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出現新的不祥之鳥「通貨緊縮」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1月17日訊】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處於低迷狀態。法媒指,中國出現新的不祥之鳥「通貨緊縮」。

中國出現通貨緊縮 專家:導致失業和經濟衰退

中共國家統計局1月12日公布數據,2023年1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連續第三個月處於通縮區間。自2023年7月以來,只有8月份為正值。

此外,12月份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降的幅度更大,為2.7%。

法國《世界報》經濟事務評論員菲利普‧埃斯坎德(Philippe Escande)在專欄中寫道,中共官方公布的2023年12月份經濟數據顯示,中國面臨著通貨緊縮的陷阱。

「中國出現了新的不祥之鳥:這就是,通貨緊縮。」

埃斯坎德表示,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一樣都是毒藥,因為它在加劇價格下跌的同時,會抑制消費、削減利潤,導致失業和經濟衰退。

對於經濟持續下滑的現狀,中共政府沒有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在房地產企業頻頻爆雷的情況下,北京當局寄希望於投資工業來提振經濟,為冶金、汽車和電力設備行業提供了大量資金。

據《經濟學人》報導,2023年,中國冶金行業的資本支出增長了10%,汽車行業增長了18%,電子設備行業增長了34%,處於優先地位的是IT、生物製藥和綠色能源。

埃斯坎德分析說,大量的資金可能會導致產能過剩,導致相關產品價格暴跌,就像太陽能電池板行業曾經出現過的慘況。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近日對新唐人表示,當出現通縮的時候,很多國家往往會直接發放購物券、錢給民眾,來刺激消費,但中共根本不願這樣做。反之,北京為應對人民幣貶值大幅增印鈔票,但這些錢去向不明,並沒能帶動經濟。

他表示,中國市場扭曲,中共政權則胡作非為。「一個混亂的市場加上一個任性的政權,結果導致整個中國經濟現在就是風雨飄搖,前途難料」。

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的專家們預計,中國通縮的風險將持續到2024年。

澳新銀行(Australia&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楊宇霆(Raymond Yeung)表示:「中國需要採取大膽行動,打破通貨緊縮周期,否則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中共統計局:去年GDP增長5.2% 外界質疑

然而,在中國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之際,中共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布數據,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

官媒稱,「我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實現回升向好。」但官方數據的真實性受到外界廣泛質疑。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的首席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1月16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外界對中國經濟、中共政府信譽的信心已經消失,李強說去年中國經濟實現5.2%的增長,根本無法讓人相信。

「首先,中國(中共)政府的數字是自己炒作出來的,因為中國經濟數據永遠是很好的,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有增長;另外一點就是,這個數字沒有辦法核實,以前還有外國評估公司到中國去做一些有限的調查,現在連這個機會都沒有了。」余茂春說。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夏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