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搞錯】降雨帶北移對中國有大利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8月12日訊】《有冇搞錯》。8月12日。

今年,中國北方發大水,造成了很多問題。5月、6月是黑龍江和山西、陝西,7月8月是河南、河北。水勢凶猛,造成很大災害。網上很多批評中國政府的聲音,比如水庫洩洪的問題,水災警報的問題,一級警報之後政府執行緊急狀態等等。這些當然都是值得探討的,但今天我們想要談的,主要是天人合一。

首先說明,我們說的天人合一,只是借助了古代的名詞,今天咱們主要談氣候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中國人帶來的巨大影響。比如,洪水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好跡象還是壞跡象?對中國的未來將有什麼樣的影響?等等。

其實,最近幾年,中國很多學者已經開始討論一個話題,就是降雨帶北移。這個話題其實有很多爭論,因為北方某年下雨多,並不見得意味著降雨帶北移,降雨帶北移是需要多年觀察觀測數據來說話的。目前,這個問題尚未有最後定論,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我認為這個趨勢實際上已經形成了。

今年鄭州發生大水災,24小時的降雨量接近600毫米,相當於河南省平均的全年降雨。這是個案還是代表了某種趨勢?這需要綜合很多數據的。

降雨帶是否有北移,最重要的觀察區域,可能是東亞季節氣候邊緣地帶。甘肅、寧夏、陝西、陝西、內蒙,這些地方的植被變化,應該可以給出一個大致的答案。比如說陝西寧夏和甘肅交界的毛烏素沙漠。這個沙漠在中國古代就存在,但如果根據嚴格學術意義來定義,其實只能叫沙地,有植被,但非常稀疏。



最近十年,這個沙漠上的植被越來越多,甚至被中共號稱「消滅」了,並作為「人定勝天」的證據。

但實際上,很可能和中國西北地區變暖變濕,以及最近中國降雨帶北移有關係。中國的研究表明,中國西北地區氣溫呈升高趨勢,1961年至2018年,西北地區年平均增溫速率為0.30℃/10年,而全國為0.23℃/10年,全球為0.12℃/10年,就是中國西北比全球平均的溫度上升快一倍;降雨總體呈增加趨勢,新疆年降水量增加速率為9.6毫米/10年,青海、甘肅中西部為5.4毫米/10年。

所以毛烏素沙漠的變化,可能更反映這個地區降雨量的慢慢變化。

其實中國降雨量的變化,不同地區也不同。五六十年代,中國文明的核心區域,華北和西北降雨量,到了九十年代情況最嚴重。大家可以看一下鄭義寫的「老井」,那是山西的情況,其實陝西也差不多。

現在中國的情況是,新疆、青藏高原,甘肅的降雨量過去幾年明顯增加,而陝西、山西的情況也在好轉,華北平原降雨也慢慢向五十年代恢復了。

中國是西北高東南低,所以總是一江春水向東流,西部和北部水多了,整個流域的水也就大增了。其中,對中國特別重要的,可能是西北,比如陝西和山西,以及華北,主要是河北和河南。這幾個省的降雨量和氣溫如果發生大的變化,對中國的影響會非常大。

年降雨量五百毫米,在古代的時候,大概是農業和牧業的一個分界線。中國的長城,基本上就是沿著這條界線的。原因很簡單,年降雨量五百毫米以上,就適合農業種植了,而五百毫米以下,只能長草,所以就是養牛養羊了。

以前,有歷史學者根據古代氣象資料,來衡量政治變遷。這一點,在中國特別有趣,氣溫高而降雨量豐富的時候,中國的農業民族就向北向西逼近,而寒冷乾旱時期,遊牧的少數民族就開始向南進逼了。

比如說甘肅。唐代甘涼地區,被成為塞外江南,連串的城市作為絲綢之路東段的驛站,一個接一個,非常壯觀。除了當時商業發達之外,也有農業發達的原因。但現在的甘肅就不同了,尤其是河西走廊那一段,原因大概就是降雨量出現了大的變化。

中華文明,其實就是在農業和牧業邊緣發展出來的。

比如說黃帝,估計他是個遊牧民族的人。他和炎帝和蚩尤打仗,請了多路牛人,包括風伯,會颳風,吹走雲霧;請了魃,後來叫旱魃,專門對付水氣和下雨;請了馬牛部落,提供馬匹;製造了馬車,這玩意估計只有平原才能發明,然後製造了指南針等等。

這些牛人,大部分都有乾旱地區的特點,大概都是牧民。蚩尤這邊會放火,就是刀耕火種,要放火燒山,然後種地;七十二兄弟都是銅頭,估計是帶了金屬面具,也就是有冶煉技術,冶煉和用火關係很大,樹燒多了,發現石頭能燒出金屬,所以有銅頭。幫助蚩尤的,還有雨神和霧神。很顯然,蚩尤是個農民領袖。他和炎帝是一伙的,所以炎帝,也就是神農部落,當然也就是農業的種族了。

他們最後在涿鹿大戰,最後黃帝贏了。涿鹿在河北,也是五百毫米分界線附近。後來有了舜帝,山西人,仍是在五百毫米界線附近。

再到後來,後來大概是雨越下越多,洪澇災害和積水嚴重,所以才有大禹出來收拾局面。大禹是四川人,靠治水起家,應該是古代第一個南方帝王。不過,後來周替商,秦繼周等等,都是從西北部下來的,秦朝祖先是馬官,應該也是五百毫米邊界線附近起家的。

後來漢朝和唐朝,據分析都是氣候濕暖的天氣,農耕文明所以就特別興旺了。我估計,中國古代的北方比現在暖和,所以才能有很多竹子,否則幹嘛用竹簡當書寫工具呢?竹簡一小片,是從很粗的竹子上削下來的。罄南山之竹,難書其罪,罄竹難書,南山就是秦嶺,現在秦嶺哪有那麼大的竹子,四川才有。

這個可能說遠了啊。

如果中國北方變暖,降雨量增加,意味著中國進入了文明擴張期。按照以往歷史是這樣的。當然,中國西部和北部降雨如果持續增加,真的會對中國有很大影響。其中一個影響就是農業。過去一千多年,中國農業中心南移到長江流域,原因就是北方降雨減少,溫度降低。現在中國主要農田都在東部,但工業也在東部。18億畝地是中國農業紅線,現在22億畝,但高產田變成城鎮或者工業園區了,大部分新開墾的地都在北方和西北,如果降雨增加,氣溫上升,對中國應該是利大於弊。

中國降雨帶北移,在目前的趨勢下似乎不難理解。現在全世界一個熱門話題,就是暖化。中國地處東亞,大部分國土是季風氣候。所謂季風氣候,就是說陸地和海洋對熱量的保存能力不同,陸地散發快,海洋散熱慢。所以,夏天的時候,陸地熱海洋冷,陸地空氣上升,海洋空氣補充進來,在中國就是東南風。海洋來的空氣濕氣大,就成了降雨。冬天相反,陸地冷海洋熱,所以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所以是又冷又乾。

如果全球變暖,氣溫上升,意思是夏天的時候陸地和海洋溫差更大,東風更強,吹得更遠,把那個五百毫米界線推向歐亞大陸裡面去了。北方降雨就多了,中國北方河流裡面的水也就更多了。

但這只是宏觀上說的,舜帝的時候降雨量大增,淹死很多人,最後只能由大禹來處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北方如果降雨量大增,雖然對中國宏觀長遠利益有好處,但其中的變化期,可能帶來很多災難,比如嚴重水患。尤其過去二十年,中共大型建設都是基於北方缺水來搞的,水多了以後會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起碼,那個花費數千億的南水北調,可能就成了一個多餘的廢物工程了。

中國人常說天人合一,其實是人和天去合,要適應於天道,其實就是適應於自然,和諧共處,和諧共存,而不是要求天來將就人的。戰天鬥地,人定勝天,其實都是笑話。

比如巴黎協議,搞碳減排,為了阻止地球變暖。但根據氣象資料,過去百年地球變暖的幅度,並未超越過去兩千年變化的範圍。

氣候變化的因素是什麼?科學界主要的共識是太陽黑子變化,就是太陽活動的作用,活躍的時候輻射量大,地球接收的熱量就多,溫度就上升了,太陽不活躍的時候,輻射量小,地球接收的熱量少,氣候就變冷一些。這些和什麼碳排放,關係恐怕是非常非常小的。地球歷史上出現過三次生物大滅絕,沒有哪次和碳排放有關,因為按照現代科學來說,那時沒有人,沒有文明,三次大滅絕,都是「天」的變化。

可見,中國人把宇宙和人世的重要性,按照「天地君親師」排列,把天放在第一位,還是很有道理的。

(石山角度)

石山角度:https://www.youmaker.com/c/ShiShan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