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罪行錄之九十八:清華園成了武鬥戰場

整理:袁斌

Facebook

文革爆發時,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生蒯大富只有21歲,但在中央文革支持下,卻成為了文革的風雲人物,在他領導下的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在1966年底控制了學校。

1968年初,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內部,在如何評價十七年,甚至對待文化大革命等問題上出現重大分歧,以蒯大富為首的井岡山兵團派和井岡山兵團四一四總部派各成體系,雙方在清華園內各踞一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讓這座蜚聲海內外、風景優美、中西合壁的著名校園在武鬥中變成了炮火硝煙的戰場。

1968年6月,當時還是中學生的林小仲和一群中學生同伴在清華大學學生宿舍住了十天,親眼目睹了清華大學武鬥的場景。

他回憶說,我們在清華園內看到的是工事林立,鐵絲網、沙袋隨處可見。昔日文質彬彬的理工科大學的大學生都變成戰鬥隊隊員,鋼盔、柳條帽下,許多人還戴著眼鏡。到底是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大學生,武鬥中也有許多發明創造,除了自製的鋼管長矛、扎槍等冷兵器外,不知從哪裡弄來一批真槍真彈。他們還自製了土槍、土炮、土手榴彈和土燃燒彈。最讓我們一行開眼的是他們將學校的推土機和拖拉機改裝成土坦克,土坦克駕駛樓用厚鋼板焊死,只留一個觀望口。土坦克用於向對方堅守的陣地進攻時在前面開道,掩護手持長矛的「步兵」前進。武鬥中蒯大富的井岡山兵團略占上風,因為他們有清華大學工人組成的「工總司」的支持,那些校工、廚師自然力氣比二十幾歲的學生大。但四一四總部也不甘示弱,英勇抵抗。清華園內槍聲四起,炮火硝煙瀰漫,兩派高音喇叭高分貝的對罵,時有武鬥傷亡信息傳出。

這十天中我們還多次見過蒯大富,這位蒯司令短打扮,國字臉,戴眼鏡,一副書生氣,居然還帶著一支短槍,他哪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文革中領導者的一枚過河卒。這枚過河卒和他的同學們將一個好端端的美麗校園,變成相互廝殺的戰場。

我們住在清華大學的學生宿舍裡,十幾米的房間,兩側都是上下床,中間擺著一溜桌子,既是書桌又是飯桌。為了防止槍彈進入,窗子多被木板釘死。我在武鬥前沿的樓,還見過用窗框做彈弓架,用自行車內胎綁在窗框兩側,一塊大石頭被彈向對方,對方被擊中的窗戶瞬間被打得稀爛。

回顧這段歷史,林小仲感嘆道:「巴金先生生前曾建議建設一座文革紀念館,將中國現代史上這黑暗的一頁警示國人,否則多年之後生活在清華園裡的天之驕子們怎麼會知道學兄學姐們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還有那麼悲慘的清華百日武鬥歲月。」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