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2022年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否決權改革

Facebook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安理會卻受制於俄羅斯的否決權,始終未能採取實質行動制止俄羅斯的侵略行為。這使國際社會深感失望。普遍認為,「烏克蘭戰爭再次表明,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是和平的主要絆腳石。」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否決權改革問題再次成為焦點。

例如,11月17日,聯合國大會主席克勒希在聯大關於「安理會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員數目增加問題」全體會議上表示,今年的「一連串危機」,暴露了安理會無法「充分履行其使命」; 除非大會最終帶頭改革安理會這個聯合國負責和平與安全事務的最權威機構,否則聯合國的整個公信力和重要性將受到質疑。 克勒希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要求進行改革 」,「在高級別周期間,三分之一的國家領導人強調迫切需要改革安理會,這一數字是2021年的兩倍多。他們期待聯合國大會在變革方面發揮帶頭作用。」

不過,客觀地說,聯合國大會在限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方面,2022年還是取得了一定進展。這就是第76屆聯合國大會於4月26日以協商一致、未經投票的方式通過的一項決議:一旦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某一事項投出否決票,之後十個工作日內,聯大將自動召開會議,就否決情況進行辯論,辯論時將首先安排投下否決票的常任理事國發言。

這項決議,由列支敦士登3月初牽頭向聯大提出動議,獲得了美、日、德、烏等國強力支持。美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格林菲爾德稱這是「對所有常任理事國建立問責制和要求透明度的重要一步」。至聯大通過該決議時,共同提案國已達83個,英、法作為常任理事國也加入其中,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的共同意願。

有意思的是,5個享有否決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英法支持,中俄反對。這就進一步凸顯了中共、俄羅斯與國際社會的對抗。為印證這一點,這裡對5國動用否決權的次數作個簡單分析。

有的媒體援用這樣一份資料:自1946年以來,蘇聯/俄羅斯共使用了149次否決權(大多數在蘇聯時期,俄羅斯動用了29次),美國則使用了87次否決權,英國使用了32次,中共和法國各使用了18次。這份數據不甚準確,且由於時間跨度太大,掩蓋了關鍵問題。

最好是看最近十年的數據。筆者根據聯合國資料統計,自2012年1月1日以來,截止2022年9月30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共28次動用了否決權,其中俄羅斯25次,中共11次(均與俄羅斯聯手,沒有單獨行使過),美國3次。而英國和法國自1990年以來都沒有過動用否決權。

上述數據說明中共、俄羅斯是否決權的最大使用者,遠超美國。這從一個方面說明,美國只在「罕見和非常的狀況之下」才會行使否決權,而中俄行使否決權更多的是「缺乏可信度和合法性」。

對此,中共再一次展現了它胡攪蠻纏的本事。6月28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改進工作方法公開辯論會,針對一些與會國的關注(中共和俄羅斯近來在一些重大國際安全問題上使用否決權阻撓安理會決議案),中共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倒打一耙,反而指責一些西方國家利用數量優勢掌控安理會議程,迫使其他常任理事國動用否決權。

中共的詭辯大概沒有多少人聽進去,國際社會的共同意願是對否決權進行改革。我們再回到上述聯大決議。該決議雖不具強制性,其內容也並非變更否決權制度,但其影響持續發酵。有評論曰,新「規定」在實際中無法阻止否決權的行使,只是意在「羞辱」使用否決權的國家,形成政治壓力,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效果。

該決議確立的「新規」很快啟動,遭受「羞辱」的是中共和俄羅斯。5月26日,在朝鮮違反安理會禁令發射一枚大型洲際彈道導彈之後,美國推動安理會通過一項決議案對朝鮮追加制裁,13個國家投票贊成,中俄行使否決權,阻止了決議案的通過。為此,6月8日,聯合國大會舉行全會,就中俄行使否決權進行審查,並聽取中俄對行使否決權做出解釋。

雖然,中共臉皮夠厚,死豬不怕開水燙;但畢竟公道自在人心,這對中共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而否決權改革,也是大勢所趨,中共是難以抵擋的。例如,早在2013年,法國就籲請常任理事國自願做出政治和集體承諾,停止對「大規模暴行」使用否決權。2015年8月,法國和墨西哥共同發起「關於在大規模暴行中中止否決權的政治宣言」; 截止2022年4月,該倡議已得到包括日本、巴西、韓國等103個聯合國會員國聯署支持(不包括印度)。法國總統馬克龍有意先爭取到三分之二多數支持,即129個會員國支持,再形成正式提案予以推進。

而現任聯大主席克勒希呼籲193個會員國採取「集體舉措」,支持13年前啟動的正在進行的政府間談判進程,以最終實現有意義的改革。

回首2022,雖有諸多艱難、困頓,但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人類的大轉折或許已經開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否決權改革,未來可期。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