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歐盟將祭出制裁機制 北京再受打擊

Facebook

在半個月前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票,凍結了《歐中投資協定》的立法程序,要求中共必須解除制裁才能推動,讓北京當局備受打擊後,近日歐洲再傳重磅消息:6月2日,經過近10年談判,歐盟理事會中的二十七國就國際採購工具(IPI)達成一致意見,而其主要目標正是中共。

據德國之聲報導,該工具是針對封鎖本國市場的第三國投資者建立的制裁機制,以確保歐盟企業在第三國政府擁有採購市場准入和公平競爭環境。除特殊情況外,未來這些國家的投標人,要麼被排除在歐盟公共合同招標之外,要麼接受最高達40%溢價。儘管新制裁機制仍需歐盟各國與歐洲議會達成一致,但應會儘快落實。

《法蘭克福匯報》指出,此舉是歐盟在面對中共競爭時,武裝自己的舉措。為何這樣說呢?

長期以來,雖然中國早在十幾年前就加入了世貿組織,並承諾逐步開放市場,但歐美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後迄今仍受到不公平待遇。

2011年4月,中國歐盟商會首次就中國公共採購市場發表了一份報告,呼籲中共政府進一步深化公共採購系統的改革。時任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戴傑(Jacques de Boisséson)對記者表示,「歐盟商會的所有成員都或多或少面臨著招標信息延遲、競標時間緊迫,且無法得到細節性招標文本等問題。」也就是說,歐盟企業需支付更高的成本且面臨更低的透明度。此外,還有受訪企業表示,公共採購授標流程的不公平和申訴程序的不順暢,也是困擾歐盟企業的重要障礙。

該報告估算,中國的公共採購市場可能超過7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但重複的法律體系和差強人意的政策執行,使得在華的歐盟企業無法有效率地參與這個市場。因此戴傑認為「透明、一視同仁的監管方式對這個市場至關重要」。

十年走過,歐美企業在華市場仍舊面臨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中美貿易戰爆發後,不少歐美企業選擇離開中國市場的一個原因。

與之相對的是,有著中共官方背景的中國企業利用歐美開放的市場,大量投資,占領歐美市場。根據2020年12月18日《華爾街日報》的一項分析,過去一年,中國國有企業在歐洲豐富的公共採購市場上的影響力顯著增加。

報導稱,歐盟的公共採購市場在全球數一數二,據歐盟官員估計,每年這個市場規模約有2萬億歐元,相當於2.44萬億美元。歐盟邀請世界各地的企業投標建設該地區的公路、橋梁、鐵路網和電網。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中,中國企業在歐洲共贏得超過45億歐元的合同,其中約19億歐元是在2020年獲得的,比去年中標金額增加近一倍多。中國企業在歐洲獲得的合同涉及波蘭的鐵路、羅馬尼亞的有軌電車和英國的數據存儲設備。中國投資者收購的歐洲公司也贏得了德國鐵路設備、意大利海岸巡邏艇和法國衛生系統維護合同等。

歐盟企業表示,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被出價更低的中共政府擁有或受政府補貼的企業集團碾壓,他們指責中方存在掠奪性定價,出價甚至可以比競爭對手低30%。一些政治領導人也擔心,隨著現金拮据的政府大舉舉債重建,這種不平衡將在中共病毒危機後進一步惡化。

《華爾街日報》的分析應該加劇了歐盟各國的擔憂,尤其是在這近一年來,中共病毒在歐洲蔓延,造成大量人員感染和死亡,中共病毒被高度懷疑來自武漢病毒實驗室,以及中共間諜滲透歐洲多起案件被曝光,都讓諸多國家領導人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與中共的合同,尤其是在涉及到相關數據的項目,中共會不會以此獲取歐洲人的信息?

這並非是空穴來風。5月初,因支持新疆而被北京制裁的比利時環境黨議員科格拉蒂(Samuel Cogolati)就阿里巴巴大規模進駐瓦隆大區的列日機場向聯邦政府提出了質疑,他認為阿里巴巴是一個聽從共產主義政權命令的企業。對此,比利時司法部長奎肯伯恩回應稱,根據情報部門國家安全局的說法,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中共試圖通過列日機場並通過經濟信息從而施加政治壓力。他解釋說,阿里巴巴等公司必須與情報機構合作,並要在內部為情報部門的特工留出職位,即中共情報特工人員因此可以「進入機場的敏感和安全區域」,並查看敏感的企業和個人數據,但目前比利時情報部門在這方面只是懷疑,而沒有正式的證據。

此外,依據中共法律,企業要將其數據存儲在本地服務器上,並賦予中共安全部門巨大的權力,包括可以遠距離的訪問企業的計算機系統。那些獲得了涉及波蘭的鐵路、羅馬尼亞的有軌電車和英國的數據存儲設備的中國企業,誰能保證不做同樣的事情呢?

是以,歐盟將推出的這個制裁機制意義重大。如果此前歐洲議會擱置《歐中投資協定》彰顯的是歐洲與美國在「人權抗共」上越趨同步,將中共視為最優先級別的威脅,那麼,制裁機制傳遞的就是在貿易問題上,歐洲也將追隨美國,採取共同行動,制止「有害的工業補貼以及其它有礙市場競爭的商業行為」,即尋求對等原則(reciprocity)。

美國川普政府時期,在多個領域都尋求與中國的對等原則,並針對中共的不對等政策,採取了反制措施。

比如在經濟上,中共「使用了與自由公平貿易不符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關稅、配額、貨幣操縱、強制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盜竊以及工業補貼」,導致中美貿易赤字巨大。為了回擊北京,美國連續加徵關稅,目的就是達成公平與對等的協議。

在外交上,美國要求中共駐美外交官如果與美國州、地方和市政官員舉行任何會議,或官方訪問教育和研究機構,必須提前通知國務院。這是因為美國在華外交官在中共的壓力下,不能與一些中國官員和學者會面,他們「必須向官方提出申請,但即便如此,很多申請都被拒絕」。而美國政府沒有限制中共外交官與美國官員、學者和其他人士接觸。

在傳媒方面,根據對等原則,美國除先後要求指定十五家中共官媒為「外國使團」,將之認定為中共政府實體,並要求他們提供員工清單、辦公室所在地,以及在美國擁有的資產等資料,削減中方雇員外,還在美國境內禁止下載和使用手機應用程序微信和TikTok(抖音)。

在人權和宗教問題上,美國政府公開批評中共,將「六四」定性為大屠殺,川普還曾公開會見被中共迫害人士,商務部則宣布制裁新疆20個公安系統,限制參與人權迫害的中共官員的赴美簽證,凍結相關官員財產;國會眾議院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等三個涉港法案;等等。

儘管中共對於川普政府推出的基於對等原則的一系列政策一直在跳腳反對,但美國現任政府及兩黨看來還會遵循類似的做法,中共再怎麼跳腳,也改變不了什麼。如今,追隨美國的歐盟也開始尋求對等,這怎不讓中共心急如焚?要知道,推出的這個制裁機制只是個開始,誰又能保證歐盟不限制中共外交官的行動?限制在歐洲的中共官媒和被中共收買的華人媒體?限制中共官員簽證?中共除了會失去又一個巨大市場,還會面臨歐美在諸多問題上的聯手。

無疑,中共意圖聯歐抗美已徹底失敗,已選擇和美國站在同一反共陣線的歐盟,後續一定還會有行動的。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