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2月07日訊】中共二十大結束後,當局高調在各地推廣的社區食堂,如今卻面臨經營困頓,未來或出現大面積的關店潮。有專家認為,這種項目根本就不應該出現,供銷合作社和社區食堂未來走向爛尾是必然,因為它不符合市場運作規律。
中共官媒《半月談》2月4日報導,中國社區食堂在運營中「存在一些困擾」。
如場地成本給社區食堂運營造成較大壓力。一家社區食堂負責人說,店面產權屬於街道,房租按照市場標準收取,從一年多的運營情況來看,每個月核算下來還是虧損。
其次是眾口難調,難以權衡。其中保定市一家社區食堂招聘了4名廚師,但每天只有30多人來用餐,人均消費10元,食堂僅人員工資每年超過26萬元,收不回成本,只能暫停營業。
再來就是部分居民擔心食品安全。有居民認為社區食堂具有公益性,本身利潤較低,一些經營者可能為了獲利使用臨期食材、降低衛生標準。
去年10月31日,中共住建部、民政部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區)選取3至5個社區試點,爲期兩年,並要求配建食堂、便利店、理髮店、藥店等商業服務設施。
食堂和供銷社都是中共「計劃經濟」年代的產物,有著特定的政治含義。在大規模擴建供銷社之後,當局又下令重建食堂,引發輿論關注,認為中共欲走回計劃經濟的老路。
日前,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副教授教師「筆刀風清揚」在網易發文表示,據媒體調查,大陸部分社區食堂經營方面已經出現困擾,大面積的關店潮或許馬上到來。
文章指,社區食堂的出現,本身就是違反市場規律的怪胎, 它一出生就決定了夭折的命運。
文章認為,一是違反了成本—收益原則。社區食堂是微利經營,飯菜價格比周邊餐飲便宜,但是成本卻居高不下。此外社區食堂背後還有很大的隱性成本。
二是違反了餐飲業的經營規律。餐飲業越來越向小而專的趨勢發展,滿大街都是麻辣燙、排骨米飯、重慶小面等小店。而社區食堂為了迎合多數人的口味,飯菜定位大而全。三是違反了按勞分配規律。
文章表示,在市場經濟下的商業社會,一切的經濟活動都要遵循經濟規律。所有違反經濟規律的行為都會受到市場的制裁。社區食堂如此,供銷社也是如此。這是多少年來搞計劃經濟所總結的經驗和教訓。
對於社區食堂經營遇到困境,旅美經濟學者秦偉平對海外自由亞洲電台說,這些社區食堂經營遇到困境毫不奇怪。如果這些食堂是依賴財政補貼或撥款,那麼在整體經濟大環境都難以維持的情況下,這種「錦上添花」、想博取群眾好感的所謂公共福利,就更難以為繼。
旅美時事評論人士橫河則認為,要解決目前社區食堂的困境,唯一的出路是交給市場運作:「問題在於,各地都是在以完成政治任務(的態度)在搶著上食堂,所以必然會導致非常混亂的情況。這種項目根本就不應該出現。」
橫河說,供銷合作社和社區食堂走向爛尾是必然,因為它已經不符合現在的中國經濟整個結構、狀況,那麼要按市場運作,這就不符合食堂和供銷社的職能了。它們是按計劃經濟來進行的,所以這個東西肯定要爛尾,肯定要結束。
(記者唐正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