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連環爆雷 20家企業155億債券暫停發行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9日訊】近期,中國國企債務連續發生違約,引發市場關注,中國企業的償付能力受到投資者質疑,一週以來,有20家中國企業價值155億人民幣的債券暫停發售。有彭博專欄作家分析認爲,違約或是國企有意爲之,是北京當局甩掉經濟包袱的快捷途徑,違約企業一旦進入破產程序,隱瞞住優質資產可以讓重組的企業更加精益,但債券持有人可能要準備醫治好自己的傷口了。

中國企業暫停債券發行

週二,總部位於北京的半導體公司清華紫光宣布,因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未能如期償還一筆13億(1.97億美元)人民幣的私募債券。同一天,華晨汽車集團也發佈公告稱,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

上週,在總部位於河南省的國有企業永城煤電一筆10億元人民幣的債券發生違約後,投資者拋售了所持債券。

英國《金融時報》11月17日報道,由於國企連續發生債券違約,引發債券市場動盪,過去一週,有至少20家中國企業價值155億人民幣的債券暫停發售。

根據信息提供商萬得(Wind)的數據,這些公司包括國有集團河南運輸與航運發展(Henan Transportation and Shipping Development),該集團原定於週二(11月17日)完成18億元人民幣的債券發行。

中國國有企業發行的債券一直被許多投資者認爲是安全的,因爲他們相信,地方政府對國有企業有暗中擔保的責任,一旦企業發生財務危機,地方政府會進行干預以防止違約。

然而,此次河南省政府並未公開承諾爲永城煤業的債務提供擔保。自違約以來,該公司只同意支付3240萬元人民幣的利息。

在11月12日與債券持有人舉行的會議上,一名高管表示,該集團無法動用凍結在受限存款中的現金儲備,以避免違約。

北京諮詢公司 Plenum 的 Sean Ding 表示,「在中國未償付的公司債券中,地方國企佔了一半以上。」「持續的拋售將導致債券發行完全停止。」

國企的現金去了哪裡?



彭博專欄作家Shuli Ren11月18日撰文表示,著名的清華大學的商業機構清華紫光一筆13億元人民幣債務無法償付,這增加了國有企業違約的清單。 目前,投資者不禁猜測,北京將支持哪種類型的國有企業?如果發生違約,我們可以收回多少錢?

Shuli Ren表示,這將是一場捉迷藏的遊戲,人們越來越懷疑,國有企業會在債權人將其告上法庭之前,將優質資產轉移出去。

就在違約前幾天,紫光曾向與北京銀行做了一筆交易,以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6.14%的股份換取人民幣100億元的信貸額度。但這筆錢並沒有被安排用來償還到期的債務,這與兩家大型地方國有企業的類似舉措相呼應。

Shuli Ren指出,這些國企的賬上並非缺乏現金,但這些錢都到哪裡去了?

11月10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永煤)發行的10億元人民幣債券違約也是出乎投資者的預料之外。截至6月份,該河南國有企業坐擁近500億元現金。據平安銀行一個月前披露,永煤只有3.6億元人民幣被限製爲定期存款。

Shuli Ren表示,現在的問題是爲什麼北京允許國有企業違約?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違約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一種更快的方法。只要隱藏優質資產,公司就可以進入破產法院並變得更精益。無論如何,地方法院是政府的一部分。然而,在企業破產之時,債務持有人將需要護理自己的傷口。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轉載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