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跨年 古代跨年煙火是怎樣的景象?

【中華文化300問】 作者:容乃加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1月04日訊】除夕去舊、元旦迎新。古人也跨年,古人也有跨年煙火喔!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美景,烘托新年元旦氣氛。《詩經》中可以找到古時跨年煙火的儀式起源,稱為「庭燎」,而且古代還有專門司火之人。

去舊迎新,歲歲復年年。跨年守歲,跨年歡聚。雖然我們古人的新年是以黃曆為準,現代的新年以新曆為據,舊時和當今,新年的第一天都稱元旦(或稱「元日」、「元正」)。

燃爆竹送舊歲,倒數跨年,點燈放煙火迎新旦,在新舊年的跨度之際,形成一種歲時風景,紀錄新舊歲時的心情和願景。其實,我們古人過年迎新,也不只是燃爆竹而已,火樹銀花(燈),流光溢彩的美景,也是跨年的精華,祝賀元旦的亮麗排場。

說跨年的煙火,我們先從這首家喻戶曉的王安石《元日》說起: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爆竹烘托過年的熱鬧氣氛。(王松林/大紀元)

王安石寫到「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情景,「爆竹」是古人在跨年之際用來驅鬼避邪迎吉祥的作法。燃燒一堆竹子,任它發出自然的爆裂聲,就稱為「爆竹」,後來成為鞭炮的代名詞。

這種風俗起源於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時代。到了王安石所處的宋代,爆竹和桃符一樣為當時人所熟知,被詩人引入詩中去。不過呢,跨年妝點火樹燭光,可要比宋代早得多。《太平御覽‧元日》記載民俗中的爆竹是起於古時候的「庭燎」。

古代朝中有大慶典時,就在庭中舉大火炬,稱為「庭燎」,在門外樹立大燭,把夜色照得通明。「庭燎」是在叉桿上束綁松柴,用來燃點照明。早在春秋戰國以前,《詩經》的時代就有庭燎,《小雅‧庭燎》寫道:「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周朝的官制中,在大典中有專職司火點火的人,稱為「司烜氏」(《周禮‧秋官》)。一年中的臘日大祭和元旦朝覲大典這些大事,當然是要舉火炬,《周禮‧秋官》記載:「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大燭[1] )庭燎。」庭燎的個數是「天子百,公五十,餘三十」(明宋濂《孔子廟堂議》),這個「天子百」的禮制是從齊桓公開始的(《禮記‧郊特牲》)。

《傅玄朝會賦》描寫了晉朝元旦跨年的庭燎火樹,從元旦的前三天就開始了,朝廷連三夜舉庭燎,煙火照映亮晃晃,華燈火樹燦煌煌,門外燭龍蜿蜒炤玄方。庭中庭外相映,燭龍共丹霞一片輝煌,天上人間齊祝元旦開新章。晉朝這種跨年嘉會的作法是溯古考察了夏商周三代的遺風,並採用秦漢的舊儀式而來的。[2] 由此反映,我們中華族人的跨年煙火,由來其悠悠久久哉!

清朝皇室重要場合,仍然保有庭燎儀式。在清代小說《紅樓夢》第十八回寫賈妃進入行宮,「只見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火樹燭龍」燦爛的燈火、焰火,成了過年必備的好兆頭,代代不衰,在詩人詩句中流映。

唐代孟浩然在《同張將薊門看燈》詩中吟:

「異俗非鄉俗,新年改故年。薊門看火樹,疑是燭龍燃。」

宋代張憲在《鵲橋仙》詞中吟唱:

「星橋火樹,長安一夜,開紅蓮萬蕊。」

明代唐寅《觀鰲山》詩吟:

「鳳蹴燈枝開夜殿,龍銜火樹照春城。」

這些詩詞遙映中華文化上下數千年的庭燎大燭、火樹燭龍的跨年景象。

再看一闕南宋魏了翁描寫過年的詞:

春漏逢歡恐不深。

(春漏:春日的更漏)

銀花火樹粲成林。

酒中和樂無窮味,燭裡光明一寸心。

金馬朔,玉堂尋。

(金馬:帝都,玉堂:泛指宮殿)

風流文獻未如今。

(風流:風尚習俗)

連宵坐我東風裡,春滿肝脾月滿襟。

(肝脾:比喻內心)

(《鷓鴣天次韻劉左史光祖自和去年元夕詞》)

「年年月月但如春」是人間共同的願望,年年除夕火樹華燭,織造年年如新的元旦春景。原來中華文化中早有跨年的盛舉,火樹銀光,照亮人人寸心光明。新年祝願:中華傳統文化照亮後人的內心,寸心相連,連成一個光明的世界。

註釋:

註[1]:參見《周禮鄭玄註疏》

註[2]《傅玄朝會賦》相關段落:「考夏後之遺訓,綜殷周之典制,採秦漢之舊儀」,肇元正(即元旦)之嘉會。於是先期戒事,眾發允敕,萬國咸享,各以其職,翼翼京邑,巍巍紫極,前三朝之夜中,庭燎晃以舒光,華燈若乎火樹,熾百枝之煌煌,俯而察之,如亢燭龍而炤玄方,仰而觀焉,若披丹霞而鑒九陽。」@*#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