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6月17日訊】艾草在中華文化中著重彩,「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有多少文化傳承來自於艾?聽過艾粽子、艾餛飩療病嗎?連孟子都借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孟子借「艾」傳達什麼理念呢?
黃曆五月裡,逢端午,是凸顯艾草特色的一個時節。瞧,艾草有「五月艾」的芳名,同時醫家用乾艾灸百病,故而稱艾為「灸草」、「醫草」。艾草的用處很多,既是好食材,也是醫病良藥。最古早的中國民謠中,就有採艾的歌謠。「一日不見如三年」的濃情蜜語,就是從《詩經》中脫胎而來的:「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詩‧國風‧王風‧采葛》)顯然艾草在古代普遍被採用。
《本草綱目》說嫩艾可以作菜食,和麵作成餛飩丸子,也可以做成生薑煎乾艾餅,長服止瀉痢。(「春月採嫩艾作菜食,或和麵作餛飩如彈子,吞三、五枚,以飯壓之,治一切鬼惡氣,長服止冷痢。又以嫩艾作乾餅子,用生薑煎服,止瀉痢及產後瀉血,甚妙。」)艾草入了這些個常民食物,都具有療病的功效,展現了艾的食療同源的功用。艾性至熱,李時珍說︰「艾灸百病能回絕氣。」中醫灸疾用乾艾絨,置久而彌善,越陳而越佳,「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故而孟子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真正說的「七年之病」不是指一般生理上的病,「三年之艾」也是一種借喻,那麼孟子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要表達什麼思想呢?我們都知道,生在戰國時代的孟子,為勸諫各國君主實施仁政,不遠千里到處奔波,他講的「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他的政治思想的表現。讓我們回到這話的原典──《孟子·離簍上》的時空去看看。這一篇孟子闡述「以仁政治天下」的觀點,「三年之艾」在孟子的眼中是什麼理念的化身呢?
孟子處在戰國時代,看到各諸侯王,講法術、講權勢,講利益,但是卻幾乎不講仁政,仁政幾乎要消失蹤跡了。他勸告想要「王天下」的君主們要以「仁政」為重:[1]
當今天下之君有好仁政的,那麼諸侯都會聚集到他那裡為他效命,就像水往低處流那般自然,實施仁政自然就成了天下的君王,即使本人沒有「王天下」之意,形勢也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天下局勢紊亂,人心不古,社會危亂,病情深重。在這種局勢中,想「王天下」,就好像「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非唾手可得。艾草雖然是靈藥,但針對年久日深的痼疾,想要治好久病,沒有三年之艾也起不了作用。但三年之艾不是隨取隨得的,需要時間,採來之後必須經過三年歲月來成就,若沒有準備的功夫,最終也得不到。同樣的,君王呀!如果當下不立志於仁政,不積蓄仁政的能量,那麼連艾草都不可得,更不用說「三年之艾」。想「王天下」之王侯,面對社會國家的重疾,如果從現在開始行動,去採集蓄積艾草,則可能還有機會得到三年之艾可用。不然的話,病情日益深重,死情日益迫近眼前,而三年之艾終不可得矣,最終就是無奈地陷入死路。
孟子講「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為了宣揚「仁政」思想的借喻。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放到個人的人生寶庫去修為也是很管用。平日為自己建立好習慣,去掉壞思想,行善積德,那就像為自己儲存「三年之艾」一樣,不怕七年之病來磨,積蓄越多,越有可能不生「七年之病」,不是嗎?
註釋[1] 孟子說:「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敺(*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出《《孟子·離簍上》@*
─點閱【成語數來寶】系列─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