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拜登對華硬中帶軟 不再讓中共「窩心痛」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5月01日訊】拜登上任100天的國會演講,再次提出與中共的競爭關係。有法媒說,拜登對華政策含混矛盾,硬中帶軟, 川普政府此前令中共「窩心痛」的話題,也被暫時擱置。

4月28日是拜登上任100天,按照傳統,他對美國國會兩院做了百日演講。

關於中共的部分,拜登的發言包括「專制者將不會贏得未來」,「全面捍衛美國的利益」,「回擊有損於美國工人和產業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比如國有企業補貼,盜竊美國技術和知識產權」,「將在印度-太平洋地區保持強大的軍事」,「不會撤回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承諾」,但拜登也說,「不尋求衝突」。

拜登不再區分「中共」與「中國」

法廣5月1日发表的文章分析說,針對中共政權的不斷挑釁,拜登的對華表述似乎是硬中帶軟,能最先體會出某種口氣變化的,也許是其對手習近平。習近平團隊還應發現:拜登團隊上台後,很少採用讓中南海最痛恨的稱謂「中共」。

而川普(特朗普)時期,曾經特意將「中國」與「中共」兩詞進行區分,認為「中共」不能代表「中國」,更不能代表「中國人民」。

川普時期國務卿蓬佩奧為代表的政要多次強調「美中衝突只是美國與中共的衝突」,中共不能代表中國和中國人民,中共最大的謊言就是其代表14億被其監控、壓迫、不敢說話的人說話。

蓬佩奧還承諾,美國不會再任由中共政權綁架中國人民,美國將帶領自由世界,堅定的與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擊潰中共的獨裁暴政。

逢佩奧的上述言論曾令中共非常恐慌,甚至中共黨魁習近平也罕見的公開喊出「絕不答應」。

2020年9月3日,中共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5年座談會時,習近平一連說了五個「中國人民絕不答應」,包括「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等。

法廣說,拜登就職百日,令中共窩心痛的「中共」稱謂,也許暫時被擱置,這個一般美國人難以理解的稱謂變化,拜登團隊懂的,中南海更懂。

文章還指,拜登的對華政策表面清晰,實際含混矛盾,存在相當大的迴轉餘地:在面對國內政壇和盟國時,突出意識形態,主唱民主對抗專制的高調,甚至說習近平身上沒有一根「民主骨頭」。但在面對中共時,則展示「歡迎競爭但不尋衝突」的務實風度。

對中共政策 大多還是川規拜隨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也说,拜登政府還沒有連貫一致的對華戰略,大多數在跟從川普的對華政策。

他說, 一個很大的變化是,川普政府的幾個內閣成員,非常有針對性地批評中共與其領導人,他們的一些言論非常接近於呼籲中共政權更替。但沒聽到拜登的團隊有這樣的言論,他們似乎在接受中共的政治、不尋求改變中共的行為。

法廣分析說,拜登團隊鮮有川普內閣成員同樣的表述,一是因為不想惹怒北京。二是可能如同杜大偉所說:拜登團隊「似乎在接受中國政治、不尋求改變它」。

拜登上台後,多次講述他是如何難忘與習近平一同在飛機上多少萬公里的行程和多少小時的非正式談話。在對國會講演中,拜登又重提他與習近平間特殊關係。

文章質疑,此舉是否顯示某種對習近平的個人尊重?「歡迎競爭,但不尋求衝突」?也就是,只要中共不尋求衝突,美國就也不尋求衝突。

文章說,中美間進行和平共處下的競爭,必要時還爭取國際合作,互不可缺。至於「中共」是否就是中國?那是中國人的事,不是美國人的事。

最後報導形容,曾經被質疑較為親共的拜登,如今把「中國(共)威脅」的政治正確大棒揮舞得如此嫻熟老道,超出人們的想像。

專家:美國很多措施向社會主義靠攏

【橫河觀點】主持人橫河在直播中評論說,拜登演講主要表達的就是美國必須向中共和世界證明民主仍然有效,對中共則是歡迎競爭,不尋求衝突,但會全面捍衛美國的利益。

橫河說,在對中共政策方面,相比較美國國內政策,應該是改變最小的。美國國內政策已經全面向極左議程傾斜,即很多措施都向社會主義靠攏。

而國際政策,所謂美國回來了,其實就是回到奧巴馬時代,重回國際組織、巴黎協議,重當冤大頭。

相比之下對中共的對抗、競爭和合作,有人總結為「對抗」為主、「競爭」突出、「合作」難成。

橫河說,「重回巴黎協議對美國不利,除了國內消滅很多工作,增加對外能源依賴和增加美國生產成本外,還有就是被中共牽制甚至威脅。」

大紀元評論人士楊威說,拜登對中共不夠強硬,也多次迴避了就疫情對中共追責。而中共在外交、軍事、政治宣傳上不斷擺出高調挑釁的姿態,美國新政府至今還沒有成型的有效應對策略。

楊威表示,如果拜登真的期望與盟友一道聯合抗共,就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氣和更主動的策略,否則美國可能還會陷入大麻煩,在西方世界的領導力也恐怕堪憂。

(記者李韻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