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北京要求企業買恆大資產 降低社會恐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9月29日訊】中國恆大陷入債務危機後,持續賣資產變現。29號,恆大公告,變賣手中持有的盛京銀行股份國企,變現100億人民幣。也有消息傳出,中共要求企業購買恆大部分資產,防止可能出現的社會動盪。

恆大債務危機風風雨雨,中共終於出手拯救了。

路透社報導,北京指示地產巨頭萬科、金茂、華潤等出手洽購恆大項目。消息來源說,一些國有企業已經進行恆大資產購買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中國房地產的行業風險受到外界關注。據了解,中共貨幣政策委員會最近舉行2021年第三季度例行性會議,罕見的提到房地產。

前廣州交通銀行理財師施華偉:「其實房地產並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其實一直以來都有的,只是現在恆大只是一個比較大的導火索。之前也小的公司,它已經有這種違約或是倒閉的情況。但是恆大因為它是中國乃至世界可能是最大的一個房地產的企業,所以它出了這個問題。」

報導引述多名政府與監管機關人士透露,恆大瀕臨倒閉邊緣,但政府不太可能以紓困的方式,直接解決恆大危機,當局希望恆大沽出部分資產,能夠至少緩解倒閉危機。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認為,中共當局在可控的條件下處理恆大債務,可能是要拿恆大當樣本,為將來其它企業發生債務危機時做處理範本。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恆大的債務重整的這個模式樹立起來之後,就可以應用到以後,如果碧桂園,萬科,其它房地產,還是其它大型民營企業有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套用。這個可能是政策當局的一個著眼點,怎麼樣拿恆大來樹立一些模式,套用到之後類似案件的處理。所以現在貨幣當局出面,主要是考慮到金融系統風險,考慮到銀行的呆帳,考慮到將來還要適應後面的債務危機。」

吳嘉隆認為,未來中國破產的企業可能套用這個模式,破產重組,資產重整,國企接手。

吳嘉隆:「所以國營企業的角色,就變成是先壓低這個債務,然後再壓低資產價格,然後國營企業在低的價格進來,然後進行分拆、重組,再重新上市。所以破產之後的資產重組要好到足以吸引戰略投資人。那戰略投資人進來接盤,就把破產的企業重新救起來。然後國家不用出錢或者儘量少出錢。」

中國房地產泡沫之多,恆大只是最大一個,其它還有數家地方房地產企業也債台高築。

施華偉:「政府也好,還有其實銀行也好,也有知道這種情況的。但是它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你以為政府的監管部門,它們真的不知道嗎?不可能的。那銀行的貸款的審核它們也不知道嗎?我認為它不可能是瞎子,也不是聾子,它怎麼會不知道?所以這種情況,它是一起玩這個遊戲,擊鼓傳花。」

根據《中國房地產報》,中國前十大房地產企業債務規模總額高達10.5兆人民幣,恆大第一,二三名分別是碧桂園和萬科。

吳嘉隆:「這是溫家寶時代做出的財政刺激還有貨幣寬鬆等等,後來就造成了房地產事業來接棒,來繼續支撐經濟的增長。所以房地產的問題不是個別恆大一家企業的問題,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因為在中國看到的房地產泡沫,它是貨幣寬鬆政策這個大背景之下的一個產物。所以恆大或者整個房地產泡沫破掉,是在為中共的宏觀政策失誤來背鍋的。如果沒有宏觀政策在後面當背景的話,房地產不至於搞成這個樣。」

路透社分析,恆大讓中國地產業陰霾籠罩,部分房企面臨提前還貸壓力。恆大事件似乎正在從單體危機轉變為行業性恐慌。

採訪/駱亞 編輯/黃億美 後製/周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