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29日訊】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4月28日星期二,歡迎大家繼續參與我們來討論一些熱門話題。
前段時間有朋友留言說,能否談談習近平這個人的思想軌跡,因為他上台以來的一系列施政行為實在讓人大跌眼鏡。黨媒不停渲染說他在下一盤大棋,他自己也雄心勃勃要實現新版統一六國的中國夢。但實際上他除了反腐集權還算有兩把刷子,其他方面幾乎無一例外下出的都是臭棋。這背後當然與他的思維方式與客觀處境有關。
説到這個話題,我想起就在幾天前看到一位網友的感概,他說5年前他還認定,中共政權的壽命至少還有50-80年,但現在他覺得,自己完全可能很快就能親眼目睹中共的垮臺。
這個朋友的看法其實有相當代表性,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出來了,就是中共已經走入窮途末路,那個廣爲人知的中共崩潰論,這次真的要兌現了。我很贊同這位朋友的觀察,而且我覺得中共的崩潰,可以説已經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爲什麽這麽説呢,因爲這和我們開頭提到的話題密切相關,就是習近平的思維方式行事方式與他的客觀處境,都是促成中共走入末日的關鍵,下面我們就來逐一討論一下。
現在無論海內外的朋友,經常拿習近平和崇禎進行類比,已經不是新聞。歷史上這麽多末代君王,爲什麽就選中了崇禎呢,當然最大的原因是,很多人都覺得習近平和崇禎有一點非常相似,就是都曾經一度想振興一個病入膏肓的王朝。但實際上,他們兩人之間,真正相似的地方非常少。
我們都知道,後世的史學家對崇禎有一個幾乎一致的評價,說他是最不像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清朝人編修的《明史•本紀第二十四》中就這麽評價他說:「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這可以説已經是很高的評價。清朝名臣張廷玉更直言不諱說崇禎皇帝是: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
實際上,崇禎16嵗登基,17嵗的時候就把魏忠賢爲首的閹黨宦官集團一網打盡,活脫脫就是一個少年有為的明君形象。此後的十幾年中,他不貪財不好色,還很勤政,一心想要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但最終仍然身死國滅,只能説,大明氣數已盡,非人力可以挽回。
習近平不一樣,如果説崇禎的目標,只是挽救大明免於崩潰,只是盡量為走入末期的大明延壽,那麽習近平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按照他一幫幕僚智庫的戰略設計,毛澤東解決了中共的生存吃飯問題,鄧小平解決了中共的富裕問題,現在需要他習近平來解決中共的稱霸問題。所以,在習近平眼中,他覺得自己統治下的中共,是處於上升期,而不是下降期。
這個判斷,是最致命的誤判。也即是説,習近平不但沒有把自己視爲末代之君,沒有如履薄冰那樣的小心謹慎,反而覺得自己肩負開疆拓土的中興大業,就是要這麽任性的去折騰,這就是爲什麽民間一致送給他一個「縂加速師」稱號的深層原因。
平心而論,習近平是有一點本錢的,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經濟改革40年,利用全球化佔盡了世界的便宜,一下成了經濟爆發戶,中共成了全世界最有錢的政府。另一個是習近平利用反腐集權成功,幾年時間,從一個四邊不靠不起眼的太子黨,變成既有錢又有權的帶頭大哥。所以他一下變得雄心勃勃,想建一番功業,可以說是很正常的。
既然想建功立業,那麼習近平勢必要選一個歷史上的參照,他選的誰呢?在我看來,這並不是祕密,他覺得自己的參照是秦始皇。
大家不要驚訝,雖然我們都看到習近平的實際表現和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之間,其差距猶如雲泥之別,但中共當局上上下下的確就這麼定位的。這個說法有什麼根據嗎?當然有。
從2009年起,大陸就熱播一部歷史系列劇叫做《大秦帝國》。當然這部電視劇談不上什麼歷史價值,基本上就是為了借古喻今的一部政治主旋律作品,這是中共數十年不變的文宣手法。這部電視劇前後分為四部,從09年一直播到了2017年,播出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目前還在製作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
這部電視劇可以說備受當局重視,其背後的政治影射是很清楚的,言下之意就是現在的共產中國猶如當年的大秦,現在已經走到了崛起階段,只差最後一步《天下》,也就是中共一直掛在嘴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換種通俗的的說法叫「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2017年3月16號,中央黨校培訓部專門舉辦了一次讀書茶座,大秦帝國原著作者孫皓暉出席,與黨校學員舉行了題為「《大秦帝國》與重建中國文明」的研討會,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專門發表講話,總結了大秦帝國之所以崛起的三大因素,分別是:1、有強大的精神力量;2、二是有雄才大略的政治人物;3、有秦國人的不懈奮鬥。
這點弦外之音是很清楚的,我們簡單置換一下說法,就是:1、有習近平思想指導;2、有習近平這樣的政治強人出現;3、有黨的領導及全國人民擁護,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四個自信之類。
此外,何毅亭還特意提到,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滅六國,用了一百三十五年。而中共從1921年成立到2049年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也是一百三十年左右。所以,只要在習近平為全黨的核心的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等。
何毅亭是什麼人呢?他號稱習近平文膽,是習近平非常看重的黨內理論家及親信幕僚,習近平近年來的一些重要講話據說就出自其手,而且他還深度參與了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的撰寫。
大家看到了吧,中共高層對自己的定位是幾乎照著秦國崛起統一六國的模式來的。而且這不僅僅是何毅亭一個人的看法,那個在中美貿易戰中所有預言幾乎全部落空的所謂「國師」金燦榮,也是這種調子,什麼毛澤東解決了中共活下來的問題,鄧小平解決了富起來的問題,現在輪到習近平來解決強起來的問題等等,這基本就是中共高層的整體共識。因為我們看到習近平上台後一系列的強勢政策,的確就是按照這個套路在走。
他一手推出的一帶一路,其實就是一個山寨版的「遠交近攻」,這裡的「近攻」,當然不再是狹義的國土吞併,而是對周邊沿線小國弱國事實上的政經操控。而「遠交」,那就是對歐美各大國的經濟收買與意識形態滲透。
不僅如此,甚至就連習近平那個無人不知的「定於一尊」的說法,最初的出處都來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李斯說的一句話:「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就不一一列舉更多例子了。也就是說,習近平對自己的定位,遠不僅僅是保黨這麼簡單,他還要開疆拓土,征伐天下的。要像秦始皇那樣包舉宇內、一統四海。這才是他內心深處真正的習近平思想的底牌。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沒什麼問題,他手裡非常有錢,而且又通過修憲解決任期限制,那基本上就可以大展拳腳,轟轟烈烈干一場了。但實際上,儘管他處處效仿秦始皇,但爲什麽得到的是相反的結果呢,不但寸土未得,反而還將此前的勢力範圍都丟了,現在內外交困一片末日敗像呢?這裡面顯然有大問題。
在我看來,這背後的問題不外乎兩點:1、他完全不識天象大勢;2、他完全不瞭解秦始皇,也沒意識到自己和秦始皇其實毫無可比性。他想學秦始皇,其實種種措施學的是秦二世。就連他現在身邊的政治環境,都和秦二世胡亥非常相似。
首先,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是天象使然,他是順天象而為。可能有朋友覺得,天象這個詞太玄了吧,其實如果要用現代人容易理解的說法,也可以說是歷史大勢,歷史潮流。所謂分久必合,在經歷了5百多年的春秋戰國分裂時期後,華夏重歸一統已然是歷史大勢。
習近平面臨的天象是什麼?現在的歷史大勢是什麼?是中共即將滅亡。大家不要以為我這裡是在喊口號,說中共將亡是天象,這不是我說的,是中共自己說的。
簡單舉個例子,早在2002年6月的時候,貴州平塘縣掌布鄉桃坡村原村支書王國富,在清掃掌布河谷景區時,無意中發現一塊巨石石壁上出現「中國共產黨亡」六個橫排大字,每字約一尺見方,筆劃突出於石面有如浮雕。
這件事當時就被報道出來引起轟動。第二年,以中科院地學部副主任、權威地質學家李廷棟為首的15名地質專家組成的團隊實地考察了這塊石頭,得出的結論是,這6個大字位於距今2.7億年左右的二疊統-棲霞組-深灰色岩石中,完全天然生成,未發現任何人工雕刻及其它人為加工痕跡。
黑龍江黨媒《哈爾濱日報》2005年11月9日還專門報道過這件事,央視也製作過30分鐘的報道專題片,只不過都避開了「亡」字不提,只說中國共產黨5個字。現在當地的景區門票,也刻意遮擋住最後的「亡」字,只突出前面5個字。
這可不是什麼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真事。大家可以谷歌一下就知道。包括國內百度搜索都能看到,國內媒體稱其為「救星石」,而海外稱其為藏字石或「亡共石」。
這要按照傳統文化來看,顯然就是一種天象了,就像秦始皇獲得那句「亡秦者胡也」的警告一樣,這是中共將亡的預告。當時的中共9常委,都去看過這塊石頭,但誰都不敢下令把那個「亡」字鏟掉。
為什麼我們說習近平不識歷史大勢,就是這個意思,中共解體原本就是天象,他不但不順道而行,反而還對著干,怎麼可能不碰壁呢。
其次,秦始皇雄才大略是不用多說了,手下那是貨真價實的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習近平手下有誰呢?初期反腐集權基本就靠王岐山,19大後戰狼式折騰基本就靠王滬寧,除此之外,習家軍中拿得出手的人才,基本數不出幾個。
為什麼我們說他的處境其實更像秦二世胡亥,就是因為王岐山很類似李斯的作用,開始為保習近平上位大殺四方震懾群臣,然後就靠邊站。而王滬寧基本就是趙高的翻版,用各種理論各種套路把習近平灌的五迷三道的找不著北。在中美貿易戰、香港返送中風暴以及武漢瘟疫中,我們都看到了文宣系統指鹿為馬的非常真實的荒誕劇在不斷上演。
王滬寧19大上位後給習近平所有的出謀劃策,對內不外乎嚴刑峻法、囹圄成市,對外不外乎張牙舞爪,強勢出擊,完全是走的商鞅那套「內行刀鋸,外用甲兵」的路數。
要知道,商鞅那套東西,早在秦惠文王就被修正過了,更不是秦始皇所用的,不但不用,還被秦始皇否定過的。秦二世其實是違背了秦始皇定下的基本國策才導致最終身死國滅。
當然,可能有朋友有不同看法,我們以後有時間會和大家更詳細來討論秦始皇的相關話題,那時大家會看到,歷史上對秦始皇的抹黑和誤解有多麼深多麼可怕。
習近平對秦國歷史的認知顯然是謬誤而偏頗的,因爲他即便有學習歷史,學的也是黨文化修改版的歷史,這直接導致了他的政策錯位。而且更糟糕的是,他不但基本複製了秦二世的亡國政策,還照搬了另一個短命王朝,隋朝二世皇帝楊廣的致命失策。
說到楊廣,儘管民間把楊廣描繪成一個好色荒淫的花花公子,但了解隋史的人都知道,真實的楊廣7歲就能賦詩,20歲率兵平定南朝,堪稱文武全才,史書對他早年的評價非常高。
楊廣登基之後,也是一心想要建功立業,他把年號定為「大業」就能看出其雄心壯志。不幸的是,也正因為他太急功近利,頻繁的大工程上馬,攪動天下不安,又東征高麗輕啟戰端,以至於在國家還很富裕的時候急速敗亡。
楊廣敗亡並非因為民不聊生,要知道,經過楊堅開皇之治,隋朝府庫充盈,儲存的糧食和布帛,直到貞觀14年都還沒用完,這是有記載的。
很多人以為政府有錢就不會速亡,其實楊廣就是前車之鑒。習近平開疆拓土的幾個大動作,從一帶一路到大撒幣,從輕啟貿易戰到搞砸港台事務,攪動全國甚至全球的力度,比楊廣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都知道,老子有一句著名的話:治大國若烹小鮮。烹煮一條小魚,如果不停拿勺在鍋裡翻攪折騰,那肯定沒個好。這道理,估計習近平身邊那一幫幕僚誰都不懂,都反其道行之,拚命鼓動他折騰,結果就是一地雞毛。
問題是,習近平的麻煩還不止於此。很多人拿他比崇禎,其實他們並沒多少相似之處,要說真有相似,可以說他基本繼承了崇禎皇帝多疑導致奸臣上位的短板,這是他真正和崇禎比較相似的地方。
正因為多疑,誰都不信任,習近平才不斷集權,真的形成了孤家寡人的局面,所有權力都在他手中,所有的麻煩也都在等他親自解決。
前段時間有一篇網絡熱文,題目就叫「崇禎因何亡國?危機來臨時所有人都在等他」。這文章也是借古喻今,雖然其現代人解讀古人的基點有偏差,但至少看到了習近平與崇禎在個人人格上的共同缺陷。
最後,除了重蹈歷史上三大亡國之君的覆轍,習近平還遭遇了比明末更大更猛烈的大瘟疫襲擊,同時面臨著比大清末年8國聯軍更糟糕的80國聯軍聲討索賠,將重演升級版的庚子賠款。這樣的處境下,這個紅色政權還能撐多久呢?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不能展開詳細討論了,但一個基本的道理我覺得需要強調說明一下:論個人才能,無論崇禎皇帝還是隋煬帝,比起習近平都只有過之而無不及;論時局之險惡,當前的中共比大明末年和大清末年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平心而論,習近平原本具備一個守成之君的資質,但他為了保黨,不惜集合了歷史上4大王朝末日幾乎所有的敗政惡政,這樣的局面要想不亡,除非把中國歷史所有朝代的史書都推翻改寫一遍才行。任何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今天暫時聊到這裡,謝謝大家,我們下次再見。
(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