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取代中國 美國成多個經濟體最大出口國

Facebook

2024年1—5月,根據中方數據,中美進出口總額2635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1959億美元,自美進口676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0.2%、-5.8%。

這表明,中美貨物貿易仍處在下行通道。中美貨物貿易額2021年登頂,2022年持平,2023年則大幅下滑(根據中共數據,中美進出口總額、對美出口額、自美進口額,同比分別下降11.6%、13.1%、6.8%),中國在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17年後將第一的位置讓給墨西哥。2024年1—5月,中國雖然對美出口稍有增長(0.2%),但無法抵消對美進口的較大下降(5.8%),導致中美進出口總額繼續縮減。

展望2024年餘下的7個月,中美貨物貿易難有起色。這不僅是因為美國大選,更是因為美中「戰略競爭」在經濟領域的深入發展。拜登政府的對華經濟政策已經成型,在還剩不多的任期裡,出手越來越精準、有力。

其中,拜登政府充分利用美國的第一經濟大國、最大進口國的優勢(中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推進美歐日經濟一體化和全球供應鏈重組,正在改寫世界貿易版圖。

一個突出表現就是,美國開始取代中國,成為一些經濟體的最大出口國。

其一,日本。2023年,美國超越中國躍居成為日本最大出口國,為四年來首次。日方數據:日本對美國出口額為20兆2,668億日圓,較上年增長11%;對中國出口額為17兆7,646億日圓,較上年減少6.5%。進入2024年,日本對美出口繼續增長,對華出口下降。據中共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1—5月,中日進出口總額(1239億美元)、對日出口(615億美元)、自日進口(62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5.2%、7.7%、2.5%。

其二,德國。路透社5月9日報導,2024年1—3月德國與美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630億歐元(約合680億美元),同期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卻略低於600億歐元。這是美國今年多年來首度超越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由於美國經濟強勁和中國經濟大盤動搖,德國對美出口進一步上升,對中國的進出口卻雙雙下滑。另據中方數據,2024年1—5月,中德進出口總額、對德出口額、自德進口額,同比分別下降8.0%、2.9%、12.9%。目前,美國大約占德國貨物出口10%的市場,而中國的占比已經下滑到6%以下。德國似乎正在調整地緣經濟策略,從作為系統對手的中國轉向跨大西洋的合作夥伴美國。

其三,韓國。韓聯社6月10日報導,2024年1—5月,韓國對美國的出口額高達533億美元,比對中國的526.9億美元高出6.1億美元(中共方面數據與此差距較大)。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美國有望在22年後再次成為南韓的最大出口國,上一次還是在2002年。其實,2023年韓國對美國的出口就創下了1157.1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美國在時隔18年後再次成為南韓的第二大出口國;而且,韓國大企業對美國的出口額在2023年也首次超過了對中國的出口額。另一方面,2023年中韓貨物貿易大幅下降,根據中共數據,中韓進出口總額、對韓出口額、自韓進口額,同比分別下降13.5%、7.2%、18.7%。韓國在中美之間,不得不有所選擇。

其四,東盟。6月13日,《日經亞洲》根據東盟祕書處、各國政府和當地媒體報導的統計數據,匯整東盟10國的貿易數據發現:今年1月至3月期間,東盟對美出口額達672億美元,對中國出口額僅570億美元。這是六個季度以來的首次翻轉。顯示美國越來越多地從東盟採購半導體和電器零部件,在降低從中國的進口。以馬來西亞為例,今年第一季度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了8%,而對中國的出口則下降了3.3%。分析師說,雖然中國仍是(電器和電子產品)價值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成本上升以及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等政治和制度因素,正日益促使美國公司在中國之外重新布局。

其五,台灣。2024年初,賴清德贏得大選,中共對台經濟、政治、軍事等施壓升級。這卻加速了中共對台經濟吸附能力下降。據台灣政府的統計數據,2024年1季度,台灣對美出口246億美元,對中國大陸出口僅為224億美元,這是2016年出台可比數據以來,美國首次超越中國,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另一方面,到2022年為止,台灣出口對於中國大陸的依存度多年保持在40%左右,居高不下;但2023年,降至35%。2024年1—4月,據台灣財政部數據,台灣面向中國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額同比減少3.7%,至453億美元,占到出口額總體的30.7%,創下2002年(30.5%)以來的同期新低。

日、韓、德、台都屬發達經濟體,東盟十國則發展水平不一,但它們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度都頗高。

日本,2004年對華(含香港)貿易總額首次超過對美貿易,中國自此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目前,中日貿易額占日本對外貿易總量約20%。日本長期享有對華貿易順差。

韓國,2003年對華出口額首次超過對美出口,同時韓國對華貿易額也首次超越對美貿易額,中國自此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目前,韓國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在1/4—1/5之間。韓國長期享有對華貿易順差。

德國,2016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後連續保持8年。德國連續49年是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德國多年對華貿易巨額逆差。

東盟,自2009年起,中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2020年起,東盟成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目前,中國-東盟進出口額約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5%。中國2010年起對東盟長期享有巨額貿易順差。

台灣,2003年台灣對大陸進、出口總額分別為109.62億美元與353.58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大陸首度超越美國、日本,成為台灣最大貿易夥伴。之後,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持續上升,最高超過40%。台灣長期長期享有對華貿易巨額順差。

但從2023年起,尤其是進入2024年,它們的最大出口國,開始從中國變成了美國。這表明,在國際經濟層面,中美經濟競爭態勢開始發生轉折性變化。中國經濟大盤動搖、前景暗淡,中共國際經濟處境日益惡化;而美國國際經濟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共若與美國頑抗到底,只會加速中國經濟危機的全面爆發。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