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5月04日訊】雖然歐美的疫情逐步趨緩,但是還沒有完全受到控制,台灣中經院週一公布4月份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到47.6%,創下2012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
中經院副院長 王健全:「4月份的PMI為47.6%,中斷連續6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
台灣四月PMI指數大跌5.5個百分點,來到47.6%,創下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大跌幅。主要原因就是歐美疫情還沒完全受到控制,扮演供應端角色的台灣製造業,面臨需求與訂單透明度急降兩大挑戰。
中經院副院長 王健全:「台灣的疫情在緩和,但是全球的疫情還沒有真正緩和,特別是需求,所以這一次為甚麼PMI是供給跟需求的雙降。因為像你看美國,歐美的需求下滑,比如說很多大型賽事,像是這個NBA、大聯盟,甚至東京奧運的延後,事實上對我們的紡織業,比如說運動衣、鞋子,這個都會有一些不利的衝擊。所以就是說你復了工,但是你的需求事實上是沒有跟著上來,甚至很多被取消訂單。」
五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數量與人力僱用呈現緊縮;六大產業中,只有電子暨光學產業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的PMI仍呈現擴張。展望未來六個月,台灣景氣走向如何?各界持續關注。
中經院副院長 王健全:「如果全世界疫情控制住,那對台灣的進出口貿易影響會比較小。就是說歐美如果從現在疫情到高峰,到第二季高峰,那第三季慢慢復甦,對台灣是有利的;如果到第三季還是高點,到第四季才復甦的話,那對台灣的出口可能會有一些比較不好的影響。」
儘管歐美各國陸續釋出解除封鎖消息,中經院推測景氣未來會反彈,不過腳步不會非常快。
新唐人亞太電視趙庭譽台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