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課:饞口與虐政
【原文】
讒口中傷,金可鑠而骨可銷;虐政誅求,敲其膚而吸其髓。
【注釋】
(1)讒:說別人的壞話。
(2)中傷:惡意攻擊、陷害別人。
(3)鑠:音碩,銷熔。
(4)銷:熔化。
(5)虐:暴虐、殘暴。
(6)誅求:索求、勒索。
(7)敲:剝削。
(8)吸:吸吮。
(9)髓:骨髓。
【語譯參考】
造謠、惡意攻擊、陷害別人,混淆是非,形成輿論的力量,足以使金鐵銷熔,骨頭熔化,致好人於死地;暴虐的政治殘酷的對人民索求無度,就如同敲剝百姓的皮膚、吸吮萬民的骨髓一樣。
【讀書筆談】
本課講的讒口與虐政, 就是今天說的讒言與苛政、暴政。都是為了告誡孩子,這兩種惡毒行為的嚴重性,要謹記在心,不可傷害他人。讒言的可怕,人人皆知,它可以詆毀名譽,讓人在社會無立足之地。害人勝過刀劍。不過,我們今天主要講講「苛政猛於虎」。這句話是孔子所說。
「苛政猛於虎」說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回,孔子路過泰山,在泰山旁邊的一處墳墓前,看見一位婦人,正十分哀傷地哭泣。孔子聽到這哀淒的哭聲,讓子路上前去詢問。子路問:大娘,您哭得這樣的悲哀,是不是有什麼傷心事兒呀?這位婦人回答說,我公公被老虎吃了,我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兒子又被老虎吃了。子路於是問,那您為什麼不離開這兒呢?婦人說,到處都是苛政啊! 至少這裡沒有苛政。孔子感慨萬千地對學生們說,千萬記住啊!苛政猛於虎。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凶猛可怕啊。
這個故事來自《禮記・檀弓》。原文是這樣的:「孔子適齊,過泰山,有婦人哭於墓,使子路問之。答曰:昔吾舅(註解:古時對丈夫父親也就是公公的稱呼)死於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婦曰:無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根據《漢書・藝文志》,禮記是孔子的弟子聽孔子傳授有關禮儀的學問,記下筆記後集結而成的書。也有另外的說法是孔子後世的弟子,收集有關於禮儀學問的書籍編輯而成的。更合理的說法,應該是兩者皆有。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到西漢前期《禮記》共有一百三十一篇。是彙編古代禮學的重要著作。相傳戴德選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為《大戴禮記》;戴聖選編其中四十九篇,稱為《小戴禮記》。東漢後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鄭玄作了注,於是《禮記》地位上升為儒家經典。
自孔子所在的春秋時代,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苛政的現象最為嚴重的,卻不是周朝後期的諸侯國征戰稱霸的春秋時代,而是中國從1949年後的所謂和平時期,八千萬人死於包括文革在內的中共歷次政治運動,完全跟戰爭無關,居然比兩次世界大戰死去的人數總和還要多,屬於和平時期的暴政下的非正常死亡,如果孔子活在今天,不知會做何感慨,這就是現代版的「苛政」,何止「猛於虎」。 老虎再可怕,再凶殘,其為害的範圍和程度,也十分有限,但是今天的苛政,可以傷害整個國家的百姓,老虎實在是望塵莫及。
孔子的這句話,反映著他為政以德的思想。也是本課虐政說法的來源。失去傳統道德教育的今天,人們很容易善惡不分,是非不明,好勇鬥狠,為此承受著最為深重的災難。恢復傳統教育,尤其是啟蒙教育,最為迫切。
【說故事時間】 曾參殺人
孔子的學生曾參,性至孝,品德學行為當時人所稱道。曾參有一陣子住在一個名為費的小鄉鎮。有一天,鄉裡發生了殺人事件,凶手恰巧和曾參同名同姓。不久,「曾參殺人」的耳語便傳遍鄉裡。
一個曾家的鄰居,沒有親眼看見殺人凶手,也沒有經過查證,就連忙將「曾參殺了人」的消息告訴曾子的母親。曾母堅定地說:「我兒子不會殺人。」依然神態自若地繼續織布。
沒多久,又有一個人跑到曾參的母親面前說:「曾參殺人了!」曾母對兒子很有信心,仍然不理會這個消息,照常不慌不忙地織布。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人慌慌張張地跑來向曾母報告:「曾參殺人了!」曾母一聽,驟然信心崩潰,心裡十分害怕,急忙丟掉手中織布的梭子,翻牆逃跑。
以曾參的賢能和曾母對兒子的了解,原本不該有事的,但曾母卻因為接二連三的不確實謠言,動搖了對自己兒子的信任。由此可知,不真實的言論多說幾次,就能讓人信以為真,所以我們不要輕易相信謠言,要明察虛實,提高警覺,才能了解事實真相。故事出自《戰國策.秦策二》:
昔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資料來源:正見網傳統文化教材)
點閱【幼學瓊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張信燕