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三征西夏得助力 劍指大金國

天之驕子成吉思汗系列之八

Facebook

1204年征服了乃蠻部落後,鐵木真曾分遣使者前往周邊鄰國和部落,如北部的乞兒吉思(位於今葉尼塞河上游)和謙謙州,責問他們不應收容乃蠻人等,與蒙古人作對,並告訴兩部落,如果不願與蒙古人為敵,就要馬上投降。兩部落首領自知無法與蒙古人對抗,遂向鐵木真投降。

鐵木真的使者又來到了南部的吐蕃(位於今青海、西藏),亦用同樣言辭曉諭吐蕃首領,但吐蕃首領拒絕投降,並將蒙古使者驅逐出境。鐵木真因此欲討伐吐蕃,但又擔心與吐蕃交好的西夏國趁機發動進攻。此外,西夏還與金國存在盟約,為此,鐵木真決定先攻打西征路上的西夏,再進攻吐蕃或金國。

從地理位置上看,西夏西北曾與乃蠻部為鄰,東北部與克烈部為鄰,並與兩個部族交好,在成吉思汗滅掉這兩個部族後,西夏北部直面蒙古。其東部是金國,南部與宋朝西北疆接壤,西南為吐蕃,西邊與畏兀兒等國接壤。

1205年,鐵木真率軍攻打西夏,這是他真正攻打的第一個成建制的國家。彼時的西夏,蒙古人跟隨金國呼其為「河西吐蕃」或「唐兀特」,因與宋締結盟約,已經久無戰爭,是以對蒙古人的突然入侵感到意外。因知曉無法與蒙古人抗衡,西夏國君下令各城堅守,以防禦為主。蒙古人雖然擅長野戰,但因無攻城作戰經驗和攻城器械,又無法久留,遂在西夏邊鎮掠奪了一些財物、牲畜等後返回。

成吉思汗於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後,面臨的是南面金、西夏、南宋等幾國鼎立的局面。雄心勃勃的成吉思汗開始考慮討伐金國,以報昔日之仇。恰好有四名來自金國的投誠之人透露金國皇帝肆行暴虐,成吉思汗遂與部下商議征討之事,但仍顧慮多多,未敢輕易出兵,而是將目標再度指向西夏,其目的之一就是毀掉金國和西夏間的聯盟,以掃除進攻金國的障礙。

1207年蒙古帝國版圖。(Khiruge/Wikimedia Commons)

西夏和金國走向衰落

西夏國是由居住在西北的羌族的一支——党項族建立的。1038年,元昊正式建國並稱帝,其都城為中興府(今天寧夏境內)。在西夏乾順和仁孝父子統治時期,推崇漢文化,尤其是後者,以儒治國,並仿效宋朝制度,建立太學,重新修訂國家樂律,建孔廟祭祀孔子、推行科舉制等。此外,仁孝還崇信佛法,組織人力大規模翻譯佛經。在兩位雄才大略、推崇漢化、崇佛的西夏國君的統治下,西夏國力曾強盛一時,是以可以先後與遼、金、宋抗衡。

金國則是由定居在黑龍江流域的女真族完顏部的完顏阿骨打於1115年建立的,定都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此後,金國開始強大,並在滅掉遼國後,向宋朝發起了進攻,俘虜了宋徽宗和欽宗等三千多皇室成員和大臣,致使北宋滅亡。在南宋偏安臨安之時,金朝則統治著中國北方的大部分領土。

金國同樣推崇漢文化和孔子,尤其是第三個皇帝金熙宗,自幼就受漢文化薰陶,登基後即推動漢制改革,並且重用漢人,推崇儒學,其官制建立以尚書省為中心的三省制,基本漢化。從金熙宗開始,金國開始尊孔子並建孔廟。金人到了後期更自稱為「漢人」。

不過,到了蒙古崛起時,金和西夏都開始走向衰落,而這大概也是歷史的必然。

金朝的創始者——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公有領域)

二征西夏

1207年秋季,成吉思汗二征西夏,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積累更多的攻城經驗。此時,西夏朝廷內部出現權力之爭,而且夏襄宗李安全昏庸無能,沉迷於酒色,對於蒙古人的進攻並無太多的準備。

蒙古人首先進攻的是西夏重要的交通要塞斡羅孩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境)。在攻城前,蒙古人採取攻心戰術,將路上俘獲的西夏牧羊人放回,讓其告訴城中之人,「如敢據城為守,城破之後必屠盡城中之人。」不過,西夏人並未受影響,仍依靠城池堅守,而蒙古人還是因為缺乏攻城辦法,所以久攻不下,雙方相持了四十多天。

後來,成吉思汗採取火攻,才攻破了斡羅孩城。蒙古大軍進駐該城後,西夏襄宗調集右廂諸路軍反攻,金國也派兵支援,雙方相持達五個月之久,蒙古軍始終難以推進。次年春季,因為糧草匱乏,成吉思汗退兵。此次較量雙方皆損失不小。

三征西夏 金夏同盟中止

在修整一年多後,成吉思汗率軍於1209年秋第三次西征西夏。主要原因是金國國主正謀劃刺殺不肯跪接其即位詔書的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亦想擺脫與金國的臣屬關係,擬發動對金國的戰爭,但此前要防備與金國有同盟關係的西夏助力金國。

此時,畏兀兒(高昌回鶻)已主動向成吉思汗臣服,這使得西夏的河西地區失去了蒙夏間的緩衝帶。之後,蒙古軍再次攻擊斡羅孩城。西夏將領兼襄宗的兒子李承禎戰敗,豐州(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謝睦勸守城副帥出降,斡羅孩城被蒙古人占領。

拿下斡羅孩城後,成吉思汗乘勝進軍西夏都城中興府,並逼近其最終防線賀蘭山西的克夷門。西夏大將嵬名令公雖然進行了伏擊,但仍然敗給蒙古軍隊,最終,中興府被蒙古軍隊包圍。不過,成吉思汗並未急於攻城,而是想將西夏各地的軍事力量吸引過來,一一消滅。

然而,圍城一個多月,勤王的軍隊並沒有到來,西夏向金國求援,金國的衛紹王也坐視不救,夏襄宗求救無門。沒有等來西夏援兵的成吉思汗決定採用水攻攻城,因此築堤引黃河水以灌城,但城池還沒來得及淹,堤壩潰堤,衝垮了蒙古人的營盤。

為了避免曠日持久的相持,成吉思汗派使者勸夏襄宗投降,並提出優待條件,但襄宗不願投降,而是納女求和。在給予蒙古大量賠款以及接受「附蒙伐金」的條件後,雙方締結和約,達成收服西夏目的的成吉思汗退兵。

從此,西夏與大蒙古國和平相處了十年,這也使得成吉思汗可以騰出手來攻打金國,西定今新疆及貝加爾湖以西的各個小國和部落。而西夏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條件後,不得不跟隨蒙古攻擊其原本的盟友金國,這大大地削弱了金國和西夏的國力,也使得後來西夏被滅時,更加孤立無援。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與西夏的三次交戰,成吉思汗掌握了一種針對堅固的圍牆城市的新的戰爭模式,並不斷嘗試攻城戰法,如切斷敵手周邊的後勤補給,清除城池周邊的鄉村,將老百姓趕入城中消耗物資;用石頭和水填護城河,引水灌城等。

不僅如此,成吉思汗還發現,身在西夏的漢人工匠熟悉如何製造圍城器械,如彈射器、拋石機,這些器械可以從遠處使用大量的石頭來摧毀城牆。成吉思汗對此十分重視,他下令獎勵那些在戰爭中投誠的工匠,還從俘虜中挑選工匠,編入蒙古軍隊,成為蒙古工程部隊的成員。在此後的戰爭中,憑藉著經驗和教訓以及攻城武器,蒙古人繼續攻略城池,且一次比一次成功。

1142年,西夏王朝,金/女真王朝,宋朝和大理王國版圖。(Yu Ninjie/Wikimedia Commons)

周邊部落臣服 成吉思汗再得助力

在征服西夏的同時,成吉思汗也沒忘記收服蒙古周邊地區的部落和小國。1207年,成吉思汗派長子朮赤率軍去北方西伯利亞地區的林木,他不費力氣地將那裡的森林部落招降。對此,成吉思汗十分滿意,並將這些部落賞賜給朮赤。

1210年,忽必來奉旨出征合兒魯兀惕。合兒魯兀惕屬突厥語族部落,最初居住在阿爾泰山以西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一帶,8世紀初,在後突厥汗國的攻打下,逐漸南遷至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附近。其後又西遷至今巴爾喀什湖東南。12世紀,成為西遼的藩屬,其領地內有海押立(今巴爾喀什湖東卡帕爾附近)、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等城。其君主稱「阿兒思蘭汗」,受西遼委派的少監監治。

西遼由契丹人耶律大石於1124年建立,在1141年其成為中亞霸主,畏兀兒(高昌回鶻)、西喀喇汗國、東喀喇汗國及花剌子模等先後臣服於強盛期的西遼。蒙古崛起後,西遼已走向衰落。因此,在蒙古軍隊到來後,合兒魯的阿兒思蘭汗殺掉了西遼少監,向忽必來投降,並隨忽必來入朝。成吉思汗因其是不戰而降,所以給予恩賜,降旨把女兒賜嫁給他。從此以後,合兒魯阿兒思蘭汗家族與成吉思汗皇族結成聯姻關係。

西遼的附屬畏兀兒(高昌回鶻)的亦都護(國王的世襲尊號)聽說成吉思汗興起,擊滅乃蠻、兩次攻掠西夏的消息後,便決定擺脫西遼少監的暴虐監治,投靠寬宏有度量的成吉思汗。1209年,他殺死西遼少監,遣使臣覲見成吉思汗表示歸順。1211年春,他又親自去覲見成吉思汗,請求娶成吉思汗之女。成吉思汗因其主動歸附,便把女兒嫁給了他。自此,亦都護王族與成吉思汗皇族也形成了世代聯姻關係。

與其它被征服國有所不同的是,高昌回鶻一方面是蒙古大汗的藩臣,必須履行納質、進貢、出兵從征等藩臣義務,但另一方面,亦都護對自己的領地和屬民有一定的自主權。更為重要的是,13世紀的畏兀兒族信仰佛教,文化高於蒙古,有許多畏兀兒人仍從事遊牧,與蒙古人語言、習俗上較接近,蒙古人在大量吸收漢文化前,主要吸收畏兀兒文化。13世紀中葉出現的最早的蒙古歷史《蒙古祕史》,就是由畏兀兒必闍赤筆錄蒙古人的口傳故事編寫成的。此外,由於畏兀兒位居東西方交往的通道,對蒙元時代東西方經濟、文化、科技的交流也起到重要作用。

高昌回鶻王供養圖(敦煌壁畫中的供養人)。(公有領域)

劍指金國以血仇 求長生天庇佑

在三征西夏並迫使其接受「附蒙伐金」的條件、翦除了金國的羽翼後,成吉思汗終於將劍鋒指向了一個世紀以來統治北方大部分地區的金國。

早前蒙古諸部落一直臣服於金國,但蒙古人與金人有著很深的仇恨。原來,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的叔祖俺巴孩曾為塔塔爾人俘虜,並被送至金國,金人以叛逆之名將其釘死在木驢之上。蒙古諸部為此多次與塔塔爾人和金人作戰。此外,金國不僅要求蒙古部落納貢,還每三年派兵向北剿殺,謂之「減丁」,直至1190年才停止。金人的殘暴讓蒙古人恨之入骨,累世難忘。

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諸部時,為了打擊塔塔爾人,曾與金國有過盟約,同意臣服於金國,年年進貢,還被金國授予官職。成吉思汗統一草原並建立大蒙古國後,就想擺脫金國的控制。

一次,金國平庸的衛王允濟來收取進貢的東西,成吉思汗明確予以拒絕。允濟回國後,請求派兵征討,被金國皇帝拒絕。1208年,允濟(完顏永濟,後世稱之為「衛紹王」)即位,派使者來要求成吉思汗向新皇帝稱臣。成吉思汗頗為不屑,不僅不肯跪接其即位詔書,還向金國都城的方向說道:「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為之耶?何以拜為?」說罷乘馬離去,留下瞠目結舌的使者。衛紹王得知後大怒,企圖等成吉思汗入貢時將其擒殺。成吉思汗得知後,遂與金絕交,也斷絕了臣服關係。

1211年,成吉思汗下決心大舉進攻金朝。春天,他在客魯漣河召開了一次忽里勒台大會,與各方共同商討征伐金國事宜。除了為祖先復仇,成吉思汗給出的出征理由還有一個就是為被金人攆走的契丹人一雪前恥。會議還邀請了結盟的畏兀兒和西夏國的代表。

在獲得部眾和盟友的支持後,成吉思汗登上了附近的蒙古聖山,跪拜了九次,訴說著對金國人的不滿,並祈禱道:「啊,長生天!我已武裝起來,立誓要為我的祖先所流的血報仇。金朝皇帝殺害我的祖先俺巴孩汗,請允許我報這個仇,並助我一臂之力吧!」

出征前,成吉思汗還將自己關在帳篷裡三天三夜,而其他等待著長生天決定和成吉思汗命令的蒙古人,也低喃著蒙古習語「呼累、呼累、呼累」。到了第四天黎明時分,成吉思汗從大帳中走了出來,向眾人宣布,「長生天」將允許他們復仇,並預示他們將獲取勝利。

彼時從表面上看,大蒙古國與金國的力量對比是懸殊的。1211年,大蒙古國人口70萬左右,軍隊15萬(其中10萬是大蒙古國的蒙古軍,其餘是收降的各部落軍隊),金國有人口5千多萬,號稱軍隊100萬。這也就難怪當時的金國皇帝說:「他們(蒙古人)怎麼敢入犯?」

不久後,金國皇帝就知道到底誰應該害怕了。(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蒙古祕史》

《元史》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中國歷代戰爭史》(元朝) 台灣出版

《蒙古帝國興亡錄》

《西夏紀》

點閱【成吉思汗】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