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黑色星期五爭先恐後瘋狂購買的情景結束了嗎?
Sensormatic Solutions的新數據顯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黑色星期五零售店的客流量下降了28.3%。但實體店的客流量比去年增長了47.5%,當時許多購物者因疫情而待在家裡。
然而,消費者並沒有以網上購物代替附近的百思買(Best Buy)或塔吉特(Target)等商店。
根據Adobe Analytics的假日購物報告,黑色星期五的在線銷售額首次下降1.1%,至89億美元。
購物者是否等到網絡星期一才購買最新的小工具和服裝?不完全是。
網絡星期一的購物水平也比去年有所下降。Adobe報告稱,互聯網收入同比下降1.4%至107億美元。這也是一年中最大的購物日之一首次出現銷售額下滑。
行業觀察人士認為,這些數字令人失望。但他們指出,今年消費者們沒有將購物集中在感恩節前後,很多人早在十月份就把禮物放在聖誕樹下了。
「由於10月份的早期交易,消費者不會在網絡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五等大型購物日等待折扣。」Adobe Digital Insights總監泰勒‧施萊納(Taylor Schreiner)說。
其他市場分析師指出,大幅折扣的減少和供應短缺可能會阻止客戶在禮品上花銷。
原因僅僅如此嗎?消費者是否感受到了通貨膨脹和財務狀況的惡化?
美國的通貨膨脹已經不是什麼祕密了。許多工薪階層在他們的錢包裡感受到了這一點。
10月份平均時薪攀升0.4%,但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了0.9%。結果,通貨膨脹抵消了工資的增長。
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支出超過了他們的收入。10月份個人收入增長0.5%,而個人支出增長1.3%。此外,自3月份大規模刺激措施實施以來,美國家庭儲蓄率一直在持續下降。
顯然,美國人的債務增加了,消費者債務總額從2019年開始增長了8000億美元,即6%。
這些趨勢在短期內可能對零售業和更廣泛的經濟有利。但數萬億美元的私人債務是不可持續的,特別是當美聯儲不可避免地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脹時。
這與整個國家經濟狀況很相似:政府舉債來支撐疲軟的經濟。
消費者支出,特別是通過點擊、插入和刷卡進行的支出,無法提供長期的經濟價值。不幸的是,凱恩斯主義認為,消費——而不是儲蓄——是推動經濟的因素,這一觀點幾十年來一直是事實上的政策。他們說,儲蓄不利於經濟增長。
事實上,需求本身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無論需求有多大或需求什麼。但需求受到供給的限制。如果供給減少,消費就會減少,人們就會將本來用於消費的錢轉為日後才使用的儲蓄。
政府用人為手段提振消費,例如赤字融資刺激和由歷史性低利率推動的廉價信貸,扭曲了經濟,並提供了只有暫時積極影響的震盪。
可以說,消費者沒錢了。他們依靠Visa或萬事達等信用卡消費,而這會對零售業和美國經濟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當借貸不再負擔得起,印鈔機無法再全天候運行時,公眾如何消費?
德勤有限公司(Deloitte)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由於價格通脹猖獗,許多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今年聖誕節的支出更多。目前的狀況導致11.5%的人在內心都成了的狄更斯筆下的吝嗇鬼(Scrooge),放棄了聖誕贈禮的打算。
54%的美國人在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靠薪水生活,此外,大致相同數量的人無法支付1000美元以應對緊急情況,因此數百萬美國人有理由在這個假期大喊「呸,騙子們!」(bah humbug,註:這是狄更斯小說中吝嗇鬼的口頭禪)。
作者簡介:
安德魯‧莫蘭(Andrew Moran)負責商業、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報導。他在多倫多擔任作家和記者十年以上。他曾在Liberty Nation、Digital Journal和Career Addict發表過文章。他是《現金戰爭》(The War on Cash)一書的作者。
原文Abysmal Black Friday Numbers a Sign of Things to Come?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