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降幅則分別擴大至2.8%、3.1%,均低於全國的整體水準。

如果按照行業消費類型分類來看,11月北京市的餐飲收入降幅為4.2%,包括線上零售在內的商品零售已從增長1.4%轉為衰退14.9%;汽車、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也都呈先下降趨勢。

上海市統計局沒有公布商品零售和餐飲收入的具體數據,但陸媒報導稱,按消費用途劃分,11月上海的「用」、「穿」類商品零售總額年比均由增轉降,分別下降20.3%、7.4%,增速的下降幅度則超過路30%至20%。

財新網的報導援引市場觀察人士的觀點表示,北京、上海都是中國外資高層最密集的地方,而導致這兩座一線大都市消費雪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近幾年部分外資企業陸續撤出中國,高淨值人群離開,導致相關消費陷入疲弱。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則分析稱,正常情況下年輕人的消費能力高於老年人,但在經濟下行過程中,大城市工作機會減少,導致許多年輕人離開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轉往其他城市尋求機會。

此外,在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不振的背景下,官方持續進行「金融反腐」,也讓高端餐飲受到了較大衝擊。

在中國各地經濟普遍存在內需不足的背景下,京滬兩地消費數據的雪崩式大幅下滑,無疑加劇了市場的悲觀情緒。

社會輿論認為,通常來說,消費疲弱、內需不振的背後,是居民收入下降、資產縮水導致消費者對生活的前景信心不足,人們更傾向於減少開支、增加儲蓄,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而作為中國的兩大超一線城市,北京和上海的消費數據,不僅直接反映了國內最具消費潛力群體的消費能力,還反應出該群體對當前生活狀況及未來前景的預期。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