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達1.38億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03日訊】近日,中國非政府組織「新公民計劃」發布《2023中國流動人口子女現狀》報告,揭示當前中國流動人口子女的生存狀況,「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達到1.38億人,約占中國兒童總人口的一半(46.4%)。

報告揭示,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子女規模1.38億人,有1.08億兒童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居住在一起,其中,8922萬是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他們中很多成為留守兒童,與在外地工作的父母相隔遙遠。僅河南省就有留守兒童超過600萬。

另外,能跟隨父母一起遷徙到城市的「流動兒童」占流動人口子女總數的一半稍多(51.5%)。而在一些對於外來人口居住限制較多的城市,隨遷率就更低。如,2020年北京市流動人口子女的隨遷率只有22.5%,上海也只有25%,廣州為27.6%。

報告稱,還有部分流動人口的子女隨著父母進城之後,因為各種原因與父母分離而返鄉。2021年,中國全國就有92萬進城務工隨遷子女獨自返鄉,其中大部分成為留守兒童。

由於中國存在著嚴格的戶籍制度,把中國公民分成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具有農村戶籍、沒有城市戶籍的人到城市工作,被稱為「流動人口」,又稱「外來打工人口」、「進城務工人員」,他們的子女要麼因各種原因留在家鄉農村,成為「留守兒童」,而帶在自己身邊的子女被稱為「流動兒童」。

這份報告數據來源包括中國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中國人口普查年鑑》及歷次人口普查和調查數據中關於中國兒童人口的描述分析,以及中國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等等。

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由於長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在成長期缺失父母的親情、指導和幫助,從而產生很多問題,而隨父母遷居異地的「流動兒童」也面臨很多挑戰。

6月2日,大陸第一財經發文《「流動」兒童 卡在城鄉之間》,揭示中國流動人口子女由於沒有居住地戶籍,無法享有戶籍兒童同等的受教育機會,也很容易又成為「留守兒童」。

文章指出,即使在城市裡接受了義務教育的「流動」兒童,因為沒有戶籍,無法參加居住地的中考和高考,需要在初二或者初三時作出選擇,在義務教育階段結束後返鄉、讀職業學校或是進入社會。對許多流動兒童來說,輟學以及早早務工是他們可預見的命運路徑。

文章介紹,目前,中國各地方城市對流動兒童入學政策大致可以分為「積分入學制」和「材料准入制」兩大類。積分入學制即按照流動人口累積的分值,依據區域內的積分由高到低安排兒童進入公辦學校入讀。珠三角、長三角部分地區採用的是這種方式。材料准入制則是家長們在準備好符合政策規定的材料資質後,子女可獲得本地入學資格。北京、天津、南京、武漢等城市採用的都是材料准入制的方式。

如北京市,2014年起,對隨遷子女的入學證明材料要求「五證齊全」,這五證包括實際居住證明、務工就業證明、戶口簿、居住證、無人監護證明等等。根據各區不同要求,有時家長需要準備三十多份證明材料。其中,無人監護證明在2019年被取消,政策要求變成了「四證齊全」。對於務工人員來講,其中相對難獲取的是務工就業證明和實際居住證明。

文章表示,因為戶口和居住地分離,對於流動兒童來講,他們在城市中的升學路徑艱難。從幼兒園入園開始,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一道關卡都是一次挑戰。如果父母闖關不成功,或是意志不夠堅定,一家人隨時有可能面臨分離,流動兒童成了留守兒童。

近幾年來,中共政府一直不斷出台政策,要求各地政府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但是實際情況卻越來越差。

對此,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物學院教授熊易寒表示,中國當前「有『兩為主』政策,要求城市政府要不斷提高流動兒童就讀於公辦學校的比例,那就有兩個策略——一個是做大分子,讓進入公辦學校的兒童越來越多;

另一個策略是縮小分母,比例就提高了,「做大分子,讓更多的流動兒童就讀於公辦學校,實際上是在提高市政府的成本,需要投入財政支出,那麼要達到要求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減少分母,讓更多孩子離開城市以後,就讀公辦學校的比例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做小分母也就成為很多地方政府在大形勢下的一種選擇」。

文章舉例說,2014年,北京市一共有127所打工子弟學校,在校學生人數近10萬,到2017年,北京市發布《關於加強北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讓民辦校從主城六區向郊區遷移,如今留給流動兒童的,「只剩下一所中學、兩所小學」。

2016年,《南方週末》記者專訪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花楠女士(Rana Flowers), 花楠女士表示,中國和其它國家產生留守兒童問題最大的差異點是——中國的戶籍制度問題。

(記者李酈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