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9年04月23日訊】元朝鄭廷玉著作的《布袋和尚忍字記》講述了一則布袋和尚點化羅漢轉世的財主劉均佐的故事,他本生性慳吝,經過布袋和尚(為彌勒尊者化身)反覆點化,出家苦修,終成羅漢。
布袋和尚以忍字囑託
劉均佐原是上方貪狼星、第十三尊羅漢,因在佛祖講經時起一念思凡之心,罰往汴梁劉氏門中,投胎托化為人,娶妻王氏,生男名佛留,生女名僧奴,是汴梁城第一財主。他白手起家,一生勤苦,掙得萬貫家產。按照財富排行,劉均佐是汴梁首富,此人慳吝苦克,風雪天和妻子只飲兩杯酒,因怕破費不再多飲。過生日不喝自己家的酒,要喝別人送的灑。誰要用他一貫錢,如同剜他的心,挑他身上的肉一般。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有一個書生姓劉名均佑,從洛陽遊學到汴梁。因為囊中羞澀,劉書生一連幾日沒吃東西,饑寒難耐,昏倒在劉員外的大門前。劉員外雖是守財如命,本性倒也不壞,救下了昏倒的書生。一問姓名,原來五百年前還是一家,都姓劉,連名字也頗為契合,都是均字輩,一個帶「佐」、一個帶「佑」。劉員外一高興,當場認書生做義弟。從此,書生就在劉員外府上勤懇地打點放債等雜事,代他管家。
一晃半年光景過去了。彌勒尊佛化做鳳翔府岳林寺的布袋和尚來到汴梁城,沿街教化,自在唱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到大自在。」他知道劉均佐為人慳吝苦克。為了點化他,特意來到劉家門口。因布袋和尚大腹便便,劉家人紛紛取笑他。布袋和尚不氣也不惱,笑呵呵地說:「你笑我無,我笑你有,無常到來,大家空手。」
布袋和尚向劉員外化齋,他既不相信和尚為佛,也不與其齋飯。布袋和尚聲稱要傳與他大乘佛法,劉員外不曉得什麼是佛法,布袋和尚就想在紙上為他寫幾句話。劉員外視財如命,哪肯捨得用一張紙。於是布袋和尚就在他的手上寫了一個「忍」字,叮囑他:「忍字是你隨身之寶。」布袋和尚離開後,劉均佐要將手上「忍」字洗掉,不料愈洗愈真,且揩了一毛巾「忍」字。
有一天,討債人劉九兒來到劉府,想索回劉員外欠下的一貫錢。員外心疼,哪裡肯還。於是和人家起了爭執。債主百般叫罵,劉均佐氣就不打一處來,把劉九兒叫進去打。劉九兒倒地身死,七竅流血,手腳冰冷。劉均佑上前去看,劉九兒胸前印一「忍」字,和劉均佐手上的「忍」字大小一樣,一畫不錯。
按律法,殺人者償命。劉員外想撇下家業,外出逃命。正巧被布袋和尚撞見了。員外懇求和尚救他,並答應從此甘願出家,一心禮佛。布袋和尚嘆道:「我教你忍著,你還是沒忍住。」
為了了結他們之間的冤怨,布袋和尚救活了債主,使其死而復生。劉均佑給了劉九兒一貫錢,劉員外還埋怨多給了五百文。布袋和尚要劉員外捨掉萬貫家產,嬌妻幼子,他當然不幹;但他已認識到轉世浮財守不到老,貪財人心上有這殺人刀,所以決定在後園中結一草庵,「在家出家」,三頓素齋,看經修煉。
劉員外靠忍字澈悟
劉員外想著自己的一生,都在錢上百般煎熬。為了錢,使碎了心肝肺腑,食時無味,夜不成眠。怕賊人偷,怕強盜搶,還要提防火燭。他看著手心的忍字,漸漸地看出門道:原來自己就是這貪財之人,自己心上有把殺人的刀。獨自身處草庵,看著花溪飛燕,轉眼又是一春。劉員外心靈清淨了,漸漸地也能拴定那些狂野的心猿意馬了。想起以前強索強賣的勾當,真是不堪回首。
有一天,劉員外的兒子忽然來報,說叔叔和母親每天都在飲酒做伴。劉員外一聽,心中大驚。他先怒後忍,懷疑情況不實。兒子一口咬定是真,他再也忍耐不住,提把菜刀捉姦。劉均佑逃脫。他正要殺妻,忽見刀靶上有一「忍」字,和手上「忍」字一畫不差。但他還是和妻子不論王法論家法,以丈夫身分審問「渾家」姦夫何在?他向帳幔裡尋姦夫,抓出來的卻是布袋和尚,口中說道:「劉均佐,你忍著」。他莫名其妙,忙拜師父。
布袋和尚為他說了一首偈語:「休戀足色金和銀,休想夫妻百夜恩。假若金銀堆北斗,無常到來與別人。」劉員外捨下人我是非、貪嗔痴惡,從此出家修行。三個月後,他終於按捺不住回返家中,但卻發現人間已過百年,連他的孫子都已垂垂老矣,於是終於省悟到人生在世,不過如夢一場。多年以後,劉員外知道了自己的來源,原來是上界的賓頭盧羅漢。因為昔日一念思凡,墮於下界。那位討債者是伏虎禪師所化,就連自己的妻子兒女,也都是來自天上的仙人。
賓頭盧羅漢下凡的劉員外在塵世走了一遭,歷經榮華富貴,人是我非的種種恩怨後,最後由布袋和尚接引,終成為羅漢,再次返回天界。紛紛擾擾的一場大戲,席散夢醒後,才知彼此到底是誰。
真是:「人人有個夢,千變萬化鬧。覺來細思量,一切惟心造。」
──轉自《希望之聲》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