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謎】親人之間 輪回轉生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6月16日訊】大家好,我是扶搖。

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 是關於前世今生,親人之間的輪迴。緣分這東西啊,看不見,斬不斷,繫上了,就跑不掉。有些人可能生生世世都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一直都沒有察覺。

而西方有一種叫做「前世回溯」的精神學研究,讓人們有機會能一窺緣分的奧妙。在這個領域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要數布雷恩・韋斯(Brian Weiss)醫生了。他是美國著名的精神病學家和催眠治療師,擅長用前世回溯法幫病人治療心理疾病。韋斯出版了一系列有關「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暢銷著作,這些書中記錄了不少親朋好友之間輾轉輪迴的真實故事。

不過大家知道嗎?這位韋斯在80年代初就任西奈山精神科主任時,作為一個受過現代科學教育的學者,他對一些超心理現象是不屑一顧的,對於前世和輪迴的問題不僅一無所知,也毫無興趣。然而不久的一天,一位病人走進了韋斯的辦公室,那時韋斯還不知道,她將徹底改變自己。

那麼這位病人是誰,她的身上都發生了什麼奇特的事呢?

凱瑟琳與韋斯的淵源

這位病人叫凱瑟琳,來看病時30歲不到,她卻患有多種恐懼症和憂鬱症,當時症狀還非常嚴重,而且什麼藥都不吃。於是,韋斯決定對她試試催眠治療,打開封存的童年記憶。

一般說來,病人被催眠後,會在入定的狀態中想起童年被遺忘的不愉快經歷,並釋放當時的負面情感, 解開心結後,心理疾病就會痊癒。凱瑟琳確實回憶起了童年的一些不愉快經歷,然而她的症狀並無好轉。

這就奇怪了。於是,韋斯想到,也許應該回溯到凱瑟琳更小一點的時候。於是,在下一次治療時,韋斯對入定中的凱瑟琳說:「回到你的症狀產生的時間。」這一下子,令韋斯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凱瑟琳緩緩地說道:「我看到一些白色的台階通往一所建築,一個有柱子的白色大型建築物。前面空曠,沒有門廊。我穿著一件長裙,一種用粗布做的袍子。我梳著辮子,長長的金色頭髮。」韋斯很不解,這不應該是凱瑟琳嬰兒期或者幼兒期所該有的樣子啊。於是,韋斯就問她那是哪一年,她當時叫什麼名字。

誰知,凱瑟琳這樣回答:「阿朗達,18歲。我看到那座建築物前面有一個市場。有籃子,把籃子扛在肩上。我們住在一個山谷裡沒有水。那年是公元前1863年,那裡土地貧瘠、炙熱、到處是沙子。有一口井,沒有河。水從山上流入山谷。」

公元前1863年?!這不是四千多年前嗎?接着,凱瑟琳描述了自己當時日常生活的細節,直至發生大洪水,她的孩子則被大水從她的懷中沖走,而她自己死於洪水的情景。

韋斯被震驚了。他知道凱瑟琳沒有臆想症,也沒有多重人格,沒有吸過毒。那這一切怎麼解釋呢? 然後他想,凱瑟琳也許是處在幻想或做夢的狀態吧?可奇怪的是,凱瑟琳的病症開始得到神奇的好轉,而幻想或做夢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

在以後的治療中,凱瑟琳回憶出了十幾個前世,重新經歷了造成她今生各種恐懼的原因,然後從中解脫了出來。凱瑟琳在入定中,常常發現她身邊的人出現在她的前世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如韋斯就曾經是她的老師,而她的男朋友曾經在久遠前的部落戰爭中殺死過她,他們今世的關係也不很和諧。

在一次治療中,凱瑟琳甚至見到了韋斯已經過世的父親和夭折兒子。她說:「你的父親也在這裡,還有你的兒子,是個很小的孩子。你的父親說他的名字是阿維榮(AVROM),你女兒的名字就是隨他起的。他死於心臟病。你兒子的心臟是倒過來的,像雞心。他想讓你知道醫學的範圍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是以前,韋斯還對凱瑟琳的回憶半信半疑,這一次他是徹底被震撼了。因為凱瑟琳跟他並不熟,對他的家人更是一無所知, 但她說的卻全都對。

韋斯一生中最大的悲哀就是他的第一個兒子的夭折,這個孩子出生10天后被診斷患有罕見的心臟疾病,心臟就如同是倒過來的。這個孩子出生23天后離開了人世。而韋斯的女兒出生後,被取名為艾米(AMY),以此來紀念韋斯的已去世的父親。這些都是凱瑟琳無法知道的。

治愈凱瑟琳後,韋斯醫生說,「自從接完這個病人,我的生命全然改觀」, 因為在這之前, 韋斯是名堅定的無神論者,根本不相信輪迴的存在。4年之後,出於一種使命感,韋斯終於鼓起勇氣,冒著在學術上可能被打為另類的風險,把凱瑟琳的治療過程整理成了一本書——《多次前世,多位大師》, 告訴人們生命的不朽和意義。他後來用這種方法治療了數百名病人,這些病人來自於社會的各個階層,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其中也有無神論者。

丹和瑪麗‧羅的前世今生

下面我們就來看幾個韋斯記載的故事。丹是一位年近40的商業主管。他的女友叫瑪麗・羅。他們一見鍾情,並且深愛對方。但不知道為什麼,瑪麗・羅常常與其他男性打情罵俏,特別是在小酌幾杯之後,不過她從來沒有越軌。可是丹卻爲此怒不可遏,常常失去理智, 有一次甚至想要扭斷瑪麗・羅的脖子。在催眠治療中,丹看到了他與女友的幾個前世:

他說,「我在用一把長長的匕首刺向她,她對我不忠,我一怒之下殺了她。」這件事發生在7至8世紀,那時他是一名回教戰士。丹在另外兩個前世中也殺了瑪麗露。而在另外幾個前世中,他因為流言蜚語而遺棄了瑪麗・羅。也就是說,丹殺過她三次,並棄她而去好幾回,然而瑪麗・羅卻像重生的鳳凰一般,不斷去而復返。

出定後,丹的憤怒被理解和愛所代替了。因為他忽然明白了, 同樣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是為了幫他克服心中惡的一面,就如同考試不合格的學生要反覆補考一樣。這一世,丹在韋斯的幫助下終於通過了考試。他們很快結婚了。丹不再火冒三丈重蹈覆轍,而瑪麗・羅也改變了自己。因為他們都從憤怒裡學到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人性中惡的一面只能導致無止盡的輪迴悲劇。

畢卓羅和伊麗莎白的前世父女情

而下面這個故事,就更是神奇啦。我們會發現,緣分天註定,該重逢的,時間一到自然會相見,雖然表面看上去只是巧合而已。

有一位年輕男士畢卓羅和一位年輕女士伊麗莎白幾乎同時找到韋斯醫生進行治療。而他倆之前並不認識。

畢卓羅回憶出有一世住在耶路撒冷, 擅長製作陶器。那時還處在基督教徒被迫害時期。他被羅馬士兵們拖在馬後面虐殺了,在女兒的懷中停止了呼吸。

而伊麗莎白則從女兒的角度回憶起了同樣的事件。 父女倆感情非常好,生離死別時的場景深深地刻在了她心裡:

她坐在沾滿血蹟的泥地上,輕聲嗚咽。她父親巨大的頭顱就擱在她的膝蓋上。他已經再也無法說話了。鮮血從嘴角潺潺流下,兩眼的光芒如同日薄西山,正在走向生命的盡頭。

「我愛你,爸爸」她輕輕地說,悲傷地看著她父親那昏暗的眼睛,「我會永遠地愛你。」

那雙眼睛很費力地眨了一下作為回應,表示完全明白女兒的心意。

韋斯聽到兩人的故事,知道他們的前世緣分,是多麼希望兩人能認識一下啊,但出於職業道德,他不能透露病人隱私,所以不能告訴兩人對方的情況。於是,韋斯有意安排了治療的時間,使兩人在他的辦公室有過一面之緣。不過之後,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可是,當兩人的療程分別結束時,命運之手展現了自己巧妙的安排, 畢卓羅和伊麗莎白陰差陽錯地搭上了同一班飛機, 終於得以再續前緣。

其實,韋斯醫生並不是最早研究前世回溯的人。布萊恩・賈梅森醫生(BRYAN JAMEISON)早在60年代末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賈梅森在開始的時候,請了街上的一些嘻皮士來做實驗。很快,他就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中的每個人或者曾是印地安人,或者曾生活在19世紀中後期的美國。這些嘻皮士的生活方式和印第安人還真頗有幾分相似之處。而有意思的是,在過往殺害他們的白人在今世做了他們的父親或者母親。在孩子們調皮的時候,經常有家長嘆息說,兒女啊,都是前世欠的債啊。看來這不是一句空話哦。

從這以後,賈梅森醫生開始專心研究前世療法。積累30年的經驗後,他把一些典型的案例整理成書一本書《尋找前世:探索輪迴的祕密和前世療法的神奇功效》。我們來摘錄其中一個故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南希和母親的故事

南希從記事起,就對活著感到內疚。雖然她諸事順利,家庭美滿,可是不知道爲甚麽,一直想自殺, 曾經三次自殺未遂。

賈梅森幫她回溯到了二戰時期的歐洲。當時她只有16歲,和家人正要吃晚餐。這時蓋世太保闖進來讓他們全家跟他們走。她的父親和弟弟因為抗議和試圖逃跑,都被槍殺了。她和她母親則被關進了集中營。

南希彈得一手好鋼琴,在晚上為納粹軍官們演奏。一個年輕的納粹喜歡上了她,對她獻殷勤,而南希甚至幻想戰爭結束後和他在一起。有一天,那個納粹把她帶到集中營的院子裡,很多犯人排成長隊準備洗「淋浴」。看南希很好奇,納粹就對她說,多虧了自己,她才如此幸運,不用去洗「淋浴」, 因爲這些人進的其實是毒氣室。

就在這時,一個女人轉過頭來,眼睛裡充滿了淚水,眼神在向她求救。那是她的媽媽。四目相對時,她被一種無可言喻的痛苦和內疚所淹沒,感到一陣眩暈。那個納粹扶住了她,並將她帶回房間。媽媽將要被害死時,她卻在和納粹尋歡作樂。南希無法擺脫這種內疚,最終割腕自殺。在慢慢流血而死時,她仍然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痛悔。

在賈梅森醫生的指引下,南希將這些情緒徹底釋放了, 之後她自殺的情緒消失了。在重放回溯的錄音時,她意識到她那一世的弟弟是她今世的兒子,而那世的媽媽是她今世的女兒。

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完了。一句話總結,原來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未解之謎》,我是扶搖,我們下期再見。

【未解之謎】節目組製作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nVV_qRvuQ&list=UUzvQZ1p_-AXgAWiyHhE7CxQ

歡迎訂閱Youmaker頻道:https://www.youmaker.com/c/UnsolvedMystery

訂閱頻道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vQZ1p_-AXgAWiyHhE7CxQ

訂閱未解之謎telegram群組:https://t.me/wjzmchannel

(責任編輯:王曉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