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以工代賑 將產生新腐敗架構?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2月06日訊】中共發改委發布消息,已經對「以工代賑」管理辦法進行全面修訂,3月1日起正式施行。評論認為,權力下放到地方基層,恐怕又造成新一輪的貪污腐敗。

中國疫情三年,經濟嚴重受創,儘管解除封控,仍然沒有改善失業率攀升的壓力。

中共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新修訂的《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要求地方政府多聘用失業群眾參與公共工程,強調「能用人工,儘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儘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新辦法將於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目前又把這個2005年的政策又重新出來,表示整個中國目前的失業率應該是比較高的,第二方面,政府確實也沒有太多資金可以安排賑災,讓他們白吃白喝,倒不如就是通過他們參加勞動來解決就業問題,解決生計問題。」

《管理辦法》明確了以工代賑「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和組織領導。以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的勞務報酬占中央資金比例由原規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

黃大衛:「它提到縣級以上就開始實施這個計劃,能夠用人就儘量不用機械,這表明了失業的結構在變化。過去失業我們說的可能是一些低端勞動人口在城市的傭工。目前我們看已經下放到縣級甚至農村地方,整個結構性失業已經蔓延到全單位,整個中國大部分地方都會發生的情況。」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在1月份發布的數據,2022年1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其中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6.7%、4.8%。以上這些只是官方數字,實際失業人口可能更高。

黃大衛:「當然這種項目也不能說根本上解決失業人口的結構問題,一個往後生計問題,這是短暫性、階段性,其實這個東西最後的結果是時間換空間。我們看到可能就是目前面臨三年封控之後打開,但是就是百業待興,整個經濟形勢又並不那麼樂觀,人口的結構也是一個問題,一方面老齡化,一方面失業率又增加,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剪刀差的情況下,就是一個權宜之計。」

以工代賑就是「以務工代替賑濟」,是指政府以實物折款或現金形式投入受賑濟地區,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讓受賑濟地區的生活困難民眾參加勞動並獲得報酬,從而取代直接賑濟的一種扶持方式。

大紀元專欄作家 王赫:「以工代賑這個政策本身並沒有問題,但是那中共這個政策一出來之後,大家議論紛紛都不信任它,這個核心問題出在哪裡?中共的錢稅收來自於民,但是它沒有用之於民,它用在老百姓身上是非常苛刻,雖然有很多經濟學家向中共建議給老百姓發錢,但是中共就是不搞。現在它被迫於這個情況很緊張了,它也是搞以工代賑而不是直接發錢。」

新政策最大爭議是第26條:項目可以不進行招標,以及第28條:能用人工儘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儘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的內容。

黃大衛:「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維穩,由政府直接派工給你,過去表現不好,你不聽話他就不安排工作給你,當然安排工作裡面,會產生新的權力下放,雖然是小權力,但是對於基層來說,也會達成一種新的權力架構。也會產生一種新的腐敗。」

王赫:「依照中共的腐敗是無所不在的,那麼你這個以工代賑如何防治腐敗?如果直接把錢發給老百姓每個人,這個事情就不存在腐敗的問題了。但是你現在搞個中間拐了個彎以工代賑,而這以工代賑又當地政府組織的,當地政府組織在村一級的項目裡面,可以不用招投標,就是村幹部直接說了算,但是這些村幹部本身普遍就是貪污非常嚴重的。」

評論認為,「以工代賑」凸顯官方對民眾救助設置條件,給了地方各級官員經手項目時又多了一個貪腐的機會。

編輯/黃億美 採訪/易如 後製/ton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