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11日訊】四書五經是傳統文化中儒家的重要經典,其中《禮記》為五經之一,成書於西漢,為漢朝禮學家戴聖編纂而成。其主要闡述了君子修身立世的思想理念,記載了先秦時期婚喪嫁娶以及祭祀慶典等禮樂制度,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本文根據明代翁溥校對的《禮記》版本為藍本抄錄並核對,儘量保持和原文一致(除某些輸入法沒有的異體字外),避免出現錯字和漏字。筆者根據自己對原文的理解,試將其譯為白話文,倘有偏頗之處,還請遵從原文為準。
《曲禮上第一》原文節選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僃;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譯文
不學禮,人就無法了解事物的運行規律,無法實現順應天道,也無法做到修養自身、仁愛公正;不學禮,人就不會有完備的禮儀規矩,典章法則,從而不能端正民風、規範習俗;不學禮,人就無法判斷紛爭曲直,論辯對錯;不學禮,人就無法遵從社會關係中君臣、尊卑、父子、親戚之間的規矩而踐行恩情道義;不學禮,人在做官和求學的過程中就無法尊師重道;不學禮,人在整肅朝班,統領軍隊,為官執法時就不能樹立威信、嚴明法紀,做不到令行禁止、言出法隨;不學禮,人在對神佛或祖先行禮、置備供品供奉神靈時就無法心態虔誠、儀表莊重。所以知禮的人就會成為人格高尚的人,具備並展現出謙恭嚴肅、進退有度、寬厚忍讓的品格。
(責任編輯:葉誠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