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自工業革命之後,科學發展看似一日千里,有了強大的武器設備、衛星、太空飛船。可是當我們翻翻古書時,卻會發現中國古代科學其實遠遠超出西方國家。
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城南5公里處,北嶽恆山下金龍口西峰的絕壁之上,以其玄妙的特點譽滿古今建築史。懸空寺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無論從設計構思,還是建築構想,它的大膽、奇巧、無畏都讓人驚慕不已,慨嘆不盡!
懸空寺三層九脊,共有樓閣殿宇40間,結構精巧,整座寺廟由立木和橫木支撐著。這些以橫木為梁者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插進岩石裡去。每根立木的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以保證能把整座懸空寺支撐起來。
據說,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它的支撐作用,如果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了。這個奇妙的原理是現代科學理論很難想像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恆山日記》中寫道:「依岩結構,而不為岩石累者,僅此。」
中國古人在天人和一的觀念下,凡事講究修心養性,樂天知命,曾經出現不少令現代西方學者十分敬佩的科學家。東漢張衡(西元78-139年)創造了世界上最早運用水力的機械–渾天儀。根據渾天儀來觀測天體,發現了月亮不會發光以及月蝕的成因,記載在《靈憲》一書。
據《隋唐書-律歷志》記載,南北朝的祖沖之(西元429-500年)算出圓周率到小數第七位3.1415926-3.1415927,比外國早了一千多年。直到十五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算到小數點後十七位,才打破祖沖之的記錄。祖沖之算出球體體積公式,得出:「等高處的橫截面積相等,那麼二個立體的體積也必須相等」的結論,比義大利數學家卡瓦列利得出同樣結論早了一千多年。現代西方天文學家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中國古代醫學的發達,更是西方現代醫學無法相提並論的,藥到病祛。其實中國古代科學一點也不遜色於西方現代科學,而且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都沒有造成大規模的環境污染。就在大家一味地追隨西方現代科學的同時,漸漸地和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日趨悖離,越來越短視近利。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