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03日訊】由於中國經濟在疫情解封後沒有強勁反彈,今年5月外國投資者拋售中國股票的勢頭加速,同時家庭減少支出、增加儲蓄。影響國際投資人,他們普遍下調對中國復甦的預期。
彭博社說,在股票市場,去年11月中共取消清零政策後,滬深300指數有所增長,但現在又折損一半。而國際投資者也在拋售中國大陸的股票,一天之內外逃的資金就高達十億美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次破七,反映出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信心的回落。此外,中國房地產業銷售在短暫反彈後又恢復疲軟。另外,受建築業萎縮的影響,銅價和鐵礦石價格又跌回疫情開放前的水準。
報導引述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郭朝輝的話說,「人們普遍下調他們對中國復甦的預期。」
中國經濟今年的反彈力度很大程度取決於家庭和企業是否願意掏出他們在疫情期間積累的資金。但目前的數據讓國際投資者失望,在解除疫情封控後,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出現。而且儘管央行擴大貨幣投放,CPI和PPI指數卻持續走低,通貨緊縮的陰影加深。
資深金融市場分析師何冰:「3月份它的廣義貨幣增長,增速達到12.7%,跟這個環比,就是跟上一個月比。但是它的這個物價卻是基本上沒有提高,它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今年3月份跟去年3月份比只增加了0.7%。也就是說在大量增發貨幣的情況下,不僅沒有通貨膨脹,反而通貨緊縮,這個經濟已經非常麻煩了。」
與此同時,中國家庭2022年的儲蓄率創下增長33%的新高,一些經濟學者認為,減少支出、增加儲蓄顯示出民眾信心不足。
資深金融市場分析師何冰認為,更加實質的問題是民眾消費能力不足。她以中國招商銀行的數據作為樣本,在招商銀行的存戶中,占0.07%的富裕存戶人均資產是2813萬元,他們去年人均增長了33萬元。此外,占2.2%的中產存戶人均資產是151萬元,他們去年人均減少了2萬元。最後,占97.7%的存戶人均資產是1.25萬元,他們去年人均只增加了1100塊。
資深金融市場分析師何冰:「這裡頭就可以看到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人他們沒有什麼購買力,因為他們的資產只有12,500塊錢,他就是增加1,100元,他也只有13,600元。所以所有這些人,就是中產他的收入下降,那麼他一定需要儲蓄的,窮人是再增加收入他都馬上需要儲蓄,因為他們基本上就是沒有多少應急資金的。這是中國的消費者的這個真相。」
這也影響國際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預期。
何冰:「那當然了,因為現在就是所有到中國去投資的,多數是需要利用中國的市場的,只有一種公司它可能不會太在意,就是它需要利用中國的供應生產設施。當然這反過來就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個不利的因素,就是它本來已經有問題了,如果外資止步不前,甚至有些因為市場少了,它的利潤表現不好,它要撤出,那對中國又是一個打擊。」
獨立經濟學者鄭旭光表示,中國再也不會有過去30年那樣的經濟增長,這是所有投資者都可以認知的。
鄭旭光:「這個是個宏觀的一個判斷,這個不需要看幾個月的數據。這個可以從結構上分析出來,比如它的老齡化呀,比如習近平的上台呀,他對於這個國家安全的強調,實際上國家安全就是中共政權的這種憂慮。那大家最後想,這個風險太難把握了,乾脆脫鉤算了。主要是因為政治風險帶來的。」
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會長伍德克(Joerg Wuttke)23日表示:中國經濟未來十年或二十年的前景平淡,將面臨一個「瓶頸中國」。他表示,中國不得不與4%至5%的年增長率說「再見」,更多地接受2%至3%的增長率水平。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王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