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大破解】兵變是普京陽謀?中俄關係現形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01日訊】歡迎收看6月30日(週五)的《新聞大破解》。本集破解新聞來賓: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主持人張東旭。

今日焦點:普習逆歷史潮流,回頭是岸!獨家解析中共底線!根本是普京陽謀?兵變現中俄關係原形?共軍打台海不如打中南海?紐「習」蘭抗共破口?大搞綏靖主義!

俄羅斯瓦格納兵變謎團,更多內幕披露,美國國務卿說,還沒看到最後一幕。初步看普京權威重創,但會否是普京企圖逆轉局勢的陽謀?中共一年多來態度、是否走到背棄拋棄普京?合作無上限,會分手無底線嗎?普京會對中共回馬槍嗎?

俄羅斯兵變是黑吃黑嗎?「以黑治國」的中共是否時時都害怕瓦格納時刻?中共推「愛國法」,共產黑幫是否指向納粹化?

美、澳、日、印等國聯手回防南太平洋,中共威脅戳瞎眼睛,五眼聯盟成員紐西蘭訪問北京,是轉向破口嗎?

俄兵變差點成功?普京陽謀?權威受損或鞏固?

俄羅斯快閃兵變謎團,《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披露更多細節,瓦格納差一點就抓了國防部長、總參謀長,成功機率不小;但俄國聯邦安全局FSB在該計劃的兩天前獲知消息。瓦格納替代計劃揮軍俄羅斯,軍方有內應、也有些人知情但不作為、或在反擊兵變時猶豫不決。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情報機構消息,俄軍前駐烏克蘭最高指揮官謝爾蓋‧蘇羅維金涉嫌幫助策劃兵變。俄方正試圖接管瓦格納在各國的勢力。普京對軍方大清洗,陷入進退兩難。

►明居正觀察,兵變對普京、俄羅斯、俄烏戰爭的影響。

中俄合作無上限分手無底線?中共棄普京將遭回馬槍?

《華爾街日報》報導,瓦格納兵變後,普京親信相互指責,克宮可能陷入權力真空。甚至有消息說,兵變爆發後,莫斯科一度在FSB聯邦安全局掌控下。

►宋國誠觀察,兵變效應,對中俄關係的影響。

俄烏戰爭加兵變,中共態度普京看在眼裡,中俄關係會怎麼走?中共駐歐大使在兵變前一週16日表態,不反對烏克蘭維護「領土完整」,包括克里米亞。

俄羅斯多家智庫NGO 27日舉行「促進南海合作」國際會議,找了印度、越南、菲律賓,沒找中共。

►明居正解讀,兵變效應,對中俄關係的影響。

中共懼瓦格納時刻 「愛國法」共產黑幫納粹化?

俄羅斯兵變消息,衝上中國網絡熱搜,超過15億人次。很多人在問,中共、共軍有沒有瓦格納時刻?何時可能爆發?

俄羅斯兵變,被認為導火線原因之一是「軍備荒」「分贓不均」。調停兵變的白俄羅斯總統透露,他告訴瓦格納首領,會出兵協防莫斯科,因為「如果俄羅斯(現政權)崩潰,我們都將被埋在廢墟下。」

對於「以黑治國」的中共而言,中共的權力內鬥、黑吃黑,會不會「時時都是瓦格納時刻」?俄羅斯當局目前反應,似乎在學中共「維穩」模式,還要找出兵變背後的「國外勢力」。

此外,在兵變後,中共推出《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要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中,習思想入列,還強行納入香港、澳門甚至台灣。

►宋國誠觀察,(1)什麼情況下,中共可能出現「瓦格納時刻」?(2)中共所謂「愛國法」目的。

美澳日印聯防南太 紐西蘭破口迎中共入CPTPP?

中共之前競逐南太平洋,美國、澳洲、日本、印度聯手回防。不過,五眼聯盟成員、美國防衛條約盟友紐西蘭總理訪問北京,中共外交部28日發布中紐聯合聲明,稱紐方歡迎中方申請加入CPTPP協定,重申2014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紐西蘭總理希金斯(Chris Hipkins)25日起訪問中國,行前表態不同意拜登說習近平是「獨裁者」;澳媒披露,外長馬胡塔3月訪問中國,溫和提出人權、台海、香港等問題,卻被中共外長所謂訓斥1小時。中共之前在南太平洋積極擴張,引起澳、紐的高度關切。

►宋國誠解讀,當印太主要國家聯手經營南太平洋,紐西蘭在轉向嗎?

俄兵變遠未落幕?美卿布林肯:侵烏全敗 等看最後一幕

回頭看去,俄國與烏克蘭的戰爭已經進行超過16個月,但是最終的結局尚未出現。沒想到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竟然爆發了瓦格納兵變,事情看來告一段落。

但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8日卻說,「我們還沒看到最後一幕」。我想請教的是,不知道明老師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

►明居正解讀,俄羅斯、中共,由於逆著歷史潮流,企圖透過擴張等方式獲取政權合法性;喊話習近平還有機會迷途知返。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ews_Insight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6RiWa3FrJpLhhe10c0c

新聞大破解Twitter:https://twitter.com/NInsight2023

新聞大破解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ewsInsight2023/

新唐人亞太《新聞大破解》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