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華盛頓將軍的相遇

華盛頓將軍系列故事 宋闈闈

在盛夏的曼哈頓,當王家海軍的軍艦登陸時,兵敗潰逃裡,唯有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一直帶領著炮隊,向敵艦開炮還擊,那份臨危不亂的勇敢沉著,給當時在戰場上的華盛頓將軍留下深刻印象。

不同於裡德令人心寒的暗中背離,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對將軍忠心耿耿地追隨,始終如一地捍衛,自1776年撤退新澤西,一直到獨立戰爭結束。

在跟隨華盛頓將軍征戰紐約,撤退新澤西的這支大陸軍裡,有一名炮兵上尉,是從哥倫比亞大學退學前來參軍打仗的年輕人,他的名字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他日後成為華盛頓將軍在戰爭中最得力的助手,最信任的副官,日後美國的第一任財政部長,美國憲法、美國財政的奠基人。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出生在一個西印度英屬殖民地島嶼上,他是一名私生子,母親是一名法國女子,之前有過不如意的婚姻,父親則是一名不怎麼紳士的英國人。一對失意男女在這個殖民地島上相遇後,共同生活幾年,生育了亞歷山大。這個小男孩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從他的生活裡消失,不久之後,母親也一病而逝。根據長子繼承法,母親第一次婚姻裡所生的兒子來到這個島嶼,接收了母親所有的財產,包括漢密爾頓特別愛讀的母親的書,也沒給他留下。好心的鄰居看這個一無所有、無片瓦遮頭的孤兒可憐,便把那些書買下來,送回給漢密爾頓。所幸當地的殖民地白人社群,有照顧孤寡弱小的傳統,不至於讓這個孤兒流落街頭,於是這個孩子憑藉著眾人的善心和自身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

因為很早失去父母雙親,漢密爾頓的年齡至今有兩種不同記載,一種是說他出生於1755年1月,一種則堅持有文獻記錄他出生於1757年1月。總之,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一個摩羯星座的孩子,他具備摩羯座的堅韌、頑強、高瞻遠矚、富有領導能力的特性。失去母親和家的庇護後,小亞歷山大在當地一家商店當學徒謀生,他料理生意,接待客人,記帳開支,跑腿送貨,忙得頭頭是道,有條有理,很是利落。以至於老闆到歐美大陸進貨時,能夠很放心地把店交給這個十來歲的小學徒來打理。

他的命運轉機源於他的寫作才華,有一年島嶼上遭遇颶風,他將颶風席捲而來的驚心情形全程觀察和記錄,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紀實性散文投稿,並在當地的報紙上發表。這個孩子天生的語言能力和寫作才華,令當地社團為之驚詫,他們決定,不能讓他在店裡一直做學徒。於是眾人籌集了一筆錢,送他上船離開小島,前往新大陸求學。就這樣,少年漢密爾頓來到了北美,他先在新澤西的伊莉莎白鎮的一所學校學習語言,投考當時的新澤西學院(普林斯頓大學)未果,轉而考取了紐約的國王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前往曼哈頓求學。就這樣,紐約這座城市,迎來了日後的「紐約王」。

引人注目的炮兵上尉

1776年夏,出現在華盛頓將軍麾下的這個年輕人,已經在人群裡嶄露頭角,顯示出他天性不凡的智慧,感召能力和領導能力。獨立戰爭打響後,這位年輕的學子便在課堂上坐不住了,他頻頻寫文章抨擊英王對北美的奴役政策,在公開集會上發表演講。凡他開口,他的熱情和滔滔的語言表達能力,便如磁石吸引鐵釘一樣,吸引人群。他雖支持獨立革命,卻比一般青年更為理性。曾經有一次,狂熱的學生圍攻保王黨身分的學校校長,試圖將校長抓捕下獄,是漢密爾頓守住了校長家的大門,呼籲眾人冷靜,不可妄為,無理性的激進之舉與暴徒無異。這勸說的空檔足以掩護校長從後門逃走,安全回國。華盛頓將軍的部隊進駐紐約後,漢密爾頓這個異鄉人,憑他一己之力,在曼哈頓街頭遊說募集,招兵買馬,居然拉起了六十八人的一支民兵,且在一次戰鬥中奪取了英軍好幾門大炮,便自成了一支炮兵隊。並且,漢密爾頓還搞來了一筆錢,給炮兵隊的每個士兵都換上了統一的藍色軍裝,鹿皮馬褲和軍靴。他一生都推崇好看的制服能提升士氣這樣的理念,並樂此不疲,凡是帶兵,他總是先張羅著要製備漂亮的軍服配置。

漢密爾頓相信好看的制服能提升士氣,凡是帶兵,他總是先張羅著要製備漂亮的軍服配置。圖為美國畫家Alonzo Chappel的作品《著制服的紐約炮兵亞歷山大·漢密爾頓》。(Wikimedia Commons)

你就想想吧,缺衣少食的大陸軍中,多少人連鞋子都沒有一雙,深秋裡還穿著夏天的單衣衫。在新澤西撤退的寒天裡,還曾經發生過美方士兵從戰死的英軍屍體上扒下精製的全羊毛料紅色軍服,穿在身上禦寒,卻因此被自己人當作了敵人的悲劇事件。所以,漢密爾頓帶領的這支衣履光鮮,氣派漂亮的紐約炮兵隊,走到哪兒都神采奕奕的,引人注目。漢密爾頓呢,是個天生的領導者。在撤退新澤西的行軍途中,在新布斯威克,一位軍官因公務與漢密爾頓接洽,形容見到他的情形是:迎面走來一群英氣勃勃的年輕炮兵,領頭和他握手交談的,是炮兵中個子最矮小,看起來也最年輕面嫩的那個毛頭小伙子,開口介紹說自己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那一種理所當然的口氣,自信軍中沒有人會不知道他就是漢密爾頓。

命中注定的相遇

的確,漢密爾頓和他的炮隊,從紐約到新澤西這一路戰打下來,在大陸軍中一直是驍勇善戰,能夠扭轉劣勢的一股堅實力量,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已經聲名顯赫!在盛夏的曼哈頓,當王家海軍的軍艦登陸時,兵敗潰逃裡,唯有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一直帶領著炮隊,向敵艦開炮還擊,那份臨危不亂的勇敢沉著,給當時在戰場上的華盛頓將軍留下深刻印象。在撤退新澤西的途中,從紐瓦克走到普林斯頓,漢密爾頓指揮的炮隊一直起到了掩護撤離的作用。曾經在新布朗斯威克的一條河邊,敵我雙方爭奪一道橋,美軍試圖在撤退前摧毀那座橋,英軍方面,康沃利爵士指揮的輕兵團則試圖通過那座橋,跨河掩殺而來。華盛頓將軍命令漢密爾頓和他的炮隊,在河邊開炮,阻止敵人的緊追不放,漢密爾頓指揮有方,炮隊的火力,硬生生地將那支驍勇善戰的英軍輕兵團堵在了河對岸,沒能過橋,為部隊的撤退贏得了寶貴時間。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有勇有謀,聰慧過人,源自於他的天賦,也源自於他後天極愛學習的精神,他是個極為自律的自學者。他滿腹的軍事槍炮彈藥的知識,都來自於他廣博的閱讀和自學,這些學習成果都能在戰場上現學現用。他本是個孤兒,在動盪中生活慣了的,所以,萬般悽惶、逃兵不斷的新澤西撤退,對這個孤兒來說倒沒什麼,他本來也不像別的美國士兵,有一個熱乎乎的家可以逃回去。行軍途中,他依然延續著每日的閱讀進程,雖然時不時就要帶兵上陣,對敵開炮,這樣命懸一線的動盪軍旅,也不妨礙他每天找到可以安靜讀書寫字的時間。在軍中的漢密爾頓自學了大量經濟學的書籍,他的讀書筆記,閱讀心得都寫在一個隨身攜帶的帳簿上。以至於兩百多年後的當今,一位研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為他撰寫傳記的一位歷史學家感慨地說,讀完那本帳簿,你就讀懂了漢密爾頓的一生。

就是這樣,1776年的寒冬,大軍一路撤退,冷風冷雨中的新澤西,華盛頓將軍和年輕的上尉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完成了他們命中註定的相遇和相知。在1776年歲末,漢密爾頓成為了華盛頓將軍的副官,在他的身邊工作,形影不離地跟隨他的腳步,隨時記錄將軍下達的指令,為將軍處理海量的、無窮無盡的、來自四面八方的文書。不同於裡德令人心寒的暗中背離,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對將軍忠心耿耿地追隨,始終如一地捍衛,自1776年的新澤西,一直到獨立戰爭結束。

點閱【華盛頓將軍系列】連載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