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比亞迪施壓降價10% 供應商嚴詞拒絕發文怒懟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1月29日訊】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近日突然「獅子大開口」,要求供應商降價10%,引發輿論反彈。有供應商嚴辭拒絕了比亞迪的要求,還斥責其行為違背了「商業倫理」和「人性底線」,是在無底線透支供應商的生存能力。中國車企價格戰持續已兩年,整個產業鏈均受到嚴重衝擊。

一封主題為《2025年比亞迪乘用車降本要求》的郵件,11月26日從中國網絡社群中傳出。郵件的內容顯示,比亞迪要求其供應商從2025年1月1日起,將其供應的產品降價10%。

比亞迪在郵件中聲稱,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並進入「大決戰、淘汰賽」,為了增強比亞迪乘用車的競爭力,「我們需要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持續降本」。郵件中直接要求供應商「切實挖掘降本空間」,並於12月15日前將降後價格報給比亞迪公司。

對於比亞迪的上述要求,有供應商27日回函表示「強烈不滿和嚴正抗議」。回函中更斥責比亞迪的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商業倫理,更是在無底線地透支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韌性,以及國內供應商的生存能力」,還直言「這種層層壓榨的模式,導致國內供應商陷入『要麼卷死,要麼餓死』的惡性循環」,而這種「短視行為」最終的結果就是「毀掉自身」並拖垮整個產業鏈。

(網頁截圖)

在中國國內,不論是傳統的燃油汽車還是新崛起的電動汽車,最近兩年幾乎所有的車企都捲入了激烈的價格戰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各家車企都走上了「以價換量」的道路。車企都在拚命降價,不惜損失利潤甚至不惜虧本,也要與競爭對手拼個「你死我活」。長期的內卷,導致中國的整個汽車行業已進入「增收不增利」的階段。

在此過程中,車企降低成本的壓力也不斷通過供應鏈同時向上下游傳遞。車企對供應商及經銷商的「壓價」行為日趨嚴重,一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產品價格,甚至被汽車製造商壓到成本線以下。近期,在中國網絡社群中,供應商抱怨比亞迪的聲浪不斷在增長。

據公眾號「聽暉道來」梳理匯集,曾有供應商在網絡社群中抱怨比亞迪不把供應商當人看,「給豐田供貨,人家一個月一回款;給比某迪供貨,半年帳期半年承兌。」該供應商感嘆,「欺負中國人,還是中國人更在行」。

(網頁截圖)

還有電池供應商聲稱被比亞迪拖欠「幾百個億了」。

(網頁截圖)

今年9月,有汽車博主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發文吐槽:「車企或代工廠商們對供應鏈的壓價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比如,一個剛剛談好的價格,領導不滿意,可以馬上來一次招標,再次把價格大幅下砍,要麼做,要麼出局。」

(網頁截圖)

這位博主表示,對於供應商而言,如果不做,工人工資照發、設備折舊無法攤銷、現金流壓力巨大,是大虧損;如果做,沒有利潤,但可以養活工人、設備折舊得以攤銷,現金流可以轉起來。但是,這種失血的狀況持續下去,「如果不能熬死對手,其結局就是自己被熬乾」。

繼比亞迪之後,銷售電動和汽油汽車的上汽大通告訴供應商,需要降低成本,以「提升複雜情勢壓力下的生存能力,目標降本:10%」。

公眾號「電車志」27日發文討論中國車企的持續價格戰的嚴重後果。其文援引一位材料供應商的分析指出,當車企為了降低成本,將降本的壓力轉嫁到供應商時,一級供應商自然會考慮把降本的要求層層下壓,從二級到三級供應商,最後壓到材料供應商,「一旦卷向了材料成本線,那產品質量能不能得到保證就難說了」 。

對此,車企「吉利控股集團」的董事長李書福也曾公開警告說:「價格戰越打越便宜,質量越打越差,服務體驗越來越差,走下去企業就完蛋了。」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