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經濟回顧:道路不自信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1月03日訊】中國經濟面臨最大的危機是什麼?是信心的崩塌,道路不自信;美國大選最後衝刺,雙方都提昇攻擊強度;以色列立法,驅逐聯合國援助巴勒斯坦人機構;機器自動鋼琴不稀奇,機器人拉大提琴可新鮮了。

開場白﹕道路不自信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一週經濟回顧節目,我是東方。

美國朝野對中共的看法相當一致,川普也好、哈利斯(賀錦麗)也好、共和黨、民主黨,都認為中共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是世界經濟諧和發展的威脅者。中國的巨額貿易順差引發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不滿,國際社會認為中共有意壓制國人消費,用國家力量補貼製造業,對貿易伙伴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几十年前,美國領導人篤信和平演變,為讓中國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讓中國跟國際接軌,能讓中國變得更加以市場為導向,并使世界更加穩定。但事實情況正好相反,中共強化了獨裁,強化了以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在西方國家看來,這跟市場經濟格格不入。

其實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就一直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感到不滿,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導致美國大量工人失業,造成所謂的「中國沖擊波」。而如今中國貿易順差占全球GDP的比例已經攀升到0.7%,全世界已經不再像20年那樣擁抱廉價中國商品,反而將之視為洪水猛獸,稱之為「中國沖擊波2.0」。

上個星期三,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布魯金斯學會講話的時候提到,中國的產量遠遠超過國內需求,以人為壓低的价格將過剩產品傾銷到全球市場,導致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倒閉,并造成供應鏈卡脖子的問題。

10月初,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杰伊‧尚博,在一個由大西洋理事會組織的小組會議上對華爾街日報編輯說,中國已經占到全球制造業的30%。要從30%的全球份額起步并實現巨大增長,不擠掉美國乃至其他很多國家是不可能的。

其實,西方世界對中共領導下的國家經濟的看法有點落後,當然這也是西方媒體的一貫做法,他們習慣於夸大本國的缺點,放大對手的威脅,起到未雨綢繆的提醒作用,自由社會可沒有什麼唱響經濟光明論這一說。其實中國經濟今天面對的困境,已經遠遠不是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破裂、債台高筑這些技術困境,而是更為深層的危機。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內外輿論普遍認為,中共在中國是萬能的,想讓中國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想走哪條路就走哪條路,呼風喚雨、翻天覆地,很多人相信,中國的經濟的發展完全是共產党的好政策,是共產党的英明領導。但自從習近平執政以來瞎折騰,打擊互聯網行業、打擊教培行業、房住不炒、共同富裕、消滅貧困、動態清零,特別是2015年、2016年的股災,人們現在開始意識到,中共搞不定中國的事,習主席搞不定中國的事。

最近股民的反應就印證了這一點,股民對中共的刺激政策抱着一種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中共報一個好消息,股市漲一點, 如果不拿出真金白銀來刺激,股市就死給你看,過去中共一發聲就一飛沖天的情形不復出現。當然過去也現過不相信中共的現象,但是不像今天這樣,今天几乎除了極端小粉紅,全體股民都不相信習主席的承諾。從資產的外流也可以看的出來,儘管中共有嚴格的資本控制,但仍然檔不住中國人用腳投票的大趨勢,有錢潤錢,沒錢潤人。這就是中共執政最根本的危機,信任危機。這是今天的開場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