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25日訊】中國官媒4月24日報導,中國總理李克強以視頻的方式給廣東等六省(市)政府負責人召開會議。其中有三個農業大省和三個外貿省(市),凸顯中國經濟在農業和外貿領域存在的問題。
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跌6.8%,這是自1976年官方開始發布經濟增長數據以來首次錄得負值。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稱「一季度極不尋常」,未再提及「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首次提出提「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之前北京當局多次提及的是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這是中共政治局在2018年7月30日會議首次提出。
據中國官媒4月24日報導,李克強4月23日在北京視頻連線吉林、江蘇、河南、廣東、四川、上海六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經濟走勢。他強調,「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科學研判經濟走勢,通過加大宏觀政策調節的力度,切實做到‘六保’,努力實現‘六穩’。」
他並稱,「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國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衝擊最大。
李克強表示,外貿方面當前首要的任務是保產業鏈、保供應鏈,實現穩外資、穩外貿。
上述六省市中,廣東、江蘇和上海是外貿主要省市,吉林、河南和四川是農業主要省份,這意味著外貿和農業兩大領域情況並不樂觀。
4月23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3月中旬以來外貿退單以及棄貨拒收現象增多,訂單問題顯現,「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工業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形勢仍不容樂觀。」
黃利斌稱,受疫情影響,中國今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大幅下降13.5%,工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7.3%,同比回落8.6個百分點;1-2月份企業虧損面達到36.4%。
雖然官方表示情況正在改善,但諸多分析卻表示難以樂觀:2020年中國經濟收縮已成定局。因為中國各地的工廠尤其是外貿企業,在復工復產半個月後因國際訂單的取消,不得不再次停工停產,甚至是大規模裁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奇淵撰文認為,後續出口壓力有較大可能性進一步增大。同時,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下降幅度較大,與此同時居民消費的信心、預期也受到的影響。即使是政策發力,也受到疫情防控考慮的一定制約,因此短期內難以看到經濟快速的V型反彈。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復工不等於復產,復工率達到了80%的行業,很多復產率不到30%。現在歐美疫情仍然十分嚴峻,「長尾特徵」明顯,世界主要經濟體全部中招,全球經濟基本停擺。中國很難獨善其身,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11.4%。疫情何時結束,不確定性很大。
另外,中國農產品形勢更加嚴峻,農業遭遇疫情和惡劣氣候的雙重襲擊。
中國東北的黑龍江省是此次疫情二次爆發最嚴重的省份,省內綏芬河市和省會城市哈爾濱成為二大疫區,據悉,疫情已傳播至遼寧省等鄰近省市。
官方數據顯示,黑龍江糧食產量居中國第一,已是連續八年成為中國糧食產量第一省。並且該省的大豆產量位居中國各省份第一。
此次疫情的疫區所在地,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和牡丹江市則位於黑龍江省八大糧食種植區中的水稻和大豆主產區。
4月23日,據《路透社》引述三位消息人士稱,北京計畫購買超過3,000萬噸的農產品補充國家儲備,以防範疫情造成農產品供應中斷,並以此來履行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的承諾。
據消息人士稱,中國打算購買約1,000萬噸大豆、2,000萬噸玉米及100萬噸棉花,這些將用來充實國家儲備糧食。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