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德國總理即將訪華 爭議聲不斷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1月01日訊】中共二十大落幕後隨即展開大外交,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將於本週訪華,成為在中共二十大後,第一位到訪中國的西方民主國家領袖,同時也是中共病毒疫情爆發後,首位訪華的歐盟國家領導人。但隨著日期臨近,對他此行的爭議不斷出現。

德國總理朔爾茨應中共國家總理李克強邀請,將於11月4日率團訪問中國。朔爾茨此行在德國國內和歐洲其他地區都引發了爭議。英國《金融時報》(10月)30日報導說,批評者認為,德國和歐盟不應該加深與獨裁政權的經濟聯繫,而應該與他們脫鉤。

歐盟工業部長31日也發出警告,歐洲政府和公司必須意識到中國是歐盟的競爭對手,他們在批准中國投資時不應天真。朔爾茨上週不顧六位內閣部長的反對,批准中共國有企業中遠集團收購25%漢堡港口股權,引發輿論批評。

台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整個歐盟都是重新去檢討歐盟國家在俄烏戰爭所取得的教訓。譬如說對俄羅斯的能源的依賴,以及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所以德國這樣的一個做法和歐盟基本的對中政策是不協調也不一致的。但是這也顯示就是說,德國基本上他目前還沒有辦法去擺脫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

黨媒新華社10月28日報導了朔爾茨即將來訪的消息。但早在二十大前,《南華早報》就曝光中共邀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領導人11月訪問北京,提供消息的歐盟高級外交官說,「習近平想要一個加冕儀式一般的會面,世界各國領導人來到北京,向『習近平三世』致敬,如同拿破崙三世那樣。」當時中共外交部聲稱這是假新聞。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現在他們已經想盡了一切辦法,這個他們就是中共。他們最最希望的那當然是習拜會。他下一個最希望的人就是朔爾茨。因為德國在中國有巨大的利益, 所以他特別希望能用這件事情,能夠買斷政治上的經濟上的一些機會。」

海內外的中國異議人士也不希望新任中共當局受到這樣的「朝拜」。自由亞洲報導說,一百多位異議人士週一聯署公開信,呼籲朔爾茨不要訪問中國,以免向中國及世界傳遞支持威權的錯誤訊息。

在輿論的壓力下,朔爾茨對堅持訪華作出了一些承諾,例如他將敦促北京開放市場,敦促中共向俄羅斯施壓,也會談及人權。

德國之聲說,中共正重返極權統治,朔爾茨既不想和北京撕破臉皮,同時又要在一些議題上更加強硬,這幾乎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李恆青:「就明擺著這件事根本就是你不可能做到的一件事情,你還要假裝去做。所以呢,那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實際上他希望左右逢源,但是我想現在,美國也好歐盟也好,已經看到這一點,所以大家也都指出來了,他實際上是想去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連續6年蟬聯德國全球最大貿易夥伴。朔爾茨此前一再表示,自己並不贊成與中國脫鉤。不過他也曾表示,德國應該做的是減少自身對中國的依賴,降低在供應鏈和原材料供應等領域的風險。

儘管德國的對中政策仍然模糊。不過中共二十大已經給外交定下了清晰的方針——「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而在經濟方面,新修改的黨章納入「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公有制為主體」等內容,外界解讀當局會繼續向計劃經濟倒退。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