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群:王滬寧力推的「檄文」妙在哪裡?

Facebook

8月29日,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中央一級喉舌黨媒在頭版重要位置轉發李光滿的文章《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轉發此文的還有全國各地數十家黨媒。

這篇文章能夠被從中央到地方的黨媒轉載,顯然是得到中共宣傳機器的總管、現任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的肯定和支持的,也是得到王滬寧批准的。

有人認為,這是新文革的「第一張大字報」;有人認為純屬「極端言論,殺氣騰騰」;有人據此推測,「運動要來了」。

王滬寧為什麼要力推這篇文章?王滬寧真的把它當成當年毛澤東發動文革的第一發「炮彈」——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了嗎?

當年,毛澤東利用姚文元的文章發動文革,目標指向非常明確,那就是要打倒當時在中央一線主持工作的中共第二號人物、國家主席劉少奇,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等。

王滬寧批准轉發此文,目標指向誰?

這篇文章共12段,第1至8段,都在講「娛樂圈」的事,重點批了「娛樂圈」三大「惡人」——鄭爽、趙薇、高曉松。

娛樂圈的人和事,特別是明星大腕,因其知名度高、男女關係複雜、八卦多、有戲劇性,最能吸引公眾眼球。

王滬寧批准轉發此文,一下子將這些明星推到風口浪尖,全國爭說「小燕子」,眾口痛罵鄭爽,競相斥責高曉松,還有人競猜:下一個是誰?

這篇文章羅列了從「螞蟻上市叫停」到「整治娛樂圈」等現象後,提出,中國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革命」。

為什麼中國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革命」?這篇文章沒有任何理論上的分析;從始至終,都是從現象到現象;沒有觸及任何深層的東西、本質的東西、要害的東西;對中共的理論、體制、機制、法治的弊端,沒有任何反思,沒有提到一位官員有任何錯。

「革」誰的「命」呢?作者泛泛談到一些「革命」措施後,又回到「娛樂圈」了,開出的妙方竟然是:

「當前對娛樂圈、文藝圈、影視圈的整治力度還遠遠不夠,要使用一切手段打擊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追星、飯圈現象,徹底杜絕社會性格中的娘炮和小鮮肉現象」。

就是說,光揪出鄭爽等「惡人」還不夠,還要「使用一切手段」,在娛樂圈裡窮追猛打。

娛樂圈本來就很熱鬧,明星們有很多粉絲,據說吳亦凡的粉絲達5151萬。追打明星們的戲,肯定更熱鬧。這篇文章點出了吳亦凡、霍尊、張哲瀚、錢楓、鄭爽、趙薇、高曉松等一串明星的名字。作者期待揪出更多明星大腕,讓億萬民眾都來圍觀,都來喝彩,都來痛罵,都來吐唾沫星子,都來看被追打明星的狼狽像,豈不快哉?

我不是「追星族」,無論這篇文章如何吆喝,我不會花時間關心明星的事。但是,我不能不說,這是一篇「妙文」。

「妙」就妙在:這篇文章從頭到尾,沒有一句提到「中共官場腐敗」,沒有一句提到「中共官員腐敗」,更沒有一句提到「造成中共官場、官員腐敗的根源」,似乎抓幾個明星,罰幾個明星,批幾個明星,把「各種追星、飯圈現象」打掉,把「娘炮」、「小鮮肉」現象打掉,中國就可風清氣正了。

從2013年1月習近平發動反腐打虎到今天,習查處了580名副省軍級及以上高官,及其他中管幹部,包括前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前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前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孫政才,一批將軍、部長、副部長、省長、副省長、省委書記、省政法委書記等。

其中,大多數都是前中共獨裁者江澤民,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提拔重用的。江、曾是中共黨政軍最高層最嚴重腐敗分子的總後台。

從1999年至2021年四任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干、周永康、孟建柱、郭聲琨——都是江、曾提拔重用的。

2013年以來,習近平對政法系統進行了一波又一波清洗,一批政法委書記,公、檢、法、司官員倒下了。

從去年7月起,習近平開始新一輪政法大清洗。8月30日,中央政法委祕書長陳一新通報稱,從2月底至7月31日,全國政法系統查處近18萬人,其中廳局級官員195人,處級官員11,659人,政法單位「一把手」1,258人。

8-10月,政法大清洗將在中央政法委、中央政法單位、省級黨委政法委、政法單位展開。估計還有一批政法高官落馬。

無論習查辦這些官員動機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八年多來被查辦的這些大貪官,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但是,王滬寧力推的「大作」,沒有一句話提及政法大清洗中落馬的貪官及其後台老闆的惡行。

放過真正的「大惡」,聚焦娛樂界的「小惡」,讓「小惡」當「大惡」的「替罪羊」,是這篇「大作」被王滬寧欣賞的真正原因所在。

因此,在我看來,王滬寧力推的重磅文章,根本不是在鼓吹什麼「深刻的革命」,而是打著「革命」、「人民」、「共同富裕」等幌子,轉移民眾對中共黨政軍最高層最嚴重腐敗分子的總後台——江澤民、曾慶紅惡行的關注、評說與追責。

說白了,這是一次轉移矛盾、轉移焦點、轉移視線的政治操作。

作為江、曾安插在習近平身邊的「厚黑家」,王滬寧真是煞費苦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