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尊師故事三則

文: 宇祥

Facebook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師之道尊貴、莊嚴,老師是倫理道德、知識、價值觀念的傳授者,教人為人處世的行為規範,是道德的表率。《禮記﹒學記》中說:「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維護師道尊嚴,不僅要求學生的言行舉止體現出對老師的尊敬和禮貌,更要從內心裏敬重老師,勤奮學習,做到明真理而躬身力行。以下為古人尊師的幾個故事。

帝堯拜師訪賢

《漢書》雲:「尹壽,堯師。」《貞觀政要》中也有唐太宗下詔要求尊師重教,特別指出:「黃帝學大顛,顓頊學錄圖,堯學尹壽,舜學務成昭……前代聖王,未遭此師,則功業不著乎天下,名譽不傳乎載籍……夫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帝堯治理天下萬民,使海宇清平,舉賢任能,可謂人才濟濟。但他仍唯恐埋沒人才,還常常深入山野之間去尋查細訪,求賢問道。

一次,帝堯尋訪至王屋山,聽有讀書聲從林中傳出,循聲見到三間草屋,一童子正在讀書。帝堯見他所讀之書是一部說道德的經典,就問:「汝小小年紀,能讀懂這樣深奧的書嗎?」童子答:「本來不太懂,經師父講授之後已能明白了。」帝堯道:「汝師父姓甚名誰?在嗎?」童子道:「我師父姓尹名壽,出去採藥未歸。」帝堯道:「何時歸來?」童子道:「很難說,或則一月,或則十幾日。」帝堯見屋內三面圖書,大多是論道德方面的書,還有天文占卜之書等,心想尹壽必是高士。

次日上午,帝堯叫從人備了禮物,再到尹壽家探望,見尹壽未回,童子仍在那讀書,對他說:「朕訪汝師未得相見。現因事急須回京,區區薄物,煩汝轉致汝師。明春再來奉謁。」童子道:「我昨日已聽鄰人說汝是當今天子,我師父向來與貴人少來往,這些東西我不便代收,恐師父責罰,汝說明年還要再來,何妨自己帶來,此刻請汝帶回吧。」帝堯只得收轉禮物,隨從都說這童子無禮,帝堯道:「朕卻喜他純真,真不知世間有‘勢利’二字,不愧隱者的弟子。」

帝堯回來後與眾臣說起尹壽,歷官和仲、和叔兄弟說尹壽確是有道之士,本想薦舉他,因知道他隱居決不肯出來做官,所以未提。帝堯道:「朕想古來聖帝都求學於大聖,如黃帝學於大顛,顓頊帝學於錄圖,皇考學於赤松子。尹先生既然道德高超,又高蹈不肯出山,朕擬拜之為師,親往受業。汝二人可以朕之命先往介紹,朕再前往謁見。」二人答應了。

轉瞬冬盡春回,帝堯擇日動身,與和仲兄弟一起徑往王屋山來,遠遠望見尹壽居住的草屋,帝堯便叫車子停下,與二人徐步過去。走到草屋邊,只見童子仍在那讀書,帝堯便問他:「師父呢?」童子急忙進去稟告。隨後,尹壽出來向帝堯深深致謝,說:「去歲辱承御駕數次枉顧,鄙人適值他出,未克迎迓,實在抱歉之至。後來又由和氏昆玉轉達帝意,尤覺惶恐萬分。那北面受學之盛事,在古時原是有的,不過那個為師的都是道德學問非常卓越之人,如鄙人這樣山野之夫,寡聞淺見,知識毫無,哪裏敢當‘帝者之師’這四個字呢!」帝堯道:「弟子訪問確實,仰慕久深,今日專來執贄,請吾師不要見拒。」說著走到下面就拜了下去,尹壽慌忙還禮,和仲將贄儀呈上,尹壽還要推辭,和仲道:「我主上一片至誠,齋戒沐浴而來,請先生不要推辭了。」尹壽方才答應。

尹壽請帝堯與和仲兄弟坐下,彼此傾談,足足說了半日,尹壽講說道德及天下之理,帝堯聽了極其佩服。帝堯道:「弟子想訪求到一個大聖人將大位讓給他,亦想尋幾個大賢來輔佐。」尹壽道:「照帝這樣的謙光,當自有大聖人出世,可以遂帝之志願、成帝之盛德,並可以做一個天下為公的模範。但是此刻尚非其時。說到當世大賢:如許由立身必履於主,席斜就不肯坐,膳邪就不肯食,生平行事必據於義;善卷學識淵博,重義輕利;還有巢父、子州支父、伊蒲子、被衣、方回等都是真正的道德之士,隱居在山中,不營世俗之利的。」後來帝堯對這些有道之士皆一一拜訪求教。

帝堯就住在王屋山十日,尹壽每日向帝堯講授有關道德經典,晚間與他一起仰觀天象,講述天文、星像之理及預測等。自此之後,帝堯於勤政之暇,常來尹壽處拜訪,他對老師極為恭敬,讓尹壽居主位,自己站在下邊,面向北施禮求教。

尹壽多次對帝堯講述仁義道德及清靜無為之道。帝堯實行仁政,與民休息,順天而治,大道昌明;制定法度,禁止欺詐;設諫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謗木,鼓勵百姓批評自己的過失;明於察人,薦賢舉能;仁慈愛民,無微不至地關心百姓,做到「九族既睦」,「協和萬邦」,堪稱歷史上治世的典範。

《史記》說:帝堯的品質和才智俱是非凡絕倫,「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他尊奉有德、虛懷若谷,尊師重道的精神也為後人樹立了楷模。

師文尊師敬學

春秋時,師文自幼立志學習音樂,當他聽說師襄彈琴時鳥會隨著樂聲起舞、魚躍出水面傾聽,不禁心嚮往之,便背著行囊長途跋涉去拜師襄為師。

師襄是有名的嚴師,輕易不招徒弟,師文再三懇求,師襄最終被他的誠意和決心所感動,收了這個徒弟。師襄給他講授樂理,手把手地教他調弦定音,可是他的手指十分僵硬,三年後,卻彈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師襄對他說:「你還是缺乏悟性,學琴不夠專心,還是回去吧。」

師文悔悟自責道:「我知道,是我常常心手不專。我並不是不能調好弦、定準音,也不是不會彈奏完整的樂章,我所關注的並非只是音調節奏,我的真正追求是想用琴聲來表達我的心聲啊。在我尚不能做到使音樂發自於內心,再感應到樂器的時候,所以手指也沒能和琴弦配合好。請老師再給我一些時日,看是否能有長進。」

從此,師文靜下心來,專心致志,清除雜念,每日認真學習,用心體悟音樂表達的意境,不斷完善修養。過了一段時間又去拜見師襄,師襄問:「你的琴現在彈的怎樣啦?」師文說:「得之心矣,請您聽我試彈一曲吧!」

師文開始撥弄琴弦,他首先奏響了屬於金音的商弦,使之發出代表八月的南呂樂律,只覺琴聲挾著涼爽的秋風拂面,草木都要成熟結果了。

面對這金黃收穫的秋色,他又撥動了屬於木音的角弦,使之發出代表二月的夾鐘樂律,隨之又好像有溫暖的春風緩緩吹來,草木發出嫩芽,好一派萬象更新的春天景象。

接著,師文奏響了屬於水音的羽弦,使之發出代表十一月的黃鐘樂律,隨之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凍,一派肅殺景象如在眼前。

再往下,他叩響了屬於火音的征弦,使之發出代表五月的蕤賓樂律,又使人彷彿見到了驕陽似火,堅冰消釋,酷暑炎炎。

在樂曲將終之際,師文又奏響了五音之首的宮弦,使之與商、角、羽、征四弦產生和鳴,頓時在四周便有南風輕拂,祥雲繚繞,恰似甘露從天而降,清泉於地湧出。

師襄聽後稱讚說:「你的琴彈奏的太美妙了!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師文的學習態度非常嚴肅,在老師教誨後,首先做到用心專一。他感悟到音樂藝術之高超,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聲,在於「得心應手」,強調音樂演奏中「心靈」的主導作用,「內得於心,方能外應於器」。成語典故「得心應手」亦由此而來,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應、運用自如;它亦成為中國古代音樂演奏的一項重要美學原則。

師文學琴的故事給人以啟迪:凡事講求用心,學習技藝不僅光憑外在的技巧,而是在於領悟內涵,深明其理,不斷提高修養和悟性,「得心」方能「應手」,用正心、正念以達到寧靜致遠,身心合一,與天地相和的境界。

子夏視師志為己志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以博學篤志、力行道義受到孔子的讚許,以擅長「文學」名列孔門弟子「十哲」之一。

孔子一生以傳承傳統文化命脈為己任,周遊列國弘道不辭艱辛。子夏勤學好問,精通《詩》、《書》、《禮》、《易》、《春秋》等儒家經典,曾隨孔子周遊列國。孔子去世後,子夏又與同門子遊、仲弓等一起編定了《論語》的初稿本,及時地為「述而不作」的恩師記錄下了其言論、學說、思想、事蹟。子夏繼承孔子的教育思想,繼孔子之後進一步研究整理古代文獻,到各地講學傳播道德理念,宣傳孔子倡導的禮樂之儀,對當地文化的繁榮、民風的教化做出了貢獻。

子夏從孔子學習時,經常與孔子問答,孔子稱他正直坦率,胸中沒有雜念,他因常有獨到見解而得到孔子的稱讚,如他所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博學廣聞又堅持自己的志向,深切了解未悟之事並隨時思考自己能及之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馬牛憂愁地說:「人家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孔子啟發他說:「君子不憂不懼。」司馬牛說:「不憂不懼就是君子了嗎?」孔子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意思是君子能經常反省自己並做到問心無愧,又有甚麼憂懼的呢。子夏也勸慰司馬牛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君子以超脫的態度對待人生。胸襟開闊,做事謹慎認真,對人恭敬而有禮貌,普天之下到處是兄弟,君子何必擔憂沒有兄弟呢?

子夏曾向孔子問夏禹、商湯、文王的德行,說:「三王之德,參於天地,敢問:是怎樣與天地相參呢?」孔子說:「奉三無私以勞天下。」子夏說:「敢問何謂三無私?」孔子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孔子所說的「三無私」精神是:像上天那樣無私地覆蓋萬物,像大地那樣無私地承載萬物,像日月那樣無私地普照萬物;先古聖王與天地同心,有「天」、「地」、「日月」對世間萬物的「無私」氣度和胸懷,並以無私之心關愛天下眾民。孔子還講到三代聖王的德行在《詩經》裏多有記述:「聖人自身的德行極其清明,氣志微妙如神,敬事上天,教化萬民。」子夏聽到這裏,蹶然而起,倚牆而立,恭敬說道:「弟子不敢不接受老師的這番教誨!」

子夏曾任莒父縣的縣令,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告訴他:「不要急於求成,不要著眼於小利益。急於求成,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著眼於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孔子還講到作為地方長官,不但負有管理政務的責任,同時還肩負教化百姓的重任,教育弟子時刻以天下為己任,追求仁義大道。子夏在當地招賢任能,恭敬地向賢士們請教治理方法,莒父縣得到大治。孔子對眾弟子說:「子夏喜歡同比自己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必會不斷進步。」

孔子重視禮樂教化,強調音樂從道德上感化人心,使人樂順天道,成就以「誠」為本、「溫柔敦厚」的君子人格。在當時禮崩樂壞之世,鄭衛之音很流行,表現出追求種種物慾的狂熱,孔子反對鄭衛之音,稱之為溺音,認為只有合於道的音,才能稱為樂,他復興禮樂,弘道濟世。子夏善於樂,孔子去世後,他秉承孔子的教誨,到處傳播、普及禮樂,使很多人能歌唱古琴伴奏的「弦歌」。

一次,子夏見魏文侯,魏文侯說:「我衣冠端正的去聽古樂,總是擔心會睡著;而聽當今鄭、衛等流行音樂時,卻不知疲倦。古樂與今樂有甚麼不同?」子夏義正詞嚴地講道:「古樂是黃帝、堯舜以來,聖賢相傳的雅樂。節奏平和而莊重,富有寓意。樂聲諧和,氣勢寬廣,弦匏笙簧一應管弦樂器都聽拊鼓節制,以擂鼓開始,以鳴金鐃結束,舞姿迅捷且又雅而不俗。《詩經》中說:‘肅靜寧定的德音啊,其德行能光照四方,能慈和服眾能擇善而從’。所謂的今樂,有些只能稱之為溺音。表演時行伍雜亂,低俗淺薄,恣意放蕩,毫無思想內涵可言,使人聽後追求奢侈享樂,意志頹廢或驕橫,完全悖逆於德,不能稱為樂。」

子夏堅守節操,別人勸他出仕以改變處境,他表示不願去爭蠅頭小利,憑著「君子漸於飢寒,而志不僻」的頑強意志,到各地傳講《春秋》等儒家經典。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時值社會劇變、禮崩樂壞,孔子認為上天會根據人的行為善惡邪正下應於人,即以災異來譴告人,使人反省改過,因此著《春秋》言災異述天道。子夏向世人講述《春秋》中所記載的多國史實大事,希望人們汲取歷史教訓,化導世人接近聖賢之人、歸於正道。

子夏在魏國的西河地區設館教學,注重對學生德操的引導。他還向學生和百姓們傳衍禮儀,啟迪文明,通過禮樂達到仁道。史載子夏「西河設教,從學者三百多人,其中人才輩出。如田子方、段乾木、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魏文侯以卜子夏為師,四方賢士多歸之」,對當地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人尊道,尊有道之師,維護師道尊嚴,令後人學習和敬仰,使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和樹立崇高的信仰,學師德、感師恩,力行真理、道義。

(取材於《禮記》《史記》《資治通鑑》等)

──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