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十樣白,老來腿不擺」 十樣白你知道嗎?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9月07日訊】「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時,天氣逐漸轉涼,露水凝結成霜。俗語說,「白露十樣白,老來腿不擺。」白露時節,民間會採集「十樣白」,吃了十樣白可以強健身體。

「上午白露涼颼颼,下午白露熱死牛」

唐代詩人李白在《秋夕旅懷》一詩中寫道:「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白露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曆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顧名思義,白露時節天氣漸涼,夜晚水氣凝結在草木之上,形成晶瑩剔透的露珠,故名白露。

白露通常出現在公曆9月7日至9日之間,俗語說:「上午白露涼颼颼,下午白露熱死牛。」意思是說,白露節氣如果落在上午時分,天氣將會迅速轉涼,如果落在下午時分,則會延續一段高溫天氣。

今年的白露節氣落在9月7日,確切的入節時刻約為上午11時11分。根據古人的判斷,白露之後氣溫會下降的很快,很快就會入秋。

民諺道:「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隨著白露節氣的到來,暑氣漸消,秋意漸濃,丹桂飄香,人們能感受到絲絲涼意在空氣中瀰漫開來。

白露三候: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

古人將白露節氣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一候鴻雁來:鴻雁自漠北而來,飛往南方過冬。

二候玄鳥歸:玄鳥即燕子,此時燕子南歸。春暖「玄鳥至」,來時是「比翼雙飛」;秋涼「玄鳥歸」,去時是「拖家帶口」。

三候群鳥養羞:「羞」同「饈」,意為美食。諸鳥感知到秋天的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同儲藏珍饌。

白露採集「十樣白」

白露也是莊稼豐收的時節,穀子、棉花、棗子、核桃、南瓜等作物逐漸成熟,進入收穫的最佳時期。

俗話說:「白露十樣白,老來腿不擺。」在江南等地,人們採集會十種帶有「白」字的植物,用來煨烏骨白毛雞、鴨子或豬肘子,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

「十樣白」即白芍、白芨、白朮、白扁豆、白蓮、白茅根、白山藥、百合、白茯苓、白晒參,以與「白露」相對應。

白露習俗:收清露、飲白露茶、辦秋社

民間還有在白露節氣收清露、飲白露茶、喝白露米酒、辦秋社等習俗,以慶祝豐收的到來。在古代,人們會在白露這一天敬拜神靈,酬謝豐收。祭神儀式過後,大家可以共同享用社酒、社肉。

收清露:人們認為白露時節的露水有特別的功效,可以泡茶、蒸餾酒,有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功效。

據《本草綱目》記載,秋露能令人「延年不飢」,還能「愈百病」。因此在白露這天,一大早就能看到人們拿著盤子,從草木上收集露珠,拿回家煮茶喝,煮粥喝。

喝白露米酒:一些地方有釀白露米酒的習俗,用新鮮糯米在白露當天釀酒,口感特別好。

喝白露茶:「白露茶」就是白露時節採摘的茶葉,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樣嬌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股獨特的甘醇味道。

古人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的說法,喝白露茶既解渴防燥又提神。

吃蕃薯:人們喜歡在白露這一天吃蕃薯,認為吃了蕃薯以後,不會發胃酸,對身體有好處。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蕃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具有補中和血、健脾益胃、寬腸通便的功效。

品龍眼:「白露必吃龍眼」,這是福建地區的習俗。龍眼能益氣補脾,還能治療神經衰弱,白露節氣天氣轉涼,多吃龍眼能補氣,對身體好。

祭禹王:在江蘇太湖等地,漁民會舉行祭祀大禹的儀式,祈求禹王保佑漁業豐收。

大禹是治水的英雄,被稱為「水路菩薩」,江蘇太湖的民眾一年會舉辦四次祭祀大禹的儀式,分別是正月初八、七月初七、清明和白露這四個日子。

清明和白露的祭禹王儀式更盛大一些,因為這時雨水偏多,容易引起洪澇災害,祭祀大禹是希望禹王保佑不要出現澇災。

白露時節,秋高氣爽,秋菊綻黃、秋葉漸紅,進入色彩斑斕的季節,不妨抽空陪同家人或約上三五好友,去戶外領略秋天的美好。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