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心找到歸宿

作者:靜冉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3月28日訊】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相對人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高速運轉的年代,如何能讓一顆疲憊的、焦躁的心安靜下來,找到一個歸宿

有的人選擇假期讓睡眠充足,有的人選擇閒暇看看書品品茶,有的人選擇出遠門休假……但是發現只是解決暫時身心壓力,靈魂深處那顆焦躁不安的心,根本就沒有得到解決。

古人用什麼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中華古國是禮儀之邦。周公制禮作樂使得周朝延續八百多年,它是中國歷史最長的朝代。聖人孔子出生在禮崩樂壞的春秋,為了弘揚禮樂文化他周遊列國歷經萬苦。他們知道禮樂文化對國家對個人都是受益無窮。古人認為:樂以正其心,禮以正其行。

禮樂文明一直伴隨著華夏民族。溯其源頭,按上古流傳之神話,盤古開天闢地時已有「長鼓」之舞,而媧皇又作「充樂」之舞,伏羲氏有「扶來」舞,神農氏有「扶犁」舞。禮樂文明流長之淵源,貫穿華夏五千文明,必然有深奧博大的內涵。

《禮記.樂記》說:「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高尚美好的音樂與天地同和,文明盛大的禮儀與天地同序;與天地同和的大樂,就是德音、雅樂;與天地不合就是邪僻,就是溺音、淫聲。德音雅樂表現的是天地間的諧和,大禮表現的是天地間的井然有序。

所以古代聖君用德音雅樂調和人的心志,用與天地合其序的大禮節制人的行為。當人的心志行為都符合天地之道,自然就天下大平國治民安。一顆符合天地之道的心,還會疲憊、焦躁嗎?

樂舞《大韶》歌頌的是帝舜以文德治邦安民,這部樂舞非常的輝煌壯麗,在夏、商、周三代都把《大韶》用於祭祀大典。當孔子在齊國欣賞了氣勢磅礡的《大韶》樂舞後,深深沉浸在恢宏的氣勢中,以致三月不知肉味,斷了對肉的慾望。

相傳帝舜南巡時,他來到漢、苗交界之地,忽聽鼓角齊鳴,吶喊聲震天,手執弓矛的苗民將他們團團圍住。此時形勢危急,帝舜命人奏起了美妙的《大韶》。這時鳳凰來儀,百鳥飛翔,虎視眈眈的苗民陶醉在美樂中,一個個丟弓棄矛,伴著節奏跳起舞來,一場干戈化為玉帛。後來三苗欣然臣服,而且移風易俗,改變了自己舊的風俗習慣。

中國禮樂文化博大精深,是神傳給人的。德音雅樂充滿著神奇的力量,它能修身正心。當一顆疲憊的、焦躁的心聆聽到德音雅樂,他的心一定會安頓下來,他的心一定會找到真正的歸宿。@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