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22日訊】日前,中共官媒自爆,中共央企由於看空房市、負債壓力大、資金流收緊等原因,密切拋售房地產,而民企拋出比例則比央企更大。外界質疑,擁有雄厚資金的央企和民營房企都因為缺錢拋出地產,還有誰能接盤?專家認為, 官媒爆出這一詭異現象, 背後另有圖謀。
大陸《證券時報》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信息梳理統計,5月1號至6月14號45天內,光北京市就有20個房地產項目進行股權轉讓,其中15個由中共央企拋售。
《證券時報》引用業內人士的話稱,央企轉讓房地產項目股權,更多的是企業自身的投資行為,轉讓的原因是由於對房地產不太看好、負債壓力、資金流收緊、自身產業發展環境不好等。同時, 民企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的比例比央企更大,房地產項目股權轉讓在整體市場來看是一個普遍現象。
報導說,中化集團旗下轉讓了4個房地產項目的股權,其中包括6月12號轉讓北京茂豐置業有限公司28.56%股權,轉讓底價超過53015萬元;5月27號轉讓北京昊遠置業有限公司34%股權,以及4月份轉讓長沙鼎茂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底價超過114,486萬,轉讓東營勝宏地產開發投資有限公司10%股權,轉讓底價6299萬元。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這個有點詭異,如果轉讓30-40%的話,房地產應該大幅度下跌,轉出去哪接啊,誰接了啊,民企還接嗎,這是個問題。」
大陸房地產研究人士李先生認為,當年央企頻頻出地王時,本身就是一個很詭異的事情。
大陸房地產研究人士李先生:「這個央企的整個市值才100個億,它卻拍下來如果真的要建設200億300億的這麼一個項目,就是它的整個公司都不值這麼多錢,它拍下來的項目卻超出來好幾倍,只是某一央企某一些地方大員某一央行之間做的一個遊戲。」
6月13號,中共央行書記兼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上海陸家嘴的發言中終於承認,部分城市居民負債率達到了難以持續的地步,房企融資過高,擠佔了信貸資源,導致資金使用率進一步下降,房子成了閒置的水泥和鋼筋等等。
6月18號,新華社也轉載《經濟參考報》的報導,承認房地產金融化。報導說,住宅如果主要承擔投資功能,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出現經濟繁榮,但因為缺乏實業和創新的支撐,房地產業表面繁榮終究會是「曇花一現」,房價泡沫破滅後,經濟金融領域會是「一地雞毛」。
報導還提及了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經濟陷入長期泥潭;以及2007年,美國房價泡沫破滅後引發了次貸危機,演變成為百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猜測,中共官媒不得不承認鐵的事實,可能是為了打壓房地產。
楊斌:「按理說,從民意、從各方面都應該打壓才對了,但是它這個操作有點詭異,反正跟平時不一樣,一兩個月能看它的效果,看房地產下不下去,從這兒看。」
今年年初,新唐人記者採訪大陸房地產研究人士李先生時,李先生就預見兩會後中共高層不會再死撐房地產,因而李先生認為,此時官媒爆出央企拋售房地產的消息是某些人已經完成洗牌。
李先生:「洪水退出,你就會看見誰在沙灘上裸泳。很多的大佬很多的央企通過一番神操作,自己名下就沒有房地產,所謂的洗牌吧,他就是拋完了,最後所有的問題還都是一個爛尾的問題。」
李先生認為,中共官媒現在報導房地產泡沫這個眾所週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了掩蓋正在發生的經濟危機。
採訪編輯/劉惠 後製/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