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4月13日訊】中國國債結算公司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外國投資者減持了150多億美元的中國債券。這引發了關注。經濟學家稱,之前在美中貿易戰、中共病毒疫情第一波衝擊時,中國金融市場並沒有出現嚴重的外資出逃,那為什麼最近出現了呢?來看專家分析。
《華爾街日報》4月12號報導,境外投資者在3月份減持了150多億美元的中國債券。這次的撤資規模創下單月新高。
根據中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China Central Depository & Clearing Co., )上週五公布的數據,外資在3月份拋售了81億美元的中國國債,他們還減持了其他種類的人民幣債券,包括由重要國有銀行發行的約62億美元的債券。
這輪減持潮可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我覺得這個影響的因素,一個是中國經濟整體的下滑,企業的債務危機開始浮現,並且現在是民間的個人房地產貸款債務違約的現象也在大幅度增加。還有一點就是國際局勢的影響,中共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也對中國經濟的下一步走向投下了陰影。」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國際經濟界本身以為普京不會打仗,結果打了。那麼中共會不會打台灣呢?那麼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會不會延續到中共身上?所以這些就使中國的風險非常高。」
美國智庫國際金融所(IIF)3月下旬發布一份報告說,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國際投資者以「前所未見」的規模和速度,將資金從中國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撤出,但同期流向其它新興市場的資金卻維持不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促使全球市場以新的眼光看待中國。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同時這個疫情中共採取極端的清零政策,封城導致中國經濟嚴重受損,這時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前途大幅度的逆轉。」
中共為了清零,在3月份對科技製造重鎮深圳和汽車工業重鎮吉林封城,除了中小企業停工停產,蘋果iPhone代工大廠鴻海富士康等60多家台企的深圳廠房,以及一汽集團的五大整車工廠全部停產。
在中共的鐵腕清零下,駐華德國商會的最新調研數據顯示,51%的德企物流倉儲、46%的供應鏈遭完全中斷或受到嚴重負面影響。歐盟商會8號致信中共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指出「大規模檢測和隔離的『舊工具箱』無法應對奧密克戎變體帶來的挑戰」。因此建議中共當局修改防疫措施。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同時還有一個直接的因素就是中美的利差在接近。金融政策這一塊,美國是升息縮表,中國現在是降息。」
中國債券較美國債券的收益率優勢正在縮小。去年初兩者利差一度超過2個百分點。據FactSet慧甚的數據,截至上週四,這個差值已經降到0.12個百分點。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進一步縮小。
這是外資連續第二個月減持中國債券,之前在2月份,外資也減持約126億美元的中國債券。專家認為,由於北京廣州等城市都出現了疫情,俄烏也沒有停戰的跡象,接下來的幾個月外資減持的情況不會好轉。
謝田:「如果北上廣這些主要城市都出現這種封城的情況,這個清零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更加嚴重。所以這個情況恐怕不會很快的好轉。另外全球的經濟下滑這個局勢,物價通貨膨脹上漲的趨勢,也都會影響中國的經濟。」
國際金融協會的經濟學家福頓(Jonathan Fortun)表示,這次的外資減持格外值得注意。因為之前在美中貿易戰期間、中共病毒疫情第一波衝擊時,中國金融市場並沒有出現嚴重的外資出逃,但國際金融協會收集的數據顯示,4月初仍有大量資金外流。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