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疫情至今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各地政府的因應措施花樣紛呈,從封城到封鎖小區,阻斷疫情嚴重的省區的人來本地打工,繼續讓本地居民自我隔離,無所不包。由於國務院辦公廳規定2月3日起正常上班,關於復工的討論網上刷屏,普遍說法是「兩難」。這個「兩難」的說法的誤區是將復工涉及的三方當事者當作一個無差別的利益共同體,認為每一方都需要考慮政府稅收、企業效益與員工生命安全。其實,復工當事三方,每一方考慮自己的利益,再兼顧另外兩方,這架天平將傾向哪頭,輕重自知。
疫情正熾,過早復工是政府的錯誤選擇
從中央政府的立場來看,當然是急於復工。因為中美貿易戰的關係,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已經下調,加上疫情,堪稱屋漏又遭連夜雨。按照國務院規定,2020春節假期(12月24日-2月3日)比2019年春節假期(2月4日-2月10日)只多了五天。也就是說,由於損失連連,政府將經濟復甦押寶在復工時間上面。
站在政府這一角度的代表性說法是「有序復工」,理由是「隔離並非沒有成本。現代社會建立在流動性的基礎上,僵硬隔離,或會造成新的秩序熔斷」。好些經濟分析都指出,當前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主要在第一季度,折算到全年對經濟的影響應該在1%到1.5%之間——這對看重GDP總量與財政收入的中央政府來說,無法忍受。更何況維穩費用與應付疫情,都需要大把銀子。
我曾寫過一篇《從新冠疫情看中國政治的墨菲定律》,歷數了本次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央政府做的幾次錯誤選擇。所謂墨菲定律意即: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武漢疫情蔓延的四個關口,中國政府都做了錯誤選擇,正好驗證了墨菲定律。這四個關口是:1、武漢肺炎疫情初起時,在公開信息與封鎖信息二者之間,中國政府選擇了封鎖消息。2、隔離患者、封鎖疫區都宜早不宜遲,但武漢在封城之前已經有500萬人流往中國各地及全世界,終於導致疫滿全國、禍延全球。3、對WHO施加影響,讓其在科學、政治外交之間選擇了後者;4、需要向世界表示歉意之時,卻選擇了譴責他國不厚道,幫助最多的美國挨罵最多。
如今還要加上第五個錯誤選擇:在疫情持續惡化之時,應該避免人員群聚之時卻選擇復工。
前天,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已宣布病毒潛伏期不是14天而是24天,近日還發現山西一老年婦女潛伏期長達40天。這種情況下應該極力避免群聚導致的交叉感染,政府不顧客觀條件,霸王硬上弓式的要求復工,有可能導致湖北之外的一些省淪為新疫區。
因此,政府應該推廣上海經驗,只應該要求與民生相關的企業復工,這些企業的員工,當地政府也必須提供必要的防疫設施並每天檢疫,這些應該算在企業成本裡面。
企業復工經濟帳不能建立在僥倖之上
企業當然也會算經濟帳,最大的帳是企業的生死線。據清華大學朱武祥等人對中小企業調研,受疫情影響,85.01%的企業維持不了3個月生存。國海證券的網絡問卷調查,涵蓋農林牧漁、製造業、建築業與服務業等主要行業,樣本既有大中型企業,也有相當數量小企業。該調研顯示,超過8成的企業反映收入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超過75%的企業反映企業的現金流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力。
更詳細的帳來自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今年2月初的一次公開發言。賈國龍稱,若疫情無法有效控制,企業帳上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損失營收7-8億元,同時2萬多名員工一個月支出就在1.5億左右。
不能開工、工資照發,企業五險一金照繳(只是延遲了兩個月左右),企業確實會面臨極大生存壓力。但是在疫情高峰時期硬開工,導致的損失更大。比如2月10日在網上盛傳的一家蘇州開工的企業,已經確診一例,全廠200多職工全部隔離,每個職工隔離費4270元,全部由企業承擔——對這種情況不能掉以輕心,沒有哪家企業敢打包票,現有的疫情檢測手段沒有疏漏,就算在美英日本等防疫條件比中國好得多的國度,也常出現漏檢者,觀察期過了14天之後再出現病情症狀的患者。
贊成政府復工令的專業人士推算是:疫情看起來很嚴重,但實際感染率不高,只有2%。這種推算非常危險,一是假定不存在交叉感染與二次感染帶來的疫情擴大化,而這恰好是被中國現實的疫情惡化否定了。美英等國病毒學家推算的再生率是按幾何級數增加,只是在以多少天為加一級的時間段上有不同看法而已。二是忽視了群聚感染的嚴重性。中國與國外現在都有例子,武漢百步亭小區因在疫情期間舉辦萬家宴,如今導致整個小區成為疫區,十多萬人陷入自生自滅困境,就是一個例證。湖北、北京各地都發生在麻將館、棋牌室被感染的事例,湖北某村因麻將館傳染而導致全村1100人被感染。
地方政府與社區的考慮
各省政府的復工時間並沒跟著中央政府劃的線走。上海在本次疫情防控做得最好,1月27日,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延遲本市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的通知》,規定上海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9日前復工,上海學校2月17日前不開學,對涉及保障城市運行必需(水電、煤氣、通訊等)、疫情防控必需(醫療器械、藥品、防護品生產和銷售等行業)、群眾生活必需(超市、食品生產和供應等行業)及其它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除外,將防控風險降至最低。
不少地方還在加強封城、封鎖小區,方式不一,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歡迎近日復工。有的地方乾脆掛出橫幅,上書「提前開工就是潛藏在人民群眾當中的階級敵人」。正如BBC在《疫情中國:走了形的生活》中所言,疫情期間,中國全民宅家,疫區人人自危。相比網上求醫的絕望無奈,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地呆在家裡。幾乎每一個小區都採取了封門舉措,強硬拒絕外來人員,贏得業主的一片讚歎。
網上有段子強調復工的兩難困境:「不復工,就餓死;復工,染病死,開工沒有回頭見」,這種段子聽聽就好,我相信對於打工者來說,他們會有理性的考慮。少一個月工資,全家不會餓死;但少了感染危險,則生命無虞,不用為可能發生的巨額醫藥費發愁。更何況全國封城,此時外出,處於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困境,不如呆在家裡。
平衡三方需要,政府應該做什麼
國務院規定,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治療或隔離期間,工資按原標準支付。勞動合同終止日期,應順延至醫療期、隔離期或政府採取緊急措施結束。這種情況不利於企業,政府應該做的是:
第一,對中小企業實行稅收減免。新加坡在當年Sars流行期間,曾根據企業過去3-5年的納稅情況,用返還稅收的名義對企業實行稅收減免。2020武漢肺炎對新加坡旅遊業打擊很大——旅遊業占新加坡GDP的4%,中國遊客約占新加坡遊客總數的五分之一。新加坡旅遊局已免除旅行社、導遊和酒店的執照費,並為疑似或確診病例入住的酒店支付清潔費用,以支持旅遊業。這點中國政府應該向新加坡學習,減免企業稅收,並在停產期內,豁免或者企業的五險一金。
第二,讓企業與員工談判疫期停工的工資發放問題,在企業未開工期間,員工實行無薪休假或者半薪休假,共同分攤疫情期間的風險損失。這點有經驗可借鑑。因為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美國聯航、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1月30日宣布,由於新冠病毒的爆發導致飛行需求減少,因此將於2月9日至3月27日暫停從洛杉磯飛往北京和上海的航班,飛行員實行無薪休假。香港國泰航空也因停飛中國航班,要求員工無薪休假。
三、中國的銀企關係,部分是政企關係,在困難時期,各地政府可視企業情況,給予有條件的優惠貸款。2005 年橫掃美國南部的「卡特麗娜」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美國政府對於企業部門的主要救助手段,是向受災的6萬多居民和企業主提供約21億美元的災難貸款,貸款期限和利率均有優惠。
最近,128個國家採取入境管制措施,幾乎全部航空公司暫停中國航班。世界衛生組織於2月10日發出最新警告,由於源自武漢的新冠病毒開始在多國一些並未到訪過中國的人之間傳播,因此疫情在全球存在「星星之火可能燎原」的危險。中國政府也剛宣布,疫情在4月份才會結束,這種情況下,過早復工的得失與風險,政府、企業與員工三方都應該好好盤算。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