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問責法劍指中概股 美中金融脫鉤進行式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8月17日訊】好,中共國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五家企業,宣布在美國ADR從紐約證交所退市。我們請教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教授,怎麼看說這一波中概股集體下市代表什麼意思?未來退市潮如果持續,美中脫鉤的態勢,是否就會更明顯?

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陳松興:

「其實美中之間的金融脫鉤事實上是一個現在進行時,那麼實際上大概是在前兩三年的時候,那麼在美國發現有一些中概股,它因為財務報表沒有經過會計師的簽證,至少在美國的部分沒有,那麼導致於說發現投資人以為他投資的是中國的股票,實際上這些都是轉設在開曼群島的這些紙上公司。

因此在美國掀起了一番的調查。 那麼調查的過程裡面就有談到是說,為了保障美國的投資人必須加強立法,國會裡面就提出了一個外國公司問責法,那麼外國公司問責法裡面,就在討論的過程裡面加了很多的條件。

因為後來才發現是說原來是中國的企業,利用在美國的資本市場,它流動性太過充裕了,那麼在美國上市取得美國資金之後,到全球做購併,那麼也取得不同的資產。也就是說美國的華爾街,成為幫助中國企業,在全球擴充最主要的一個資金來源。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又加上是說最近這幾年特別明顯,除了國進民退之外,共產黨也要求所有的企業裡面必須要有共產黨的組織,那麼甚至裡面都還把黨章放進去,還有要求一些共產黨員,擔任特定的職務,所以在這一個修法的過程裡面,在國會很快的透過之後,在川普先生總統下台之前,他把他簽了生效,生效的話,理論上是要很快就要完成,讓這些公司,或者是說轉型符合美國的法律,要不然就要強制它來下市。

那麼裡面已經有大概159家 ,已經確定是要下市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看到了中石油、中海、上海石化等等,他們其實都是在確定摘牌的名單裡面。換句話說,它只是說等著你被強迫下市,或者自己主動下市。

當然中國的證監會意思是說,這個是尊重企業各自的一個商業的決定,當然這只是一種說辭。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當然大部分會想要回到香港去,因為香港可以取得美元,回到上海就只能有人民幣。

那也有極少部分要到瑞士去,但是瑞士的市場很小,所以初步來看的話,這一種雙方金融脫鉤裡面呢,就是說從美國的概念,我減少中資企業取得美元的管道,那麼對中國來講的話,是減少我的企業資產被美國在海外凍結的這種可能性。

所以雙方都在從事這種脫鉤,因此脫鉤恐怕要持續一陣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中概股都能夠符合在香港或者是在瑞士上市的規定,而且這兩個市場的規模畢竟不像美國這麼大,是不是有足夠的胃納量,也就是說當你有這麼多的中概股回來上市的時候,那麼市場的需求有那麼旺盛,所以這個東西都需要在未來持續來觀察。 」

記者 沈唯同:「教授您提到很多企業中概股它是選擇二次上市,為對這些企業來講,它現在沒有辦法在華爾街籌措資金,那在香港這邊,對中概股未來的融資的部分來講會不會有影響?」

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陳松興:

「主要就是說目前在香港的投資的話,基本上是以港幣為主了,當然港幣跟美元是掛鉤的,所以你這邊就引申了一個問題出來,就是說我如果在美國是一種下市或者是退市,那麼我直接轉到二次上市的話,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在香港那邊做一個交易。 但是香港這幾年下來,其實它的市場的狀況不是特別好,

美國原來在好的時間裡面對香港是很支持的,那麼在香港的港幣對美元的這種聯繫匯率裡面,等於是承諾了說提供美金來幫助香港政府,但是香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被認許了,如果說聯繫匯率要繼續維持的話,那麼港府本身,必須要把它的外匯準備拿出來做銷售,來支撐港幣的地位。

那麼這個已經進行了一陣子了。那麼長久以來的話,對香港政府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壓力。如果說美國不支持這種聯繫匯率制度的話,那麼勢必將來港幣跟美元的聯繫匯率,那麼出現問題恐怕是一個時間的問題。換句話說,第一個這些企業回去的話,以為他拿了港幣,跟美元一樣是強勢貨幣,這個恐怕再過一段時間之後,會有一些的狀況出來。

第二個就是說香港目前在吸引外資上面開始是受到一些的影響,所以能不能受到外資一樣的青睞,特別是財務報表裡面有一些的問題的話,這還不清楚。

第三點,因為中國的概念裡面,尤其是央企回到香港上市,那麼當然是要支撐一下,特別是說中國內地的這個股市目前狀況也不是很好,所以對中國的機構法人來講,我如果利用港匯通去投資香港股市,把這些股票撐起來,這個可能性是滿高的,只是說這些的胃納再加上中資企業,中國的機構法人,目前就面臨到經濟下行的一個狀況之下,是不是有這麼大的力道去支撐?

尤其是說不只是5支的央企的股票,可能還有更多的中概股,包括滴滴,包括阿里巴巴。那麼這個加下來的話,恐怕會把流動性給吸走了。

所以對後面想要在香港掛牌的其他的中資企業,恐怕這個挑戰的難度會更高一點。

所以長久來講的話,如果從美國的概念裡面,既然兩國進入到了這種我們講是一種戰略的競爭,那麼在科技跟金融上面的一種脫鉤,既然是有這種脫鉤的這種目的在的話,這種戰略的做法,就是會遲早會把它切斷。

所以我們看的話有可能是一步一步的做,讓中資企業中在美國先有持續的下市,那麼避免傷到美國投資人,然後讓他們在香港能夠掛牌之後,基本上對美國投資人來講,也是找到另外一個市場可以出脫,由中國的投資人來接手。

我想這個是打的是一種如意的算盤,所以未來金融脫鉤,如果兩國的關係不變的話,在既行的軌道上面,恐怕這種金融脫鉤的行為只會更加的劇烈。」

(轉自新唐人亞太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