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增加本土生產 打造日本供應鏈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6月14日訊】由於上海封城導致供應鏈中斷及日圓疲軟等原因,日企將產能集中在日本國內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中電子產品製造商TDK、佳能、村田製作所等大企,紛紛在國內增加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基地,打造以日本為中心的供應鏈。

日本電子產品製造商TDK(東電化電子)5月份投資大約500億日圓(約3.83億美元)在日本建造一座電動汽車零部件工廠。預計於2024年9月投入生產。

TDK新工廠位於岩手縣北上市的一座現有工廠旁邊,負責生產多層陶瓷電容器。陶瓷電容器可以穩定電路板中的電流,對於電動汽車和智能手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TDK的北上市現有工廠以製造多層陶瓷貼片電容器(MLCC)為主,此次擴大廠房是為了在2024年將陶瓷電容器的產能提高2倍。這是TDK16年以來首次建設新的電容器工廠,本次投資也是TDK有史以來在擴大電子元件產能方面的最大一筆投資。

TDK公司社長齋藤昇(Noboru Saito)表示,高性能部品、電子零部件擴大在日本生產,使用和供應更方便。

他說,電動汽車是全球的未來趨勢,車輛的多功能性在不斷提高,如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隨著汽車電氣設備變得更小、更複雜,更多的電子元件被安裝和使用在更苛刻的環境中,這就要求電子元件更小、性能更高和更可靠。

齋藤昇認為,電子部件的可靠性對整個汽車的可靠性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其中,對溫度變化、機械強度和高電壓的耐久性的高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要求。

此外,從應對與中共有關的經濟安全保障等角度出發,日本各製造業紛紛在國內設立生產基地。例如,蘋果供應商村田製作所將投資大約120億日圓(約9820萬美元)在島根縣建造一座電容器工廠。三菱電機也將投資200億日圓(約1.49億美元),在愛知縣建造一座工廠,生產自動化產品。

日本企業是電容器製造領域的領先者,村田製作所占據著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約為40%;TDK排在第四位,市場份額大約為11%。

據英國調查公司LMC Automotive估算,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3544萬輛,是2021年的7.6倍。在車上配備的陶瓷電容器數量為每輛1萬個左右,比燃油汽車多出大約2倍。

佳能企業準備在2025年12月之前將高端產品的生產回歸到日本。截至2021年9月,佳能在日本國內生產比例已達66%。佳能社長兼首席執行官御手洗富士夫(Mitarai Fujio)表示,疫情給人們帶來教訓。與日本國內相比,海外(中國)應對意外事態(指疫情)不夠及時,佳能準備以主要產品為中心,逐步回歸日本國內生產。另外,日圓疲軟也將成為恢復國內生產的東風。

御手洗富士夫強調,增加在日本的生產比例,供應鏈會穩定。

大型企業服裝業回歸建廠並擴大生產規模

日本政府在2020年4月,出台支持企業生產地多元化,向回流本國和轉移至東南亞國家的企業提供補助金的政策,隨後在華日企開始出現「回國潮」。其中,WORLD及TSI Holdings等日本大型服裝企業,在2021年12月開始將產業向日本國內回流。

WORLD在百貨店等銷售的高價位商品現在約40%在日本國內生產(此前為20%)。另一家服裝業巨頭TSI將在日本山形縣米澤市及宮崎縣的總工廠擴大生產。TSI社長下地毅(Tsuyoshi Shimoji)表示,3至5年後將在日本國內生產大部分商品。

雖然日本國內生產的成本比國外要高,但TSI方面認為,通過縮短從訂購到交貨的時間等,大幅削減浪費和供應方面損失,可以抵消成本上漲。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