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2月21日訊】中國芯片產業繼續低迷,最新數據顯示,去年,高達5746家中國芯片企業被註銷。分析認為,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之下,中國芯片產業,恐怕難脫困境。
2月16號,中國新浪財經表示,在去年,中國吊銷、註銷芯片相關企業達5746家,比2021年的3420家增長了68%。
專家認為,去年,美國對中共半導體的管制升溫,是中國芯片企業大規模註銷的一大原因。
2022年10月,美國祭出新一輪制裁,圍堵中共獲取高級芯片的途徑,並限制芯片製造工具的對華出口,在技術、人才、資本方面,全方位圍堵中共。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數據庫總監劉佩真:「(中共)現階段不管是在核心的一個晶片,還有在設備的取得上,其實都有遭到一定的一個難度,所以會使得他們其實在整體的營運上都會受到考驗,所以就會有這個產生公司有註銷的一個狀況,這個在去年就會發生比較多。」
除此之外,劉佩真說,中國經濟景氣面的下修,也是芯片業低迷的原因之一。
劉佩真:「因為去年中國也持續採取疫情封控的一個態勢,這方面除了對生產面當然有產生一些影響,更重要其實是對需求端有產生比較重大負面的一個效應。」
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去年底放開防疫管控後,12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中國經濟面臨「總需求不足」的重大問題,要加大科技和產業投資,超前開展所謂「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建設」。
劉佩真指出,顯然中共希望在疫情解封之後,下半年消費逐漸回暖,延伸到電子終端產品的需求反彈。但隨著美國不斷加碼制裁,並聯合台、日、韓、荷等半導體強國,對中共進行出口圍堵。她認為,中國整體半導體業的發展,還是會比較悲觀。
劉佩真:「就是美方的一些壓力之下,其實各國也是面臨選邊站的一個問題。所以這個也比較不利於就是說中方業者想要在海外尋求一些資源。現在看起來是對於未來中國半導體業的一個發展可能還是顯得比較稍微悲觀一點。」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因為所有關鍵技術都掌握在外面,而中國現在還來不及建立自己的整套產業聚落的系統。因為這個產業被美國設計成,整個生產環節被切割成好幾段。每一個段落有不同的國家來具備主導性的優勢,可是它沒有辦法主導整個流程,整個流程是美國企業在負責,所以這種情況中國沒辦法突破,原因在這裡。」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韓霏、特約記者駱亞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