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公共債務已經占GDP的270%,不良貸款已經達到4,669億美元。除了現有的經濟挑戰,房地產巨頭恆大集團已經表示,它可能拖欠債權人的款項。
中國第二大開發商一直面臨流動性危機,因為其在岸債券交易已經暫停。如果沒有資金,恆大將不可能向供應商支付費用、完成項目或增加收入,這使得違約更有可能,而最終會引發整個中國經濟的連鎖反應。
恆大去年銷售額達1,100億美元,資產3,550億美元。今年6月,它未能支付一些商業票據,政府凍結了一個價值2,000萬美元的銀行帳戶。該公司目前負債總額達3,050億美元,成為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它也是亞洲最大的美元垃圾債券發行國。恆大欠128家銀行和121家非銀行機構。因此,該公司的股價在過去14個月中下跌了90%,而其債券的市盈率則低於面值的60%至70%。
恆大占中國房地產高收益債務總額的4%。該公司的債務規模如此之大,可能會給中國的銀行系統帶來系統性風險。恆大逾期或拖欠付款可能會引起各機構違約的連鎖反應。恆大拋售可能會壓低價格,導致過度槓桿化的開發商崩潰。當局擔心,這有可能破壞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穩定,而整個房地產行業約占中國經濟的30%。
此外,恆大對勞動力市場也有影響。公司定期僱用20萬員工,每年按項目計算僱用380萬人。經過斷斷續續18個月的COVID-19封鎖,中國需要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就業機會。
恆大預計無法支付下周到期的利息和本金。
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警告恆大高管降低債務風險。北京指示廣東省當局與恆大資產的潛在買家進行協調。與此同時,監管機構已簽署一項提案,讓恆大重新談判付款期限,這將給予恆大暫時的喘息機會。
恆大並不是中國債券市場的唯一問題。到年中,中國陸上和海外違約總額已超過250億美元,幾乎與去年全年持平。房地產公司占這些違約的30%左右。其中較大的罪魁禍首是華夏幸福基業公司和四川藍光發展公司。此外,運輸、旅遊和零售部門受到疫情封鎖的特別嚴重打擊,增加了這些部門的違約率。
一些國有關聯企業也遭遇了違約,如永城煤電控股集團和清華聯合集團。此外,大型國有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未能如期公布2020年業績。在主營公司及其子公司之間,華融有390億美元的未償債務,最終在2020年虧損159億美元。
過去幾年來,中國企業債務占GDP的比重一直在穩步上升。2017年,這一值達到了創紀錄的160%,高於10年前的101%。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把控制債務作為首要任務,尤其是在中國10萬億美元的影子銀行業。
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GFV)在影子銀行系統中拖欠了許多信託貸款,但未在公共債券上違約。到目前為止,今年有9.15億LGFV違約。這種所謂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已經變得非常普遍,以至於北京將其列為國家安全問題。
投資者的信心已經動搖,因為私人和國有相關公司,一度被認為是安全的投資,但現在一直處於違約狀態。危險在於,因為擔心危機會蔓延,投資者可能會恐慌,並拋售好的和壞的債務,從而拉低市場。
恆大徹底倒閉可能導致廣泛的經濟動盪,甚至內亂。恆大和中國經濟的未來取決於中央政府是否會允許恆大違約,令債權人陷入困境,或者中國共產黨是否會為了維持穩定而進行干預。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在亞洲已經住了20多年。他畢業於上海體育大學,擁有上海交通大學的中國MBA學位。安東尼奧是一名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為各種國際媒體撰稿。他的一些中國著作包括《超越一帶一路: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和《中國經濟的短篇課程》(A Short Course on the Chinese Economy)。
原文「Evergrande Default Could Rock China’s Entire Economy」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