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向人們昭示善惡有報、如影隨形之理,天理難以欺瞞,而神明無時無地不在鑑察善惡。有人因一念的誠善,就暗中蒙神賜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惡,就明顯遭天譴罰。其實,善惡只在心念之間而已。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關於因果之事儒釋道三教皆有經書、典籍可查證,自古的聖賢,都是以不欺為主要的德行,君子敬畏於天地無形與他人之鑑察,深恐善心不堅,在暗室中有虧德行而獲罪於天,以致禱求無門,因此謹慎獨處時的清淨。為人切莫欺心昧己,但也有人以為自己做事非常隱秘,幹壞事無人知曉,其實都難逃報應。古籍中記載的因果故事很多,以下舉幾個例子。
拾金不昧,積善余慶
明代嘉靖年間,江蘇吳江縣有一人施復,夫妻兩口,開著兩張綢機,靠養蠶織綢為生。一天施復賣綢回來,途中拾到一個小小銀子包兒,約有六兩多重,想道:此銀若是小本生意人丟的,全家將無法度日,甚至會家破人亡。於是他在拾銀子的地方等失主來找,忍著飢餓等了半日才見到失主匆忙來尋,原來是一位後生失落的,施復問清楚後即將銀子歸還給他。那後生非常感謝,要拿一半銀子酬謝施復,施復不肯,又要給施復買果子,請他去吃飯,施復一一謝絕後沒有留下姓名就走了。施復回到家裏,把這事告訴妻子,其妻道:「做得好。」夫婦二人不以拾銀為喜,反以還銀為安。
此後,施復每年養蠶,大有利息。有一年養蠶時,施覆沒處買桑葉,非常著急,就和鎮上十來家一起乘船過湖去買。天已傍晚,來不及過湖,就把船移進一小港泊住,準備晚飯。施復上岸去討火種時卻碰巧來到了當年丟銀子的那位後生家,後生叫朱恩,兩人談得投緣,施復說:「因缺了桑葉,要往洞庭山去買。」朱恩說:「我園上桑樹不曾增一棵兩棵,如今不但夠了自家,還餘下許多,正好夠老哥之用。這桑葉卻像為老哥而生,可不是個定數?」施復道:「就如你我相會,也是個定數。」二人又結為兄弟,之後兩家又聯了姻事。朱恩夫婦準備好的菜餚來款待恩人,又要殺雞,施復道:「這菜飯我就已非常感謝了,何必殺生!」連忙制止了朱恩夫婦。朱恩取下一扇板門,用凳子支了個鋪給施復。夜間,雞忽然大叫起來,施復於是起身急忙出來看雞,說時遲,那時快,才下鋪,走不上三四步,只聽得一時響亮,如山崩地裂,不知甚麼東西砸在鋪上。朱恩聽見忙過來用火照明,見那扇門打得粉碎,凳子都跌倒了,大驚說:「原來是有根車軸擱在上邊的,不知怎麼卻掉下來?哥哥起初不讓殺雞,誰想雞來報恩,救了你的性命。」第二天,朱恩帶上桑葉用船送施復回鎮,回來後得知昨日過湖買桑葉的人都遇風浪翻了船,十來個人都遇難了,只有一個人得救回來報信。施復向朱恩說:「若非賢弟相留,我此時亦在劫中矣。」朱恩道:「此皆大哥平昔好善之報,與我何干!」
施復夫婦自此愈加樂善好施,凡自己能做到的好事,盡力去做。旁邊有位鄰居富戶工於算計,也許正因為只知道「趨利」,所以後來連年虧損。而施復宅心仁厚,不上十年,就有數千金家業,其富冠於一鎮,後來更是子孫滿堂且賢孝。施覆在一連串的「巧合」中,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意思是說:一個人多做好事,多積陰德,就算有些不順利的事情,也會逢凶化吉,慢慢好起來。不僅如此,還會給後世子孫帶來很多吉慶。施復因行善而屢獲善報、逢凶化吉,最終財源廣進,有詩曰:「六金還取事雖微,感德天心早鑑知。從來陰騭能回福,舉念須知有鬼神。」
行惡減祿,遷善消災
明代嘉靖年間,江蘇如皋縣的陳鈞,任職於安徽望江縣縣學裏的教諭(即教授)。他在三十九歲這年,六月十一日這天晚上,夢中來到了如皋縣城南門外的地藏王廟,廟中有位黑衣的官吏,引導他進入大殿。他看到殿上香煙繚繞,遮雨的走廊上差役森然羅列。
陳鈞俯伏於台階下。忽然聽到一尊菩薩向他宣告說:「你家歷代忠厚,尤其你的母親貞節清淨,孝順父母,敬神禮佛。由此善行,本來庇蔭你可以經由明經科考上貢士,而且命中還有一次科甲及第的機會。但是因為你平生作惡多端,毫無善行,早已被神明削去。你四十歲以後,就會慢慢地承受你本身所造的罪報。最不可原諒的是:不久以前,有人送你善書,你既不敬信,又將托你轉送的書,隱匿不代送。阻止他人為善的路,其罪尤重。你將在八月暴亡,無法免罪!」陳鈞大為驚懼,立即醒來。回想到自己去年參加金陵的鄉試時,有位安徽宣城縣教諭黃榮曾的兒子,曾經送他一部善書,托他轉送給同寓所的二位考生。由於考期匆忙迫近,來不及轉送,就帶回望江縣,放在書箱裏,已經忘了有這回事很久了。到現在才想起來,可是已經無可奈何了。但是,夢中之事,又疑幻似真,不敢確信,為此心中疑信參半。八月十六日早上,陳鈞忽然四肢發冷,心神昏亂,汗下如雨,在昏迷中,終於確信以前的夢境非假。
陳鈞於是轉念想到:自己罪惡雖重,悔改或許可以免禍,如此一想,心地便覺得清爽許多。因此努力持筆寫具疏文一通,痛切地自我責備;發誓痛改前非;並發誓立願送發有關因果報應之類等善書,請神明共鑑。當晚,就夢見一尊神明,引導他來到一座大宮殿前。門外的神明侍者就入內,似乎代為轉達悔過之意,過了一會出來,讓他回去,好像是可以逃過死罪似的,並且吩咐他說:「所發的願要堅定,慎重實行,不要怠忽!」陳鈞第二天晨起,精神頓時爽快,病體漸漸痊癒。此後便向周圍人勸善,大力傳播善書並向人講述因果之理。
詐財害命,活見地獄
清代順治年間,江西人吳湛七以賣布為業。他個性貪心詭詐,居心難測,在賣布的時候,總是把質料好的布作樣品,先取得買主的信任,一旦買主選定布料,他就用劣布更換好布,使人買到的卻是劣等的貨色。布已賣完,而樣品仍在,他替換的似乎很巧妙。
有位西洋貨商派一位同行的朋友來買布,被吳湛七所耍弄,買了劣等的回去。貨商責罵其友,他的朋友很生氣地說:「就是你親自去,也不免會受騙!」貨商說:「哪有此道理?假如這次去買不到真貨的話,我絕不會再來見你。」第二天,貨商親自去。從吳湛七的貨倉中,一找就找到那一束樣品布,貨商就蹲坐在布上,使吳湛七無法換布。吳湛七見狀著急,於是心生一計,急忙從櫃台裏迎出來,齊整衣帽,恭恭敬敬地給貨商行了個禮,好像老朋友一般。貨商不得已,只好連忙起身回禮,趕快又回去蹲坐好。然而就在這個空檔裏,吳湛七已暗地派人更換了那匹好布,貨商也未發覺,算好錢,帶了劣布匆匆地趕回家。見到朋友,立即展示給他看,朋友取出布,仔細地查看,原來還是非常粗劣污朽、單薄不堪無法使用的布。拿出上次買回的布一比,沒甚麼兩樣。朋友回過來數說他:「你親自去買,又怎麼樣?……」貨商買回劣布已是懊惱,又遭朋友數說;更想到以前說過的大話,心中羞憤莫名,就上吊自盡了。
吳湛七的陰謀詭詐、唯利是圖,由此可見一斑。到了天啟年間,他在旅途上得了重病,躺在旅舍裏,時常見到鬼卒來驅迫他去受刑,受盡各種刑獄,所以時常發出猛厲的哀號聲,日夜不絕。曾經躺在床席上大叫:「救我啊!救我啊!把我綁在火床上了!」旁觀的人手足無措,再看他的背後果然出現像熱鐵烙過的紅印。他還高叫道:「天呀!怎麼用鉤子鉤我的背來稱我啊!」眾人更覺得怪異,只能任他叫號,再看他的脊柱,紅腫寸許,好像真的有人在拿著鉤子稱量他。他不停地叫著諸地獄痛苦毒刑的情形,真是如同活地獄一般,如此折磨持續了幾天後,就死了。其實不管人的惡行有多麼奸巧和詭秘,已經埋下了惡果,報應只是早晚的事。
昧銀被殛,報應分明
清代時有一位老婦人,一直守寡,靠為人刺繡挑花掙錢撫養兒子。兒子長大,在錢莊做事,所得薪俸足以贍養老母。但這位老婦人仍然不停地刺繡,所以頗有餘資,積攢了有幾十塊銀元,準備為兒子娶媳婦。窮家小戶,房屋淺隘,與鄰居只有一板之隔。她每次出門,怕把錢丟了,總是纏在腰裏。
有一天她要去圓妙觀進香,聽說觀中扒手多,就把腰裏纏的錢解下來,托請米店中素來熟識的某甲代為收藏。等她燒完香,前去某甲處取錢,甲變了臉說:「誰收了你的錢!」老婦人大驚,哭著與他申辯,甲指天誓日,以表明自己遭了冤枉。兩人爭論不下,圍觀的人很多,但無法決斷是非。當老婦人交錢給某甲時,有一位該店的鄰人某乙在場,是親眼目睹者,爭論之時,他仍在店中。老婦人就請某乙為證。乙笑著說:「你真是活見鬼了!我剛才從閶門來,連你的面都沒有見到,怎麼能知道你兩人誰真誰假!」大家聽了某乙的話,都七嘴八舌議論開了,認為老婦人不對。老婦人有口難辯,抑鬱而歸,竟自縊死。
兒子回來,見母親已自縊身亡,又不知是何原因,悲痛無比,只好將母殮葬。遭此突然意外,又無處找到緣由,痛極而病。昏沉之中,夢見母親前來告訴他說:「兒啊,明天圓妙觀前,天雷要擊死兩個人,我的冤屈就可大白。我們的錢,可以得以歸還,你應該抱病到那裏去看!」第二天,兒子果然帶病前去,到了觀前,只見天氣一片晴好。不多久,突然烏雲湧起,雷電大作,一聲巨響,閃電下擊,甲和乙各自手持一包銀子,相對跪在地上,已被擊斃了。過了一會兒,乙甦醒過來,對圍觀眾人詳細說了情況:「那天老婦人把銀子托放給甲某後,甲就生了歹意企圖誣吞銀子,與我三七分贓。不料我兩人冒犯天怒。冥司因起意之罪在甲,特免我死罪,命我對眾人宣說,並要我把銀子交還老婦之子。我又不知他的姓名,該怎麼辦呢?」在場的人中有知道這件事的人,指著她兒子說:「這不是那位失主嗎!」兒子當眾收取了銀子,回到家裏,祭奠母親,大哭了一場,身體也就完全恢復了健康。乙臥床半年,才能走動,但是一隻手和一隻腳已經折斷,成了終身殘廢。有詩曰:「勤工針黹苦傷心,積久遂逾數十金。爾可昧他朋比用,蒼天豈負苦心人。」
以上幾個故事給人以警示:天理在制約著一切,人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神目如電,一清二楚啊。其實,人的善惡,不止見之於行為、聞之於言語,即使在念起念滅之際,善惡果報亦黑白有別、涇渭分明。自古以來,人們都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然而當今中共卻逆天叛道,強制給人們灌輸無神論和鬥爭哲學,不讓人相信因果,為所欲為,謊言欺世,迫害修煉「真、善、忍」的法輪功學員,天理難容,必遭天譴。
(資料來源《太上感應篇例證》、《坐花志果》等)
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3/7/25/141237.html
──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